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土匪(男主出没) - 穿越古代逃荒发家记 - 遇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土匪(男主出没)

江笙却是拒绝了,道:“这些药不能卖给你。”

李锦闻言不解,“为何?”

江笙道:“因为药有保质期。”

“保质期?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是何物?”

江笙简单解释道:“就是说这些药都是草药制成的,南方潮湿,放久了会坏,药效也会下降,你若是想要的话,待到了富阳县我们再重新制作,所需的草药也并非多稀奇,我见清河县也有生长。”

李锦一听也就懂了,确实,他现在还不急着用,便回道:“你说的有理,那到了富阳县再议。”

他知道江家人是来南方逃荒的,他们救了自己,他曾经给了他们一些钱财,但除了最初那颗金豆子,后面再给他们就不收了,是以他觉得若是以后向他们收购药丸,既可以解决自己往来梧州和富阳县的困扰,又可以给予江家金钱资助,实乃双赢的法子。

今日带来的药因为生意太火爆,很快就卖完了,毕竟当地百姓深受毒虫困扰,有时候睡觉睡着睡着,床上可能就会爬上一些毒虫甚至是蛇,家家户户雄黄酒是必备的,熏艾草也是经常的事,但都没有起到根治的作用。

当地的百姓都不富裕,消费力低,这药丸成本也低,是以江家人并没有卖高价,最贵的卖两百文一颗,譬如可以解蛇毒的,最便宜的五文一颗,譬如“蚊香”。

待收摊后回到客栈一数,今天竟然赚了有五两银子!

加上他们之前卖豆芽和各种方式得来的钱,总共已经有三十两了,这笔钱就是他们在富阳县落脚的启动资金。

卖完了药丸,这清河县也就没了继续待下去的必要,次日一早他们就收拾了东西启程前往富阳县。

从清河县到富阳县要走四五天,路上没有什么大山,主要是走水路,正因为如此,这一路也会相对安全点,世人皆知附近的土匪主要是待在梧州到富阳县之间的大山之中。

照样的是先乘船,县城与县城之间是有往返的客船的,从清河县到富阳县的船三十文一个人,要走一天一夜,而后再下船走陆路。

江家人上的是最大的一艘客船,足有两层楼高,甲板宽大,可以运货还可以把马车赶上去,只不过马车要多加一百文钱。

好处就是船大没那么摇晃,晕船的情况也可以减轻。

如今不是逢年过节的日子,船上人不多,人们或站着或坐着,二楼的房间是留给贵客住的,三百文一晚上,普通人只能在甲板过道或者货仓待着。

江笙等人上船后,几个人在马车里待着,几个人在甲板上坐着。

湖上风平浪静的,船很快就拔锚起航。

江笙趴在栏杆上看着风景,腥咸的湖风吹来,倒是解了几分燥热。

船上的客人没过一会儿就互相熟识起来,开始天南地北地谈天说地,江家人也无事可干,就在一旁听着。

“诶你们听说了吗?平山县最近闹的动静有点大。”

“平山县?那不是土匪窝嘛,怎么的,土匪又下山屠村了?”

“还有什么村可屠的,村民都跑去当土匪了!如今就剩个县城勉强维持着。”

“平山县的县令也是个窝囊的,和那富阳县前任县令一样,你们知不知道,富阳县前任县令,还差点被土匪活捉了去。”

“这事儿我听说了,后来那县令被贬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新县令,听说还是从盛京城来的世家子弟。”

“对,就是他,他现在领着人在剿匪呢,从梧州借调来的军队,连同平山县的土匪一起剿了。”

“你们说那些土匪不会跑到我们周河县来吧……”

船行得慢,湖上的风光虽美,但看了一会也有些腻了,很快船员就拿着渔网等捕鱼工具来了,这是准备在船上直接捕鱼。

按照惯例,船上会提供伙食,捕到什么鱼就做什么鱼。

周河县的百姓多数是渔民,对此情景见怪不怪了,江家人却感觉很稀奇,纷纷围过去看。

船员将渔网整理好,往湖面上重重一甩,渔网很快就没入了水中,船继续前行,待过了一会儿,收网上来,就可以清楚看见渔网里网住了很多的鱼和虾,大的小的都有,品种也各不同。

“哇!好多鱼!”

“好大的鱼!”

江家人露出没见过世面的表情惊叹着,周围人投来鄙夷的目光,这么点鱼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他们周河县的鱼多得怎么吃也吃不完。

船员又下了几网下去,很快装满了几大箩筐。

船员道:“要单点菜的,现在就可以去后厨点菜了。”

林氏见自己人都盯着鱼,便准备大方一回,去点两个菜。

后厨在船舱底层,她领着周氏和赵氏通过昏暗狭窄的楼梯下去,见底层堆着很多的货物,穿过货物区,就看到后厨正在收拾刚捕来的鱼。

点菜的人不多,毕竟本地人已经吃了很多次了,林氏三人很快就点好了菜,先付了定金。

菜倒是便宜,一条鱼只需要二十文。

在她们转身往回走时,突然看见有几个人坐在麻袋上,这些人穿着破烂,不修边幅,眼神凶狠地打量着她们,林氏三人被吓了一跳,赶紧快步离开。

待爬上甲板后,周氏才心有余悸道:“方才那些人好吓人啊,看着不像普通百姓。”

赵氏道:“我方才看见……他们有刀,很长的大刀。”

她咽了咽口水,“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来路,我们下次见了绕道走。”

“秀云说了,南方很乱的,很多走南闯北的人,兴许是遇上什么镖局的人了,他们没对我们做什么,想必不碍事。”

三人说着往回走,很快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正午时分开饭了,船上的乘客纷纷前去排队打饭,单点菜的会把菜送到面前来。

林氏点了三个大菜,有煮鱼,烤鱼,白灼虾,因为担心不够吃,她点的是三倍分量,共用了六条鱼和几斤虾,所以每样菜都上了一大盆,附带一盘蔬菜一盘咸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