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 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 - 乌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

还没进屋,萧玉吉就闻见弥漫的苦涩药味。

好在到了春天,东风一至气候转暖,不然孟苍舒住得这间破屋纵使烧了火墙也还是冷得人发木。可屋子实在狭小,熬药的炉子都只能临时搭在外头小院,忙活的大夫童子见公主殿下驾到,忙停下扇风的手行礼,萧玉吉示意他继续。

“秦大夫呢?”

“回公主,这里有些缺药材,师父去和跑南货的脚商商量,下次让他们进城时带些来,眼下还没回来。”

萧玉吉听罢心下黯然。秦大夫本是从军的军医,一直照顾父皇的饮食起居,后来做了太医,也是颇有威望的。分封之时,父皇顾念弟弟萧裕尚在襁褓,于是给最信任的太医指来随行,苦了秦太医一把年纪戎马之后本应安享最贵,还得同自己奔波千里,在西陲安居。

这也就算了,平常张口就有的药材,良慈郡却要等人贩入才能用上,平常尊贵如太医,哪用自己去采买药材,可这里缺人缺物资,即便这一年已是好了许多,但想回归正规之道,却还要辛苦所有人一并砥砺。

“我送来的药材不够么?”萧玉吉担心孟苍舒还在里面睡着,于是再次压低声音,“不够缺什么教人来取就是,不必问过我。”

“够的,殿下赐的药材都是大内赏的,师父说好得很,就是孟刺史是急病,不能用猛药求快,需得慢慢调和将养才是,他老人家这就是找些温补的药材。”童子嘴上说着,手里扇风也没闲下来。

刘甸跟随萧玉吉身后几步外,因两人是低声说话,这处并不能听清楚,在他旁边也穿着齐整轻铠的齐观音忍不住问道:“刘大哥,殿下在说什么呢?”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站在这里么?”刘甸已经不强求这小姑娘非得叫自己军衔了。

齐观音摇摇头。

“你今后随驾,务必牢记,除非殿下命你上前,否则不得超过这个距离。殿下与任何人交谈,不得侧耳倾听,殿下见过什么人,任何人询问都不得告知。”刘甸说完看齐观音蠢蠢欲动似乎又要开口,想到孟苍舒之前的话,忙补充一句,“孟刺史要我将你训练成殿下的近卫,做一等一的武卫,这些便是最基本的要领,一定要牢记在心,不得有误。”

齐观音本来有一肚子腹诽,可听到孟刺史三个字,立刻闭起嘴巴,老实点头:“我明白了。”

萧玉吉吩咐完了熬药小童,正欲离去,却听屋内传来熟悉的声音。

“是公主殿下来了么?”

孟苍舒的声音是很柔润低和的,于是当这种音色里夹杂了嘶哑和疲惫就像是高华的雅乐中有乐师破了音,听来格外刺耳。

萧玉吉心下大动,又听屋内窸窣似有人走动,忙推门一看,果然孟苍舒已然披衣起身。

“孟刺史快躺下。”

萧玉吉怕他多礼伤身,忙让小童去扶,孟苍舒大概是刚刚睡醒,被扶住后才微微站定,行礼道:“不知殿下来此,失礼了。”

“要是知道这样折腾你,我就不来了。”萧玉吉蹙眉,让童子扶着孟苍舒在踏上躺好。

孟苍舒的脸色并非很差,只是看得出来其中的疲倦。听萧闳说,为了整顿郡学,这些日子孟苍舒脚不沾地,便是夜里也尽量赶路去到附近的人家寻访找回待读的孩童。后来又殚精竭虑应付那一众混账,好巧不巧赶上一场倒春寒的冷雨,这才忧劳成疾卧病不起。

不过秦大夫说,孟苍舒身体底子好得很,一时急症没什么要紧的,可调理和休息万不能少,正是因为身体强健才不能掉以轻心。

“你先躺下,我只是来看看。”童子出去后,萧玉吉自己寻了个离卧榻不远不近的位置落座,既然孟苍舒醒了,那还是说两句吧,这样想着,她不由得摇头苦笑,“要是咱们郡上再病倒一个刺史,真不知朝廷里会怎么说我和弟弟。”

孟苍舒也笑了,他略咳嗽两声后靠好坐正:“其实我本想处理好郡学的事后去和殿下商议,关于太子殿下要循行一事……说好也好,说麻烦也是麻烦,……不过可惜没想到病来如山倒,一趟就是五六日,既然殿下惠慈探望,那今日我便说下打算,您听听看?”

萧玉吉点点头:“你别累着。”

孟苍舒心中涌起暖流,笑容也更舒展:“其实我知道太子殿下和您是有兄妹情分的,但太子终究是太子,我们得让他回去交好了差事,又让他顾念兄妹的情谊,这才是上上。”

对于必须算计亲人这件事,萧玉吉经过从前几次孟苍舒的恳切劝慰疏导,接受度已经高了很多,听完也并无厌色,只道:“太子哥哥是聪明人,我们示好,他不会不接,兄妹情谊这处,我绝不会麻烦刺史,可怎么算让他好交差事,这却要请教了。”

“太子殿下天之贵胄,可就算如此,也是有烦恼的。殿下您和良川王殿下是必然会照顾他的差事便宜从事,但殿下以为,您的那几位其他兄长,可也会如此诚挚?”

