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解佩令 - 桃花娇 - 提子多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桃花娇 >

第52章解佩令

那日,赵奉安将赵国的兵部和户部大臣宣召入宫,在书房内秉烛议事,待一切商议妥当,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清晨蒙蒙亮的青灰色。

大臣们纷纷离开,按刚刚商议下的安排各自行事。

赵奉安坐在罗汉榻上,一手撑在中间茶几上,低头捏着眉心,形容十分疲惫。

温铮知道赵奉安身体亏欠太多,恐他撑不住,上前劝说:“王上,天马上就要亮了,您快去躺一躺,马上还要出发。”

“无妨。”赵奉安因太过劳累,声音都有些微微沙哑,“我略坐一坐,待天亮了,去看看她。”

经过这段时日,温铮已经了解,自家主子只要涉及到公主之事,是没什么规劝余地的。

无法,温铮只好去泡了一杯浓茶,端来递给赵奉安。

喝完茶,赵奉安又命温铮去热了一块湿布巾,略擦了擦脸颊,感觉精神一些,看看外面天色已亮,便朝永宁宫过去。

赵奉安到了永宁宫时,恰好看到锦寒从后殿出来。

锦寒见到赵奉安,虽然仍然恭敬行礼请安,不过脸色却有压不住的愤慨。

“公主起身了吗?”赵奉安不甚在意,伸臂欲推开殿门。

锦寒却拦在赵奉安身前,一副豁出去的架势,急急说道:“公主知道赵王要来,所以特意让我守在门口,她说她不想见您。”

赵奉安顿住动作,一双眸子凌厉看向锦寒。

赵奉安气势太过骇人,锦寒背后顿时出了层冷汗,她有些胆怯地咬了咬牙,还是故意挺直了肩背,说道:“赵王,您为什么不能放了公主?您一直如此强迫她,难道真的不怕公主跟您鱼死网破吗?”

“鱼死网破?”赵奉安没有任何血色的薄唇轻启,一字一字重复。

锦寒眼眶泛红,说道:“您开始用两国交战威胁公主,公主为了阻止您,被迫留下来,还说服太子让赵国独立,您的条件都答应您了,本以为您可以就此收手,却没想您竟然出尔反尔!”

“放肆!”温铮在旁喝道,“你怎么敢这样说王上?”

“事实就是如此,为什么不能说?”锦寒想起公主昨夜伤心的样子,哽咽控诉道:“您一面强迫公主留下,一面却又派周家的人去和林余勾结,说服林余攻打盛阳。公主说您真是一手好谋算,不用赵国一兵一卒,让大宋的兵马自相残杀……”

“公主自知道了这个消息,一整日不吃不喝,昨夜更是整整一夜未眠。今早她让我转告您,她不会再见您,如果您再逼迫她,无非一死。”锦寒带着哭腔,声音颤抖得厉害。

赵奉安脸色本就没有血色,闻言顿时灰白一片。

无非一死!

上一世宋宛儿在他面前决绝跳下城墙的情景再一次出现在脑海,赵奉安只觉得喉咙一甜,一口血顿时呕了上来。

他握紧双拳,薄唇紧紧闭着,面上未露分毫,将那口血生生咽了回去。

这时,温铮开口着急分辨道:“压根不是这样的!”

锦寒却愤慨说道:“你们当然会有你们的说辞,公主再不会信你!”

赵奉安此刻面色衰败,声音亦十分低落,“她……是这样想的?”

见赵奉安形容灰败,锦寒以为他心虚,更加谴责:“公主被你骗了那么久,那么多次,又该如何再信你呢?”

赵奉安张了张口,他想辩解,却发现他们之间误会那样深,此刻他要怎么样才能让她相信,他从未骗过她?

这时,锦寒却又开口说道:“公主说,她要回盛阳……”

“不可能。”赵奉安声音沙哑,却十分坚定,“盛阳如今十分危险,我不可能让她回去。”

锦寒仍要分辨:“可是……”

“没有可是!”赵奉安不容分辨,打断了锦寒,语气冷硬又带着些许自嘲:“反正在她心里,我已经十恶不赦,不在乎再多这一件事。你回去转告宛儿,只要盛阳还处在险境,我就不可能放她回去。其他的,等我晚些回来,当面向她解释。”

赵奉安转身环视一圈,沉声开口吩咐值守的侍卫:“我不在这段时间,将永宁宫给我看守严实。如果我回来发现公主不在这里,或者出了任何纰漏,你们每个人脑袋就都别要了。”

言毕,赵奉安目光沉沉投向紧闭的殿门,片刻后,未再发一言,转身离开。

温铮连忙跟上,低声问道:“王上,您本来已经要出兵,为何不向公主解释?”

赵奉安眉眼间布满疲惫和自嘲。

他和她之间误会太深,他说什么,她又怎么能信?

既然如此,他便用他的行动来证明。

等他回来,宛儿就会明白他的用心。

靠着这一丝念头撑着,赵奉安握紧双拳,深吸了一口气,对温铮说道:“去将我的盔甲拿出来,你随我即刻出发去兵营。”

见赵奉安决绝模样,温铮知道他心中主意已定,他叹了口气,恭声回答:“是。”

半个时辰后,赵奉安一身银色铠甲,和温铮二人从王宫北门出发,一路向康和城北大营疾驰而去。

周云忠早已等在那里。

原来赵奉安昨夜将赵国相关主事之人均召入宫中,通宵商议的便是如何应对此次林军造反宋帝一事。

此事是宋国内政,本来赵国无需插手。

可赵国的周子初投奔了林军,怂恿林余出兵造反,这件事赵国便无法独善其身。

如果宋帝获胜,倘若他追究下来,因着周子初的原因,赵国很难撇清嫌疑。

可如果林军获胜,林余好攻喜战,加上周子初的性格,他们必定会转向赵国,向赵奉安报复,并借机侵占赵国。

而如今赵国已经独立,和宋国关系逐渐稳定,此时维持现有格局是最好的选择。

几方思量下来,大家都认为赵国出兵干预,将林军造反之举扼杀在初期是最有利于赵国的行动方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