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明月传 - 星月琼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明月传 >

第41章

还是熟悉的人来拉他们回家,走的还是熟悉的路,沿途借宿的人家都熟了。

今年车上拉的行李年货格外多,慧娘,赵明月和刘婆子这趟也很少坐车了,跟着大金几个一起走。

新的大黑和白雪不认路,绕着他们身边跑。赵发财也时常下来跟着走,直说坐车上不动,哪哪都不得劲。

几个金不用说,少年意气风发,眼里都是光。

赵明月看着身边的亲人们平安喜乐,心里也冒着喜悦的泡泡。

前世的种种记忆缩在大脑深处,成了陡峭的山石,隔了万丈云雾不可触摸。今世的前路如同悬崖峭壁间的尺宽小路,容不得半分差错。

但此刻赵明月只觉得幸福,迎面是冷冽的寒风,她身外有温暖的壳包裹。

这几年家里头伙食好,大家的身体都比之前好多了。赵发财和刘婆子两人,今年一个六十,一个五十九,论年纪在这里已经算是高寿了。

这几年心情舒畅,吃食又好,两人不做重活,也没闲着。身板硬实,看起来跟村里四十多的差不了多少。自从赵明月中了秀才,两人更是浑身是劲。

尤其是看着赵明月中秀才后,云淡风轻的继续按原来的作息,每日该去书院去书院,回来也一样的读书写文章。

他们心里的那个奢望,不时就冒出头来晃动两下,心里热热的,仿佛有一团火,明月要是中了举人?我的个天老爷,想想都要不能喘气了,舍不得死啊!

这次回去还像往年一样,给祖坟上的草给割了就成,别的都不动。祖坟正冒老粗的青烟呢,别乱动坏了风水。

今年在安平县城门口接赵明月他们的,可不止赵有田三兄弟,赵文锦和宝玉两兄弟也来了。

赵明月中了秀才,哥哥们觉得与有荣焉。三人都想第一时间看看明月弟弟如今是怎样一副风光得意的模样。

还是那副机灵鬼模样呗,就是个头高了一点点,比起他们还矮许多。又廋又小的,还是只脸上有肉,身板一看就不结实,三人瞬间又找回了大哥的自信。

小伙伴们许久不见,三个大哥提前准备的各种煽情的话都没有说出口。赵明月一开始就占住了话题高点,挨个给小伙伴们指导学业。

赵明月叭叭一路,很快就到了家门口,三个大哥已经忘了之前想说的话,蔫蔫的纷纷找了借口告辞。

咳,赵明月在心里内疚了那么几秒,不是我不想继续和你们做兄弟哇。

你们这一个个长得忒急了些,都快到了能相看的年纪,凑到我跟前就要勾肩搭背的,我娘的眼神里有刀子,懂?

进了家门,迎接几人的是一大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路舟车劳顿,这会几人是真想吃口热乎的了。表姐们端来热水,几人简单洗漱下就坐下吃饭。

也就是赵明月讲究,吃饭前一定要先洗干净手,要不然大金几个早扑到饭桌上去了。

舅舅舅妈表姐们不吃,就坐一边看着赵明月笑,大金几个现在已经进不了他们的眼了。

等几人吃饭的速度慢下来,三个舅舅开始说赵明月中秀才的消息传回来后,他们家是多受欢迎。

赵有田:“先是衙门里的文书,亲自来家里跟我们说明月中了秀才,还带了县里给秀才的礼。是一套文房四宝,已经放明月屋里了。孙文书说县里不管谁中了秀才都有,我就自作主张收下了。”

年节一大家子都回来,县里院子的屋子不够住。赵发财和刘婆子住主屋,慧娘和赵明月各有自己的房间,其他人分男女挤炕。过两天回村里也是这样安排。

赵有福:“得了信我们就回村给祖宗烧纸,告诉祖宗这个好消息。族长和族老们都去家里问明月啥时候回来,村里要开祠堂,告慰先祖。”

“族长还说要办酒席,我们按爹信里说的,给拒了。”赵有福说到这个,语气很是遗憾。家里现在又不缺办酒的钱,明月中秀才这么风光的事,爹居然不让办!

