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 她的1979 - 银河灿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她的1979 >

第25章

“请问,这里是阿晶家吗?”

陈兰君站在一处黄泥胚筑成的土屋前,客客气气地问。

在她身后,曹红药和小年,外加一个看热闹的刘黎,泾渭分明地跟着。

屋檐下摆着一张竹椅,很旧的,看起来摇摇欲坠,幸好侧面有几枚钉子维持着。一个干干瘦瘦、皮肤很黄的老奶奶坐在上面,原本闭目养神,听见声音,一睁眼,猛然瞧见这么多面生的人杵着,吓一跳。

“你们是?”老奶奶疑惑道。

陈兰君把声音放大些。

“请问,这里是阿晶家吗?”

“什么?后生女你大声些,我耳朵不好,听不见。”

“奶奶,我们是阿晶的同学!找——阿——晶——”

陈兰君只好把声音提高了两个八度,声音一高,就有点像摆摊时的吆喝。身后的曹红药等人从来没听过她这样大声地说话,一时有些惊讶。

这样大的分贝,老奶奶终于听清了。

耳朵捕捉到“阿晶”两个字,老奶奶就笑起来,以一种炫耀家里宝贝的语气说:“阿晶啊,我家阿晶可乖了!”

“奶奶,是谁在外面?”这样大的声响,显然惊动了屋里人,黄泥墙间的木门“嘎吱”一响,走出个女孩子,正是阿晶。

小年很激动:“没找错,就是这一家!阿晶——”

阿晶一抬眼,对上陈兰君等人的视线,不由得有些僵硬,脸上浮现出一种老实欠债人见了债主时所特有的窘迫。

“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唯独奶奶还在高兴地笑:“阿晶,你朋友们来找你玩了!快进来,后生女快进来。”

见陈兰君她们几个仍站在门口不动,好客的阿晶奶奶两手按住墙,打算扶着墙站起来,然而就是一个站起来的动作,她都很吃力,整个人摇摇晃晃的。

阿晶连忙走过去,说:“奶奶你坐着,我来招呼。”

“屋里有开水吧?倒点开水。”

“哎,我知道,奶奶你歇着就是。”

阿晶安抚好奶奶,转过身来,却不敢看陈兰君她们的眼睛,只低垂着头,干巴巴地说:“进来坐吧。”

进来才知道,原来这破破烂烂的黄泥巴房子也并非阿晶家独有的,他们家只占一半。

大约十三四平方的屋子,前后用木板隔成两截,后面这一截,临近一面窄窄小小的窗,透了几束暗淡的光,照见尘埃浮动。

阿晶沉默地提来一个壶,从木台上拿起一个斑驳的搪瓷杯,正想倒水,忽又放下,去盛水的大水缸里舀了些水,仔仔细细地把杯子洗干净了,再倒上水,递给陈兰君等人。

“谢谢,”陈兰君犹豫一下,问:“你……不去上学了吗?”

“嗯。”阿晶木然地说,“反正我也不是读书这块料子。”

小年笨拙地插一句嘴:“你,我,我那资料可以借你看看。”

阿晶抬眼看她,忽然笑了,一双单眼皮弯出好看的弧度。她笑的时候,是很有点孩子气的。

“谢谢,谢谢,”阿晶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然后说,“但是,应该不需要了。”

“我要嫁人了。”

她说出这话时,语气平静。

小年眉头拧得死死的,不解地问:“不是,为什么呀?”

“你疯了?书不念去嫁人?”刘黎一脸不敢置信。

曹红药皱着眉,劝说道:“都已经高二了,再有一学期就毕业了,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如果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一行人之中,陈兰君是最平静的那个。

眼前阿晶的身影,渐渐和其他陈兰君曾经认识的女孩子重合在一起。对于这时候许多农村女孩而言,不管她们书念得有多好,随着学校年级一年一年往上升,出现在教室里的女孩子却是一年比一年少。

根据1980年的统计数据,当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里,女生只占23.6%。

一些考场之外的原因,已经在她们的考卷上判了不及格。

陈兰君静静望着阿晶,像望见了其他一些女孩子。

一些小学、初中要好的女同学,也曾在红旗底下骄傲地说“我要成为工程师”“我要成为科学家”,然后因为一纸婚书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从此不见了踪影。

过上十多年,她因事返回家乡一趟,熙熙攘攘的人群,摩托车与面包车的轰鸣声,忽然见着一张似曾相识的脸。

定定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啊,是某某!”

于是像玉门关的春风终于吹动一潭死水,那被生活洗礼得有些木然的脸上,绽放出一丝微笑,恍然想起很久很久之前,在灿烂温暖的日光下,小女孩发誓要成为某个大人物时唇边的一丝微笑。

“好久不见,你好吗?”

“还行,你呢?”

“也还好。”

寥寥数语,半生已过。

陈兰君垂下眼帘,将目光从阿晶身上移开。屋子里太闷太暗了,她想,起身走到那一扇小小的窗户边,试图呼吸些清新的空气。

面对众人一连串的疑问,阿晶叹了口气,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