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 爱自己是孤单的心事 - 是微微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

第25章

19-15

梁竹下班回家。梁父在家,看了久未谋面的儿子。梁父问他:“还知道回来?”,其实,不知道,如果不是他妈上门。

父子说了会儿话。梁父问他:“上班一年,有什么收获跟困惑吗?”

梁竹说:“招聘需求过大,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大,不管是人力培训还是,还是费用,一些非核心岗位,建议走外包或劳务派遣。”梁竹说这话的时候,莫名想起来踩自行车的张婵。

梁父说:“这是收获还是困惑?”很明显什么都不是。梁父接着说:“幼稚。一架大型机器运转,发动机重要,燃料重要,螺丝螺帽就不重要了吗?”

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梁竹挺直背脊,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试图反驳:“爸,我承认我的建议不成熟。但成本是现实问题!现在人力市场行情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文员的综合成本,加上五险一金和培训,远高于外包价格。而且人力外包租服务,或者劳务派遣租人是趋势,大量的轻资产,套牌公司的涌现,让资本流向更多创造价值的领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开源节流天经地义!现在已经不是你们那个打群架的年代了。”

梁竹目光灼灼地盯着父亲。他不理解父亲更看重企业整体的一致性,及父亲眼里,企业长期稳定,离不开人的稳定,归属,及凝聚力。

梁父脸色沉了,手指敲在沙发扶手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成本?你只看到纸面上的工资和社保!一个对企业没有归属感的外包人员,和一个踏踏实实把这里当家的员工,做出来的活儿能一样?机器运转,螺丝松了、锈了,整个机器都得停摆!你以为核心发动机能凭空转起来?”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梁竹,你现在考虑这些问题还太早,再锻炼几年,成熟一点,还没学会走,就想着飞了。”

空气有些凝固了,梁竹紧抿着唇,不服气,想继续争辩,却又被父亲的经验主义噎住。他脑子里再次闪过张婵那双在图书馆认真整理书籍、在展会现场一丝不苟工作的眼睛——那是活生生的人。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梁母端着一个精致的果盘,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婉的笑意,仿佛没察觉到屋里几乎要爆裂的气氛。

“聊什么呢这么投入?父子俩大眼瞪小眼的。”她声音轻柔,像一阵微风拂过,柔和了这僵硬的局面。她径直走到两人中间,把果盘放在茶几上,动作优雅从容。“老梁,尝尝新到的草莓,这可比你买的芭乐好吃多了。”她拈起一颗最大最红的,自然地递到丈夫嘴边,想起上午小姑娘的笨拙。

梁父看了妻子一眼,立刻换了副面孔,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草莓,没说话。

梁母这才转向儿子,眼神温和却带着一丝洞察:“竹子,看把你爸气的。”她拿起另一颗草莓递给梁竹,“你也尝尝,别光顾着说话。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跟你爸比,你那点道行还浅着呢。他当年白手起家的时候,哪个人不是他一个个用心带出来的?哪个岗位在他眼里不重要?你倒好,刚摸到点门边,就想把‘不重要’的人都扫出去?”

她语气带着嗔怪,却巧妙地把“外包”这个冰冷的词转化成了“把人都扫出去”,更直指情感核心。她轻轻拍了拍梁竹的手臂,话锋一转,带着点调侃的智慧:

“再说了,成本账谁不会算?你爸精着呢。难道人心不重要,企业长期稳定不重要?你把人都当‘成本’往外推,省下那三瓜俩枣,员工没有了稳定工作,生活风雨飘摇,社会能和谐?”梁母笑着摇摇头,看向丈夫,“老梁,现在时代也不同了,年轻人跟咱们以前也不一样了,他们能有自己的想法,应该鼓励他们去创新,你可以提要求,但不能抓着他的胳膊,拿着拖鞋抡。”

梁竹想起小时候,因为回家晚了,他爸抓着他的胳膊,他围着他爸转喊救命,拖鞋一直跟在屁股后边,然后又笑了。

“他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是个还不成熟的大人。”跟梁母说完。又跟梁竹说“你这个想法再放放,再去研究研究。”梁竹父亲说完,去倒了杯水。

梁竹母亲又问梁竹:“外包这样的事,发生在张婵,这样笨拙的小姑娘身上,你会怎么想?”梁竹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复。

“好了,别想去吃饭吧,好久没回来,做的都是你爱吃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