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老乡 - 暖香云绕 - 林千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暖香云绕 >

第63章老乡

林君暖看向肖大娘,“同我好生说说好汉帮的事吧。”

肖大娘抹了一把眼泪,“好,公子稍等片刻。”起身走进卧房,从衣箱最底层取出一个梳妆盒大小的匣子,珍惜地擦了两下,端端正正摆在林君暖面前。

“这是阿华他爹留下来的,说是初代帮主的遗物。”

匣子是由深褐色的檀木制造的,周身雕刻着赤红色火焰状图纹,虽然很有些年头了,光泽还依旧如故,制作十分精巧,看不到任何锁孔或锁扣,也没有丝毫缝隙,整个匣子浑然一体。

林君暖将匣子拿在手上仔细端详,才终于发现了端倪,只见匣子侧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二十四个方块字,六行四列,就像是键盘一样,每个字都能按动,下方似乎另有乾坤。

而文字的内容更是让林君暖不由得瞪大了双眼,主强文和明谐民由自富平公信善正法敬治等爱诚国业友,虽然顺序被打乱了,但这二十四个字她闭着眼睛都能背得出呀!

肖大娘在旁边解释道:“帮主留下遗训,要是出现能打开匣子的有缘人,匣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归他所有,只可惜传了好几代,一直没人能打开。”

林君暖:“……”

她收起惊讶,面无表情地按照正确的顺序依次按下二十四个字键,咔嚓一声,匣子顶部裂开成两半,顺利打开。

旁边的肖大娘话音还未落,就被她这一出看傻了眼,“公、公子,这就开了?”

匣子里边还是匣子,这次倒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机关,随手就能打开,里头放着几本厚厚的书册,最上方摆着一封信,因为放了许多年,书和信的纸张都已经泛黄。

林君暖小心翼翼地展开信,信上的字迹歪歪曲曲宛如蚯蚓,用的还是简体字,瞬间就感到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信写得很简单。“给素未蒙面的老乡:日记记录了我穿越后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冒昧提一个请求。你能看到这封信,应该也知道好汉帮的存在,如果帮派初心未变,请代我照拂一二,如果帮派已经沦落分裂,就代替我为它画上句号吧。”

她又翻了翻下方的书册,虽然信上称为日记,看起来却更像是话本,应该找人誊写过了,几本全都用的是工整的蝇头小楷,和信上狗爬般的字迹形成鲜明对比。

她没有急着细看,把东西都放好,重新关上匣子。

“这个匣子我能带走么?”

“当然,打开之后就归公子了。”

林君暖也不跟她客气,抱起匣子准备离开,临走前深深看了肖大娘一眼,叹气道:“阿华协助大理寺抓捕凶手,现在还要接受调查,明天应该就回来了。”她和程江云商量过,程江云应允了她。

“你们……以前的不愉快都忘了吧,下次再来,我还想吃大娘做的红烧蹄髈。”

肖大娘又哭又笑,老泪盈眶,“好,好,大娘给你做,都给你做!”

然而这顿蹄髈她最后仍是没有吃到。第二天阿华果然从大理寺回来了,当晚他找借口让飞霜与小珍二人去别人家过夜,祖孙二人却收拾好行囊,趁夜离开了京城,只留给她一张简单的字条。

再会。

大多数时候,“再会”就意味着永别,

***

林君暖捧着匣子回到伯府,立即迫不及待地拿出里边的日记来看。

虽然那位老乡说是日记,但通篇用的都是第三人称,主人公既是他自己名叫王翰,穿越之前是个健身教练,穿越时间只比林君暖早一年,穿越时已经三十多岁,到了古代却变成十来岁的小孩,无父无母,身边只有一位习武的师父,于是便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做出了许多让人捧腹的沙雕事。

日记并不是一味地记流水账,而是挑选一些有意思的经历着重记录,可以看出那位老乡颇有几分讲故事的天赋。他在现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金庸古龙的几本经典作品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在师父那里见识到轻功之后,就开始琢磨起武侠小说中的绝世武功来。

什么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葵花点穴手,化骨绵掌,成天见日瞎折腾也没能折腾出什么名堂来,甚至还模仿小说情节,到处翻悬崖钻山洞找武功秘籍,气得师父天天罚他。

