第34章第34章
对于陈家来说,这件事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大姑娘,你是怎么想的。”大太太进到陈娴的房间里时,她刚洗完脸又重新整理了妆容,眼睛鼻子都还是红的。
“我要和离,让他们家把我的嫁妆全吐出来,以后我带着斌儿淼淼自己过,他若是不答应,御史台吏部和咱们家也就隔着几条街,近的很,我找朝廷说理去,告他个停妻再娶。”陈娴恨恨的拍了一把桌子。
“……”大太太只看着陈娴没有出声。
“大太太......我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的。”陈娴看着大太太脸上不赞同的神色,梗着脖子道。
“我来也不是让你算了,可也不是来听你发泄情绪的。你自己琢磨琢磨,你若真把此事闹开,你把郑闵的前程闹完了,可你又有什么好处?和离不难,但斌儿是嫡长子,他是绝不可能被你带出来的。毁了郑闵名声让他滚回老家种田,你是出了一时之气,可有这么的父亲,斌儿和淼淼的名声连带着也要收到牵累。”
大太太继续正色道:“况且这还只是你自己想想而已,真去朝廷告他停妻再娶,十有八\九是不成的。毕竟他信里写的清楚,他在赶考前一年就已经和前妻和离了。
所以他和你的婚事,远远够不上停妻再娶,最多只能算是有所隐瞒。我曾经听伯爷说过,郑闵政绩不差,和上峰下属相处的也不差。当年的这点私德尔有亏,若有人能保他,我们家还不一定真能让郑闵身败名裂,只是平白结下仇怨。所以,伯爷绝不会支持你这么做的。”
当了大半辈子夫妻,大太太对自己丈夫还是了解的,他对儿女都有些疼爱,这不假,但若这种疼爱损伤了家族利益,伯爷可也不乐意。
见陈娴又满脸愤愤不平,有话要说的样子。
大太太抬了抬手,示意陈贤听他说完“以前的时候我就和你说过,别让一时的情绪影响了你的判断,可是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点你总也是改不了。你先听我说完,然后再仔细想想目前摆在你前面的路。
这件事情,若只论利益,你现在把和离的姿态摆出来,但是该下台阶的时候下台阶,这事情毕竟是郑家做的不地道,你正可以以此为把柄,压制住那一家人。此后,郑闵的后院就是你说了算。以我看来这条才是上上之策。
听到这个建议,陈娴连忙摇头:“或许从利益得失来说,大太太你说的没错,这才是上上之策,可我实在是忍不了。”
陈娴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当愤怒回归冷静,此时浮上来的情绪就是深深的无力和黯然:“不单单是这件事情,更要紧的是郑闵的态度,他别说自己过俩,甚至都没有让郑家人过来,他觉得一封信,一个友人的解释,就能把我打发了?
我对郑闵还有郑家的失望,并不只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大太太,我只是这些年,大大小小各种事情,攒了太多太多的失望了,到如今已经不想再回头了。”
“唉,都是冤孽啊!”大太太满脸愁容的叹了口气:“既然你如此说,那就是下定决心要和离了?“
“是,非和离不可,我不想再在他家过下去了。”陈娴含泪看着大太太:“母亲,您会帮我的,是不是?”
“你要和离不是什么难事,你是陈家姑娘,回家也不会短了你吃穿用度,可你想过斌儿和淼淼没有,你说和离就和离,这一双儿女就都不要了。”
“我………”陈娴一时梗住了。
“就算斌儿我带不出来,大太太,此事郑闵骗婚在前,我能不能......带淼淼回家。”
“咱们家养一个小姑娘,以后多出一份嫁妆,这都是小事。可你仔细想想,淼淼一个女孩儿,她不能跟在你这个母亲身边一辈子,十来年之后,淼淼是跟着你这个母亲更好说亲事,还是跟着郑闵这个父亲选择的余地更大?况且,你也年轻。”
多的话也不必说,陈娴自己也能想明白,大太太拍了拍陈娴的肩膀:“再想来这些年你的嫁妆是贴补进郑家不少的,但我们手头有单子,能拿回来的拿回来,贴进去了的,折算成银子,让他每年慢慢还,斌儿当年是被他家老太太抱过去养的,现在是已经在书院读书了?”大太太提起了最难办的两个儿女的问题。
“是,去年进的书院,也就逢年过节的回家。”想起那被郑家老虔婆养的和自己生疏的儿子,陈娴心里的怨气又开始翻涌。
“那就仔细的在家里找个合适的书童给斌儿送过去,你自己也多上上心。至于淼淼,看到时候能不能和郑家协商,每年把淼淼放在你身边几个月,你若愿意在嫁妆银子上略退一退,淼淼的事应该也是有余地可以谈的。”大太太快速的构架了整个和郑家谈判基调。
“母亲,谢谢您。”陈娴对大太太,心里是很感激的。
她的这位嫡母,若说给了她多少母亲的关爱温情,那是没有的。但她不仅未出阁的时候从未苛责她们这些庶女,如今出了事情也愿意帮她这个外嫁的女儿一把,算来做的事情,亲生的母亲也不过如此了。
“你好好休息吧,郑闵那边,一来一回估计也要一月左右才有人过来,这段时间你再好好想想,若改变主意了,就来和我说。”其实按大太太的本心,她是觉得陈娴经过此事在郑家不但是能过下去,且能过的很不错的。少放点感情,哪家的日子不能过呢!