赵发财见另外两个儿子也是一样的神情,嫌弃得不成。

“没见识!没见识!明月可是要考举人的人,区区一个秀才,摆什么酒?”

“凡事头一次都招人稀罕,现在中秀才就摆酒,等中了举人再摆一次,那股子震撼的劲就小多了。”

赵有田三兄弟恍然大悟,还是爹想得周到,看得长远,大金几个一脸学到了。

和赵明月不想办酒的原因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管他呢,结果一样就成。按赵明月所想,现在摆酒席,来攀关系的,求办事的,说亲的估计得不老少,对她和她娘来讲,麻烦事一堆,还没啥好处。

若是中了举人再摆酒,人们心存敬畏,自然会敬而远之。既让慧娘出了风头,赵家在安平县有了位置,旁人不敢轻易得罪,也省了不少麻烦事。

饭后就是发礼物环节,甭管是当娘的接过儿子送的银镯银簪,还是侄女戴上姑姑送的银镯子,第一次收到这么贵重首饰的女人们,眼泪止都止不住。

哪个女人不喜欢首饰呢?家里挣的银钱都在自己手里,这两年还真攒了不少。也去银楼里逛过,可真要下手买,那肯定是舍不得的。

大金几个目瞪口呆的看着亲娘前一刻还感动得流泪,眼泪都没擦干呢,就喜滋滋的戴镯子,插簪子,还相互整理整理。

赵有田他们几个就一旁傻乐,儿子长大了,都知道孝敬娘亲了。

除了银镯子,银簪子,布匹,大金几个今年带回来的银子,比去年还多。张氏她们也不推辞了,慧娘给几个银都买了银镯子,显然今年也是挣了不少银子的。

她们三心里都对自家小姑子信服得很,家中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都是多亏了小姑子。都是一家人,感激的话也说过不少了,家里头存着银子,万一小姑子哪天手头紧了,她们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帮忙。

李夫子见到赵明月,笑得一点都不矜持了。自从赵明月中秀才的消息传回来,县里送娃儿到他这来念书的热情高涨,他已经又收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了。

这个年节,赵明月是望山村族长和族老们心里的宝,大金他们是村里老老少少最受欢迎的人。

大金他们不是写了个小册子,里头记了不少衙门里头的案子,和茶楼里听来的故事么?

他们从小听村里男人侃大天长大的,说起故事来,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还有兄弟在一旁补充表演,村里人跟看大戏似的,每日都听不过瘾。

串亲戚都是快去快回,每日赵家一放下饭碗,就迅速到赵家堂屋找好位置,等着今日的戏份。

赵明月中秀才的消息,他们也是早就知道了,这会只慈爱的看着赵明月笑笑,就被大金几个的故事拉了全部心神过去。

赵明月觉得,往后要加大对大金几个去衙门口听案子,去茶楼听说书的支持,必要的时候,她也可以开讲。武侠,修仙,各种可讲的元素可太多了。等自己考完科举,各种棋牌游戏,剧情游戏,全都开发出来,争取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大金几个讲故事讲得如火如荼,赵发财红光满面的带着赵明月去族长家,听族长和族老们讲这一年村里发生的大事。

赵明月年纪虽小,中了秀才,也有权参加村里大事的决策了。赵发财作为赵家当家人,赵明月长辈中最说得上话的,也加入了望山村管理人的队伍。

赵发财自觉自个去了府城,在府城走南闯北都不憷。衙门断案子围观过,茶楼说书也听过,大生意也参与了,评断评断一个小小村子的事儿,不在话下。

族长先是说了今年村里的嫁娶,多少个新生的孩童,多少个大致站住了的(虚岁十岁,村子里认为过了十岁,一般就不容易生病夭折了。也开始懂人情世故了,可以作为家里的半个劳力了。),多少个成丁的,哪几个老人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