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 他的小被窝里舒服 - 吃一首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伤仲永

11年前,c市的南部县城,横空出世一名少年天才,智力超常,颖悟绝伦。

年仅7岁,父母就报名参加中环杯奥数比赛,这是时下最热门数学竞赛,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许多家长将此作为孩子升学的敲门砖。

这份特殊的申请第一次把主办方难住了,大赛要求最小的级别是小学二年级,孩子却仅是一年级.

这是组织过18届大赛的主办方看过的“最低龄选手”,据说孩子已经学完了小学的所有课本。

为了验证真实性,破格让这个孩子参加比赛,主办方单独出了一份试卷,达到80%的正确率即可参赛。

比出题人预料的还要绝佳,那份卷纸满分。

此消息一出,一时引为县城最轰动热闹的消息,甚至上了电视新闻,虽然只是个县级的小电视台,但是在贫穷落后的小县城,仍然是无与伦比的荣耀。

之后,这个超出常人智慧的孩子又参加了智力大赛,连战十几个初中生,直接闯入决赛。

一时间,门庭若市,新闻记者似乎要踩平孩子家门槛,父母更是喜不自胜,抱着他去各个地方参加比赛,甚至决定在奥数赛结束后,要带着孩子进京参加全国性的物理大赛。

那么小个孩子,这时候多少人家孩子还不知道物理是什么。

在整个县城都在为此地出现了一个神童而神臂高呼的时候,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出现了。

那个孩子在奥数比赛中的成绩出来了,大跌眼镜,他的答题糟糕的一塌糊涂,得分甚至连比赛中最不被抱期望的孩子都不如。

分数低的吓人,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孩子的母亲当场被吓晕。

抱了很大期望的主办方原本以为可以凭着这个神童让比赛更负盛名,结果闹了个丢人的大笑话。

风向说变就变,同参加这一期比赛的家长心情却终于平静了,好像就算再优秀也只能和自家孩子差不多,那才算公平。否则,都是杜撰。

而最为震怒的,还数孩子的父母,他们一直抱着最大期望的孩子让他们在所有人面前丢尽了脸面,母亲似乎能感觉到邻居看她的眼神都在窃窃嘲笑。

什么神童,还不是落个伤仲永的结局,说不定智商高什么都是骗人的,最多也就比周围孩子聪慧了点。

有人开始揣测,当初那份卷纸的真实性。

没有记者,没有源源不断上门取经的家长,没有赞不绝口的老师校长,孩子那份差劲的奥数比赛,让整个家立马冷清了下来。

之后的比赛,孩子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

父母不可置信瞪着孩子的眼神,像一个蠢蠢欲动要撕碎孩子的野兽,那目光凶残中透露着难以忍受的怒火。

“为什么,”母亲的嘶吼像是着魔了的疯婆子,“于野,你告诉我,那些题你是会做的!是失误!一定是这样,你失误了,是不是!我们还能再比赛,我们不在这里,我们,我们去别的地方!”她魔怔的面孔,像一个张牙舞爪的暴徒。

父亲脸上是同样的痛苦,“于野,爸爸和妈妈最近没能让你好好休息,你一定是太累了,你那么优秀的啊!”

于野坐在沙发角落,看着站在身前的父母,他们高高立在他的面前,面容苦楚,扭曲的嘴角狰狞可怕,眼里像是发着绿光,阴影落在孩子稚嫩又晦涩不明的脸上,像迫不及待要冲上来的野兽。

于野波澜不惊的目光错过他们颤抖的肩膀,他看到卧室偷偷露开的一条缝隙,一双小眼睛呆呆地看看他。

哦,他被送回来了。

在震耳欲聋的嘈杂声中,错开陌生冷漠的面容,于野目光温润亲切地回视那双懵懵懂懂的眼睛,他的双眼单纯如水,原本应该乌黑发亮,可是上面罩上了一层茫然和小心翼翼,让那双原本漂亮的眼睛蒙尘暗淡。

感受着落在他身上那道傻傻的眼神,于野心里出奇的平静。

哥哥,他有多久没看到他了。

好像是从他做了一张六年级的数学卷,得了满分开始。

父母自认发现了他的惊世智商,此后,他便开始了参加比赛的漫长旅程,麻木的做着没完没了的试卷。

为了家里出现的这个神童,父母把哥哥送去了乡下的爷爷家,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天才家里还养着一个大傻子呢。

半月前,他接到了一通电话,是他哥哥于舟。

话筒那边,他的声音迟钝又滞后,明明是简单的一个称呼,他却要想很久,咬个字出来,似乎要用尽全身力气。

“弟……弟……弟弟……”于舟慢慢咬字喊着他亲爱的弟弟,似乎他那空白的大脑里弟弟占据着所有。

于野看着面前铺开的各种试卷,小小的手指捏紧电话,不知道怎么去回应爱他的于舟。

因着他的缘故,于舟被父母嫌弃、膈应,拼了命地想要忘记他的存在。

“哥……哥……”他还在努力说,迟钝又缓慢地想着他要说什么,他要想好久,那样的时间,一道奥数大题于野转眼就做出来了,可他拿着笔不动,等着于舟说话。

“哥哥……是……不……是不是……傻子。”这是别人天天说他的话,他记了好久,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那些人都很凶,这话一定不是好的。

“不,你不是。”他才是个傻子,被人利用着争名夺利。

“弟弟……想……想你……”

十岁的于舟,思维能力低下,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可是就连这样,父母依然是毫不犹豫地送他去了偏僻的山村里,被人嫌弃被人冷嘲热讽因他的弟弟被人斥责傻子智障,可他却什么都不懂,他只知道,他很想他的弟弟。

就算他的感知速度慢的像个蜗牛,但他不是个石头。

于舟并不是天生智力发育迟缓,在他八岁那年,带着弟弟去买雪糕,于野吃着雪糕一小步一小步走的晃晃悠悠,就在这时一辆车驶向了他,于舟飞奔过来推开了他。

那时候,父母是多么心疼他们,儿子俩都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街坊之间聊起天来,母亲总是一脸的骄傲。

事故来临的时候,母亲跪在手术室外,只求他大儿子平平安安,如她所愿,孩子活下来了,可是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造成活动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障碍,医生平静的语气丝毫听不出他是在判决一个幸福家庭的死刑,学名智力缺陷,简单来说就是痴呆,按照指指点点的邻居的话来说,那个智障。

抱着电话筒的于舟,记忆力差,只能无数次重复才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立马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于野不知道这句话于舟练习了多久,但是在于舟注意力广度非常狭窄的世界里,他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冷漠,他独独想念着他的弟弟。

放下电话没多久,于野连同他的父母成了一则笑话,他表现出的平凡在同龄孩子中都算不得聪慧。

天才的陨落,众说纷纭,于野平静接受他以后的命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