“……断然不会……”萧玉吉犹豫瞬间,便回答出来,甚至没有隐瞒,“我几位兄长与太子哥哥在还是孩童时便感情全无和睦,几位兄长的母亲多出自地方豪强之族,心气高得很,太子哥哥的母亲与父皇乃是草泽原配,不过是个乡野富户的女子,无甚家世,又早早故去了,没留下照看自己唯一的亲儿子。不过父皇很喜欢太子哥哥,觉得他最像自己,纵然陆续有美人诞下皇裔,太子哥哥的地位也不曾动摇。然而……父皇不动摇,不代表别人也心如止水。”

小公主真的很了解自己亲爹是什么德性。皇帝哪里都好,英雄气概人皇风采,然而在女色上实在是宽纵自己,对这些美人来者不拒,自然各家投其所好,将裙带率先结好,同位一体,荣耀与共。

背后有了大树,人往往会奢求更高的天空伸展。

卢予便是这样肆无忌惮,想来其他皇子依靠母家外戚,也并非就打算拱手称臣。

孟苍舒从前没身份没地位,自然没见过这些天横贵胄,但小公主是和几位兄长一齐长大的,对其中关联再清楚不过,听她一说,本就有了想法的孟苍舒更是豁然开朗:

“殿下说的是,旁人越是给太子殿下使绊子,为了良川王殿下今后的安泰,我们越要施以援手。更何况,一个师傅教的几个学生,所有人都是不学无术,偏有一个听话懂事,做师傅得会如何想,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确凿的。”

“但刺史不是教我和弟弟韬光养晦么?”萧玉吉眼中尽是不解,“这时候冒头,真的合适?”

“我教殿下是在圣上眼中藏拙守愚,可在太子殿下面前倒是不必刻意。若是咱们做了什么事要教圣上知晓,便是藏着,但有太子殿下传达天听,这拙还是藏好了,咱们的好处也没有少,岂不更妙?”

孟苍舒说这话时和从前给自己出主意时一样,眼睛亮亮的,嘴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笃定又沉着,让人莫名就分外信任。

而他说的话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不过倒也不急。”孟苍舒很担心在亲情问题上,萧玉吉又钻起牛角尖,于是又施了一招缓兵之计,“太子殿下循行这一大圈必然是从北方两位殿下的兄长封地开始,到咱们这里怎么也得入秋了,还有大半年时间,慢慢计划着来。”

“孟刺史,我也不是从前那般躁切了,我明白的。”萧玉吉仿佛知晓孟苍舒为何会这般说,也笑了出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眼光越是长远的事越要从长计议,良慈郡往后千万年都要物阜民丰,就算我和弟弟都埋骨此间,此地百姓的日子也会一代代过下去。”

“公主殿下用《左传》里的典故信手拈来,寓意恰当且超出其喻本身,再上层楼,真是精彩绝伦。”

在孟苍舒的连声赞叹里,萧玉吉险些又迷失了自我,忽然她想起什么似的,心道,他又在拿自己当老人家摆资历了,但细细回味,她又有些疑惑正急迫等待解答:“孟刺史……我虽读书日子不如马背上多,却也受父皇熏陶,知道《左传》、《公羊》和《谷梁》里的几个传颂于人的典故,然而卢予狺狺狂吠时曾扬言说你不学五经不通三史,但但凡我所言的典故和旁人叙说里的引经据典,你都能准确说出在《春秋》三作里的出处,你……是真的不知,还是被这些狗头师傅陷害了?”

这份好奇里还带有一丝关切的询问让孟苍舒有种被融融暖意包裹的舒适,他略坐直一些,也用了极为认真的口气说道:“读书不是为了博得一两句夸奖,我读书是为自己为父亲,旁人夸与不夸,赞与不赞,我都要读的。殿下说我被陷害,其实在这方面,太学博士们倒还算诚实,但世间有些诚实,本就是顺人心意才有的真相。就像殿下与我相识当初,怕也以为我只是个京中来的酒囊饭袋,打发到这里,就算我那时掏心掏肺和公主殿下赌誓自己有管乐之才,只怕殿下也未必相信。”

想到自己一开始的戒备和质疑被孟苍舒说中,萧玉吉率性一笑,反倒没有方才的踯躅:“那时候,我只是不想再动手收拾一个刺史了。”

两人相视而笑,孟苍舒觉得心头轻飘飘,大概是睡前喝下的药里掺了什么会教人手脚发软精神变弱的奇怪东西,他的舌头像是不受脑子控制,说道:“我很感激能遇见殿下,这句话真正是顺我心意的实话。”

萧玉吉没想到自己一个问题能勾出这么多话,尤其是方才这句,不说心跳骤停,也多少有些呼吸凝滞,仿佛她才是那个病人要躺下歇口气。

一时之间,她竟只是静静坐着,一句回应想了很久都没想出对策,或许这句话本身,并不需要什么对策……

可待她措辞了千百遍,觉得到嘴边的话终于妥帖可以出口,却见孟苍舒已经靠在床边闭上眼睛,被安神的汤药再度拖入了疲倦的睡眠。

她忽得低头笑了。

然后,她伸出手,轻轻地、轻轻地扶着孟苍舒躺平,替他掖好被子,离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