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030
◎人族兴起之势已不可抵挡◎
军训结束后学校礼堂内部召开了新生表彰大会。所有的一年级学生按照学院和班级坐在一起。
每一位同学的军训时期训练情况都在校内公开可见,无论是第一周的训练表现,还是实训周的最终得分。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丝毫没有隐私性。
廖心言听着上面领到发言的官话,看着眼前面板的个人成绩。
总感觉有点别扭呢?即便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在蓝星对于,学生成绩还是很呵护的。不允许公布,也不允许给学生排名次。
而星际的校内系统,只要你知道一个人的名字就能查出他的各项成绩,包括军训、专业课成绩等各方各面。
而星际考生对此习以为常,他们往往会关注几个校内明星学生,研究他们的选课情况和各科成绩。
学长学姐们通常也不会吝啬在校内论坛公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笔记。为此还有收费和免费两种模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1-10星币的定价,薄利多销。
学校不禁止收费,只是做了收费限制,单价不能超过10星币,学生的成绩必须在院系的前5%。
有点像蓝星的知识付费了,但是又不完全一样。
廖心言拖着下巴,柔顺的纯黑长发披散在肩头,修长的手指点着眼前的光屏。她随意看了两眼自己刚刚买下的几分选课经验和新生必备攻略。
军训结束后廖心言正式成为了第一军校的学生。第一学期的课表及时出现在她的学生端。
星际大学同样是四年制,但又不完全受时间限制。如果学生能够把需要的学分修满,随时可以毕业。
大一上学期不需要也不允许学生选课,他们的课表是教务处统一规划。
这一学期学生能拿到的学分相对有限,是学校给予学生的适应时间,也是为了防止新生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乱选课。
廖心言真正开启了她的大学生活。解除军训限制的大学生如同在天堂一般。廖心言此时才理解了星际科技的便民之处。
免费、迅速的悬浮车、地形车,便捷的外卖服务,机器人直接一键送到宿舍门口。
蓝星时外卖、共享单车早已存在,但是其正规性和便捷性难以和星际相比。
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的时间就能从宿舍楼到教学楼,不需要上下楼,悬浮车可以直接在高楼层中间接送。
廖心言因为精神力一般、不适应悬浮车,会根据距离设定一两分钟到几分钟不等的时间——太快了她觉得心慌。
为此安娜调侃廖心言是心理作用。但三位舍友偶尔遇到共同骑乘的情况也会陪着廖心言放慢了悬浮车的速度。只是一分钟而已,节约时间不在此刻。
其他学生正常情况下,几秒钟就能从教学楼到宿舍。
廖心言有种玄幻小说传送阵的感觉。
速度实在太快了,真正实现了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站到车上面,可能还没等坐到作为上面就到达目的地了。
不需要背包,不需要携带课本、雨伞、纸巾各种物品,不需要考虑停车问题。
在五千年后的星际,人们已经能够控制天气的变动。廖心言的时代便出现人工降雨了,更遑论五千年后了。
而现在的星际完全实现了天气控制,城市上层具有不同层级的保护罩,不仅可以抵抗外界进宫,还可以控制保护罩内部的城市天气。
全电子化的课堂,廖心言在星际课堂认识了很多前所未见的高科技。
学生无需携带一纸一笔,只需要在电子课桌上面登录自己的学生账号。
身为蓝星历史系的廖心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不只有蓝星历史,还有身体素质与精神力的运用、外语等科目。
没错,星际时代的人类也需要学习外语。
星际有三大种族:人族、兽族和虫族。
其中虫族以精神力、脑电波交流,人类不借助外力科技难以察觉他们的语言。
兽族之下有着万千小种族分类,但全体兽族也会使用统一的兽语交流。
人族需要学习的外语就是兽族通用语言了。
至于星际的其他语言,比如矮人种族的语言,这便算是小语种了。
而蓝星历史也不单单是一门课,下面又分为蓝星民俗、近代史、古代史、蓝星文学等多个课程。
以星际研究的角度看待,近代史和古代史的划分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时间节点。
蓝星历史的课程对廖心言而言是新奇而有趣的。星际对于蓝星历史也不是全然没有研究。
看着课上老师一本正经对自己早已知道的内容提出猜测;看着后人是如何看待千年前的蓝星,如何评价蓝星上的大国。
无疑是一种奇特的体验。
在廖心言求学的同时她也没落下自己的码字进程。
码字对廖心言来说不只是因为系统任务、提升精神力的需要,更是因为钱。
很俗气的理由,但廖心言觉得这才是最实际的原因。
上大学的开销再怎么减免补贴都不少,况且廖心言也不是节俭的人,平日的开销用度虽没有大手大脚,但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她的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码字来维持。
上辈子的养尊处优让她对价格失去了敏感性,为此只能多赚钱了。
廖心言在上课之余也没有停下更新,每天的更新量都在一万五千到两万一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