十七岁时师父病逝,之后他便靠着一身乱七八糟的杂耍本事,走南闯北讨生活。没有读书天赋,参加科考是不可能的,他攒了点钱后就做回老本行,开武馆收徒,小说里的武功招式虽然练不了,但不妨碍他拿出来吹牛,因为师父的严格管教,他本身的功夫也是不差的。

武馆很快打出名声,却惹来红眼病,同行借着背后的势力屡次打压找麻烦,最严重的一次是甚至闹出人命,王翰忍无可忍,终于生出了效仿小说里的大侠,用自己的手段惩奸除恶的想法。

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白天当武师,晚上行侠仗义,这部分他写得格外仔细。劫富济贫呀,黑吃黑呀,英雄救美呀,一套一套的,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他还着重记录了两次与女子的浪漫相遇,强调自己长得英俊帅气,撩动了诸多女子的芳心。

之后慢慢又从武馆的弟子之中吸收了一些人,正式组建帮派,好汉帮的名字起源于他喜欢的《好汉歌》。帮派行动的经费都是从恶霸乡绅手中捞来的不义之财,通过开武馆结识的人脉,还顺利定制了一批带有标志的武器。

帮派成立之初行动频繁了些,险些被人发现苗头之后一网打尽,后来就谨慎了许多,非大奸大恶之人不出手,出手必须要清理痕迹,甚至武馆的驻地也换过两三次。

王翰一生未婚,也没有利用现代的知识创造多少财富或者成就,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好汉帮上。到了晚年却不得不担忧起帮派的未来,他是受过现代的法制教育的人,十分清楚整个帮派的行事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是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因此,他在最后提出了和信中一样的请求,作为报酬,他还强调死前曾经埋下了一箱金子,留给看到这几本日记的有缘人。

这么重要的事应该写在最前面嘛,看着最后那个地址,林君暖不由得挑眉。

***

据矮子阿三交待,好汉帮绝大多数人或后代都已经被他明里暗里除去,剩下的除了白沐安一行人,就只有阿华祖孙、阿民的妹妹小珍、鸣玉的弟弟飞霜。恰好都与林君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不得不把这当做是命运的安排。

或许是那个已经离世多年的老乡在保佑吧。

五天期限的最后一天,程江云整理好一连串的证词和证据呈献给皇帝,皇帝琢磨了一整夜,第二天才交代他,一切都到矮子阿三为止,不必牵扯上沈青云。

沈青云毕竟是户部尚书,经过多年经营,背后与诸多朝廷要员都有利益牵扯,光凭一个杀人犯的证词不止动不了他,反而会让整个案子更加混乱。不过皇帝到底是在心里给他记了一笔,以后若是办事不利,处罚起来也不会手软。

于是最后矮子阿三因杀害多人被判死刑,建远候则洗清冤屈顺利回家。闵崇山贪墨赈灾款证据确凿,剥除所有官职,查抄所有财产。白沐安虽然私藏兵器,但鉴于他十分配合,还未有不良举动,除了收回武器及抄家之外,被判囚禁一年,这是林君暖求情了的结果,老乡的后辈,还是要稍微照顾一下的。

阿华祖孙已经离京,飞霜和小珍两个小孩都没人照顾了,林君暖本打算将他们接回伯府住,谁知两人都不同意。他们年纪虽小却很懂事,不愿意给林君暖增添麻烦,最后飞霜决定去书院常住,而小珍则暂时去了以前哥哥阿民的好兄弟家借住。

阿华一走,他手上的人也乱作一团,林君暖从里边找了两个以前阿华最信得过的人带头,干脆给他们开了一家镖局,若是有一天阿华回来,也还有个容身之所。

处理好这些大大小小的琐事,时节已经到了盛夏,路边白玉兰飘香,水塘里的莲花也开始盛放,林君暖拎着一个圆溜的大西瓜来到大理寺,正式向程江云道别。

“这段时间多谢程大人照顾,这是谢礼。”

西瓜轻敲便发出清脆的咚咚响,程江云听得皱起眉头,“不走不行么?”

林君暖抿嘴一笑,“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大人请保重身体。”

林君暖没有告诉大理寺其他人她要离开,这段时间她手上拿着程江云的钱袋,请客大方得很,与这些人相处得十分融洽,要走时也不禁有了些伤感之意。

“林公子,稍等片刻!”观棋从后方气喘吁吁地赶来,递给她一封信,“主子让我交给你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