但婚姻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陈娴自己觉得日子憋屈,一心要和离,那就和离,也没什么不好。可能这就是低嫁唯一的好处了,进退都能随意些。
想到陈娴和离,多少会影响一点底下妹妹们的婚事,大太太就更加头疼了:“该死的郑闵,他们家给人给钱,在眼皮子底下时看着还好,结果一出去就软饭硬吃起来了,伯爷当年这是什么眼光,怎么就挑了这么一个?糯糯的婚事我可要亲自看,不能再让他插手。”
......
陈糯糯是不知道大太太又一次在操心她的亲事了,她还在和丫鬟们讨论今日花园里见到的美男子呢。
“所以他是三公主和周觅的儿子?”即使心里有答案了,陈糯糯还是觉得挺惊讶的。
三公主赵明婷和周觅可是在这帝都有名的风流浪荡。没错,这夫妻两个都是爱玩外闹,风流之名传遍的家伙。可没想到他们的儿子,看上去倒是一副高冷禁欲系的样子。
“藏慎公子有自己的宅邸,听说是既不住在周家,也不住公主府。他七岁那年以一首七绝诗惊艳御前一诗成名,当年陛下给赐了一座宅邸,听说他很小的时候就搬出来自己住了。”秋姑姑和满屋子的小丫头们说着一些陈年八卦。
“感觉这位公主身上,有很精彩的故事啊!”陈糯糯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秋姑姑,一脸求讲故事的表情。
“皇家公主的事,奴婢可不够格知道,姑娘昨晚就没睡好,今日又忙忙碌碌了一天,该早点睡了。”秋姑姑连忙表示没有故事,我什么都不知道。
"姑娘,先前门房拿了张帖子过来,是今日下午沈二姑娘差人送来的,约您后日去七宝阁,姑娘去吗?”谷雨乘着姑娘还没去洗漱,连忙问了一句。
陈糯糯马上回想起,谷雨说的沈二姑娘是大理寺丞家的二小姐沈言,算的上是陈糯糯玩的比较好的闺中密友,这次特意约着去七宝阁,应该也是因为这个月有两场很重要的社交,很有必要置办些体面的首饰。其一,三王妃的花宴近在眼前,其二,中秋将近了。”
“去,我给言言写张回帖,谷雨你明日让人送去。”陈糯糯快速的写了回帖,还特意附上沈言喜欢的兰花花签。
等躺在了床上,看着谷雨吹熄了最后一盏烛火,整个房间都暗了下来。今日才是九月初三,单薄的上弦月洒下微弱的辉光,透过雕花格子窗的光极为浅淡。
陈糯糯就着这一点点微芒,摸到梳妆台前,打开抽屉取出一个荷包,然后快速的窜回了床上,把自己卷在了被子里。
荷包里除了满满的桂花外,里面还放着的,正是当日在妙法堂求的那张姻缘签——一张上上签。
“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故人来。”这句今日莫名在脑海里浮现的诗,正是那姻缘签上的批语。
“哎!那么好看呢!”可惜身份太高。
又想想这古代社会的常态,揉了揉手里的荷包,陈糯糯还是把它扔床角去了,美少年看看就好。够不上的人就别想太多,免得平白生了妄念以后意难平。
说来她到了这书中的古代,又是是正好适婚的年纪,上到老太太,娘亲,下到房里的丫鬟,都多少会提起她以后的婚事,但是现代社会要找一个能共度一生人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更别说这个古代社会了。
原本她还想着,不如低嫁,至少话语权高些,可看看大姐,低嫁也同样糟心的很。她实在难以想想,以后若丈夫想要三妻四妾,她会不会一个冲动就让他永远无法冲动。
怀抱着这些纷乱的念头,陈糯糯的到底还是慢慢睡过去了。睡前思绪杂乱,但意外的梦境却很是不错,皎洁明月之下,有桂花和月饼的甜香。
......
而同时,周则衍又一次的梦到了那个水中的红色身影,可惜即便是梦里的他,依然不精通水性,只能看着那身影远远的出现,却怎么也接近不了,最后只能看着那抹红色消失在一个巨大的漩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