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青衣
三日后,外门论剑开始了。
共有三百多名外门弟子参与,数十位内门师长坐镇,其中繁花谷、红叶谷、以及双月湖,各自派了一位悟道境的师叔前来观礼。
在场众弟子看着坐在台上最高处的三位女师叔,皆面露惊容。
剑宗双谷一湖这三脉,弟子人数不多,但脉中弟子绝大多数为女弟子,此时竟然都派来一位颇有分量的人物来观礼外门论剑,自然是有所图谋。
因此在场入门有个一两月的弟子心里都清楚,这三位定是为某位外门女弟子而来。
这位女弟子天资过人,却因为当初入门时发生了一些事情,本已获得了内门身份,却最终没有进入内门修行。
不说那些事,天赋出众之人竟然留在外门修行,本身就很罕见。
八荒大陆极广,人极多,但宗门也不少。据赶潮人统计,大大小小的宗门加起来总计有三千多家,分布在八荒各地。
如此多的宗门,世俗间但凡有修行种子崭露头角,很快就会被人带上山修行,极少有漏网之鱼。
依照三万年前白帝一统八荒后与天道观、剑宗一起定下的规矩,世间修行种子一旦进了某家宗派的山门,便算是那家宗派的弟子,其他宗派不得再争夺。
因此,八荒人虽多,每年新长出来的修行种子也不少,但仍旧是僧多肉少的局面。
剑宗每年从八荒各地带回来的修行种子也不少,这些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内门,只有极少数有争议或者仍待观察的,会留在外门继续观察或者磨练。
换句话说,如今身在外门的这些弟子,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资质较为平庸、自己缴纳束脩入门,试图以凡人之躯一窥大道的铁头娃。
寻常人熬个三五年,明白自己的确没有修行天赋,也就离去了。但也有资质平平但坚毅过人的,熬个十年十几年,倒也能筑基成功,对这一类人来说,要在有限的寿元里凭靠自己努力修行到金丹境,机会是极为渺茫的,因此,他们拼的无非就是一场机缘。
正是这一场外门论剑。
外门弟子中达到筑基境的人极少,而那些真正有天赋之人,多数不会参加论剑,人家眼里只有承剑大会。因此只要有个筑基修为,便足够在这场外门论剑中傲视群英,跻身论剑前三机会不小,若真胜出,届时便是咸鱼翻身,鱼跃龙门,算是熬出头了。
因此,外门论剑虽远不如承剑大会受重视,可要论战况之激烈,却不会输给承剑大会太多。
说的是以往外门论剑的情况,今年却有所不同。
今年的外门论剑,竟然有两位真正的天才参加了。
其中之一,正是那位当初被带回剑宗却没有进入内门的女弟子。
叫林小潼。
她平日里穿着内门弟子的剑袍,内门弟子能去的地方她都去得,却被留在外门修行。
只因当初带她入门的那位,将她带到落仙镇便已重伤身亡。
那位的经历极为坎坷,不归属于剑宗任何一脉,因此林小潼究竟该归入哪一脉,便有了争议。
当时,剑宗里出现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唯恐避之不及,另一种是抢破头要将林小潼收归门下。
当初抢人的,便是如今坐在高台上那三位所代表的双谷一湖。
这三脉不想等到承剑大会再分胜负,也怕耽误了少女的修行,因此三脉首领私下商议过后,便决定让少女参加这次外门论剑,最终抉择也由少女自己决定。
另一位备受关注且参加了这次外门论剑的天才,是王蝉。
他虽是通过引荐入门,却同样没有进入内门。
几个月下来,大伙也看出来了,这家伙大抵是为了跟白晨较劲,才自己选择留在外门修行。
他参加这次外门论剑,很可能也是冲着白晨而来。
但白晨竟然没有参加论剑,这让许多人都大吃一惊,难道他真的要自己修行到金丹境再进入内门?
至于白晨会去参加三年后的承剑大会这道选项,大家压根就没考虑过,原因跟游鸿所想一样。
如今白晨在整个剑宗都不受待见,他去参加承剑大会,极有可能会被那些天赋不比他差、修行时间却更久的师兄师姐打死。
因此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参加这次外门论剑,借此机会进入内门,甚至在此时就端坐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的内门师叔当中,其中有几位正是冲着白晨来的。
结果,那白衣少年并没有出现此间草坪,于是那几位师叔看了看山脚下那座安静的小阁楼,都面带不悦地起身离座。
的确是冲着白晨来的王蝉,见状也是一架都没打就走了。在场的各位师叔,对此也只能无奈笑笑。
这位太宰公子由停云峰的人带进山门,早就是停云峰的人了,而且人家将来的成就,也必定远在这些师叔之上,王蝉虽如今还是要喊他们一声师叔,但说不定过个十年八年,就是他们要喊人家师兄了,又哪敢阻拦他离去。
王蝉一走,会对平凡弟子跃龙门构成威胁的人,便只剩林小潼。
林小潼在外门修行已有数年时间,修为早已破入筑基境。
她若真打,在场外门弟子无一人敢说能够稳赢她。
但寻常弟子根本就碰不上她,因为那三位悟道境的师叔,将她的出战顺序,直接提到了最后几轮。
大佬发话了,谁敢有意见。
于是直至第二日,论剑进行到只剩最后两场,林小潼才露面。
但她人还没到。
作为对手的那名弟子,此时正在草坪中闭目打坐,看样子已经等了有一阵子。
蓦然,天空中传来清脆叫喊:
“闪开!快闪开!”
在场弟子闻声抬头。
只见不远处的半空之中,一名青衣少女正踩着一柄小剑,摇摇晃晃地朝着此间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