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收获土豆
十一月末,天气彻底冷下来了,草木凋零,天地间一片衰败,早上起来推开门能冷得人打哆嗦,天黑得也更早了,家家户户把地里那点活儿一干完,就赶紧关上门窝在被窝里。
但杏花村的山间田野里,却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色,萝卜白菜油菜长得正好,翠绿翠绿的很是喜人。
江家人一直没得空闲,办了乔迁酒后就抓紧时间开始建工坊。
宋尧也开足马力赶紧烧制青砖,若是等大雪下下来,土地都上冻,那就难以再挖粘土了,得等来年开春积雪消融才能再开工了。
土匪大营那边需要的青砖已经准备完毕,房子也差不多修好了,现在砖窑烧的一半砖供给江家,一半砖用来还之前签订的单子。
江笙打算的是至少修三个大工坊,一间工坊用来养蚕织布,一间用来酿酒和养蘑菇,一间用来制糖,再修数间猪圈来养猪。
这些工坊分布在江家新房后面的山上,采用的也是吊脚楼的形式,但是修起来比较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墙体和屋顶就行。
还好他们每个月都能从梧州陈家那儿和李锦那儿获得香皂和药丸的分红,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两银子,这才算供应得上江家的花销。
在江家人和村里人忙着修工坊的时候,其他村子的人也没闲着,学着杏花村的人修梯田、抓野猪,一时间周围山上的野猪闻风丧胆,至少半年之内不敢再下山。
县城西郊的一片大平地上,江笙穿着厚厚的夹绒衣服,正抱着热乎乎的茶杯小口喝着热茶。
土匪们完成秋种后,被县衙的人拉到了这片地方继续开荒,这支几百人的队伍俨然成了纪珩手下的开荒大队,走到哪儿开到哪儿,县城附近的平地都被开了个遍。
往年富阳县人少,即使荒地很多,也种不过来,种出来了还不够自己吃饱,所以很多人选择去当土匪。
但如今不同了,新开荒出来的地不用交税,再加上江家人传授的种地方法大大改善了庄稼产量,所以不光是土匪们,普通百姓也热衷于开荒种地了。
杏花村的梯田已经传到了长水镇之外,大有向整个县城蔓延的趋势。
江笙现在的职务是官府聘请的顾问,凡是种地修房一类的事都归她管,虽然按照官府的规定,纪珩每个月都只给她二两银子的月例,但她还是挺认真负责的。
在她的指导下,原本只知道挖个坑把种子埋进去就等收获的土匪们学会了如何育种、堆肥、除草、除虫,地里的庄稼肉眼可见地长势喜人。
他们在落草为寇前大多都是农民,身为农民,还有什么比种出产量喜人的庄稼更高兴的事,是以这些土匪们很是敬佩江笙这么一个年轻女娃居然懂这么多东西。
不过江笙的活儿很清闲,管事儿的另有其人,她平时只要到处巡视一下就行。
“江姑娘!”一个衙役跑过来,笑嘻嘻道,“今天是大营里挖土豆的日子,大人特意让我请你去瞧瞧。”
江笙闻言道:“土豆这就熟了?”
“熟了,照您说的,叶子都黄了,今天可是一个大吉的日子,所以定在今天挖。”
挖土豆还需要看黄历,江笙也是无奈,“那就去吧。”
两个人乘着马车到达土匪大营时,见里面果然很热闹,除了留守在此照顾庄稼的土匪和衙役外,还来了大批的百姓,商人,员外。
大家都是受官府邀请而来的,就为了亲眼见证这种传闻中从南洋引渡而来的新作物能长成啥样。
江笙刚走进大门,守在门口的衙役就领着她往前面去,“大人他们已经在里面了,让您直接过去呢。”
江笙刚走两步,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她吓了一跳,“怎么突然放鞭炮?”
衙役掏掏耳朵,笑着道:“大人说了要办得隆重点。”
为了这批土豆,纪珩也算是费尽心血,若是真的成了,那可就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毕竟如今这年代,小麦高粱稻谷产量都不高,若是能找到一种高产的主食,就能解决百姓的饥饿问题了。
纪珩把这些人找来见证挖土豆,说明他对江笙百分百信任,江笙说这土豆产量高,那就一定高。
两个人来到人群中,见纪珩身着一身灰衣,挽着裤腿,袖子也挽到手肘处,露出匀称修长的胳膊,他拄着一把锄头,笑道:“来了?”
众人纷纷扭头看向江笙,把江笙整得摸不着头脑。
“嗯。”她回应道,“开始挖了吗?”
“等你呢。”
纪珩对着周围人道,“这位便是江姑娘,就是她带来的土豆种,所以这第一锄头,本官准备和她一起挖。”
江笙一惊,心说纪珩你小子别太离谱,下一瞬周围人已经期待万分地看着他俩了。
纪珩伸出一只手来拉住她的手腕,让她的手搭在锄头上,两个人共同抓住一把锄头。
“就挖这棵吧。”纪珩低声道。
江笙默默瞪了他一眼,抬起锄头就挖了下去,把锄头一撅,抖落泥土,里面掉出几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圆滚滚黄灿灿的土豆。
这还不够,江笙又抬起锄头挖,这才把剩下一半土豆也挖了出来,有一个被挖破了,成了两半,其他的都还算完整。
“出来了出来了!”
周围人都围过来,手忙脚乱地把泥巴里的土豆刨出来,握在手里就像握着一个个金疙瘩。
“这就是半块土豆长出来的?”
“半块土豆长了七八个土豆?”
“这七八个就够一家人吃一顿的吧!”
众人眼睛放光,这土豆的产量确实很高。
“而且这还是第一次种,若是以后种熟了,想必能长出更多来。”
“也不知道味道好不好,瞧着倒是挺喜人的。”
纪珩又挥起锄头挖了几颗,刨出来一大堆土豆,纪安连忙拿着筐子开始捡。
“诸位,今日留下来尝尝土豆宴吧。”纪珩把锄头递给旁边人,“待这片土豆都挖出来了,每人都可以带两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