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人到中年,背井离乡是件需要勇气的事。
陈兰君并不指望郑梅第二天就拍板,跟她一起南下,毕竟思考是需要时间的。
在家里待了两天,吃过了爸爸炒的辣椒炒肉,妈妈炖的板栗鸡,她便登上了回去的火车,还背着一个洗晒干净的农药化肥袋子,里面装着黄澄澄的柚子——是郑梅硬要她带上的。
“路上吃,吃不完就带回去给同学。”
回到学校之后,室友们一个收到了一个大柚子。
形势如同渐冷的天气一样,不太好。
报纸上不时就有新闻,说某某地的“五金大王”,“电器大王”等以投机倒把的罪名被抓起来。
一些激进的同学看到这新闻后,愤愤不平:“说了改革开放,现在又把个体户抓起来,哪里有什么自由!”
谈着谈着就开始发表感慨,“我们要加紧学习英语,到国外去!那里才是真正的平等……”
…………
世界纷纷扰扰,陈兰君只想睡觉。
在这风声紧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加上上半年着实太累,奔波在两地搞事业,正好趁这个机会休息,权当放个长假。
回到学校之后,陈兰君该上课的时候上课,不上课就去茶楼吃早餐,再要不就去新华书店,给小妹挑一些教辅资料寄回去……倒真如同这个年代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的模样。
每个月月初和月末,她都会收到一封香江来信,是邵清和寄过来的。
信不算长,邵清和并不是个唠叨的人,只是简单说一说他的近况,顺便问候她一声。偶尔也会写到她在香江的店。
“你的零食店开张之后,我去过两次,每一次都见着许多顾客,真奇怪,我竟比自己赚钱还要高兴……”
信的末尾,总是会添上一句“imissyou.”
有时也会随信寄来一张照片,说是怕她忘记他的模样。
照片显然是精心拍摄的,背对海色,邵清和穿一袭西装,梳了背头,活像是一副电影明星海报。
陈兰君瞧见就笑了。因为照片背后还用钢笔写着“相信你身边的男同学不会靓成这样”。
乐不可支,她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
一整天都是好心情。
周末时,去一家照相馆,照了两张照片,随着回信给他寄去。
十一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下午,离下课还有半小时,教室里隐隐骚动起来,陈兰君低声问坐在身边的寝室长:“怎么了?”
寝室长压低声音说:“咱们排球队和小日本决赛,等要开始了。”
陈兰君恍然大悟,差点把这段时代记忆忘了,这大概是女排第一次夺冠,之后会开启“五连冠”的辉煌时代。
这节课是班主任尹玉的课。同学们的蠢蠢欲动,讲台上的她也察觉到了。
放下粉笔,尹玉老师扶了扶眼镜,说:“今天大家都很浮躁啊。”
一下子静了。
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生怕是老师发火的前兆。
隔了一分钟,尹玉老师忽然笑了:“既然大家心都不在课堂上,那么就让我们一同关注课堂之外的事。”
她匆匆走出教室,回来的时候,竟然提来了一台收音机。
教室里“哇”一声炸开了。
“老师,你是要让我们一起听比赛吗?”
“是,”尹玉老师边调试着收音机边说,“不瞒你们说,我也想看。”
一片笑声响起。
“没什么好笑的,我在国外念书的时候,他们外国同学也很重视体育比赛,还有逃课去看的。”尹玉老师解释说。
一个向往国外的男生问:“老师,你怎么愿意回来?多少人想出去都不行呢。”
这确实也是一部分人的内心想法,之前也有人议论过,尹玉都在外国读到博士了,还回来,实在太“傻”。
尹玉弯了弯嘴角,说:“先听比赛吧。”
调频之后,收音机传出一阵滋滋声,拍了两下,字正腔圆的播音腔顿时充斥满整个教室: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的现场,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即使早已知道结局,但陈兰君依旧和其他人一样,激情澎湃。
收音机不仅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渐渐地,连教室门外都长出许多人来,竖着耳朵倾听,赢了球激动,输了球扼腕。
等到二比二打平之时,收音机正嚷嚷道:“比分非常焦灼,下面会开始决胜局第五局——第五局——”
卡顿了一下,收音机忽然没声了!
“什么鬼?”
“怎么忽然没声音了!”
“是不是没电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