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 明月传 - 星月琼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明月传 >

第130章

许尚书安排了人每日到各茶楼讲拼音。这种朝廷出面教学的事儿还是头一次,讲的又是新鲜东西,百姓们颇为捧场,茶楼场场爆满。

再有朝臣纷纷到各书铺子买那几本拼音教学和著译,权贵富商纷纷效仿。

一套怎么够?各房书房得有,还未进学,已经启蒙的小儿都得有一套。

拼音一夕之间就在京中形成了燎原之势,快速向周边府城蔓延。

同时礼部派往各府城教学的人陆续出京,去往大武四面八方。

小儿们都学得很快,不少人家咬咬牙,买回一本有拼音著译的启蒙书籍。

别说,对着拼音真能认字!

这可比去私塾学字便宜多了,还能家中的娃儿们一起学。

本本署名第一的都是“中华”,但京中小道消息传得快,大伙都知道拼音是皇贵妃想出来的。

“娘娘不愧是十五岁的进士,原来是有读书的秘诀!”

“这认字的秘诀咱都知道了,不知道娘娘还有没有写文章、做算学、学律法和作诗的秘诀?”

“嗤,你想得还真美,样样都有秘诀,不人人都考进士去了?”

“反正我觉得有!”

……

茶楼里,下值回家换了衣裳的几人在一个隔间谈论拼音。

“这拼音看着简单,学了才知道真是玄妙。”

“刘大人说得是,若是给所有的字都注上,再注上释义,岂不是只要有一本这样的典籍,其他的书就都能看明白了?”

“嘶,这典籍可就跟四书五经一样要流传千古了啊!”

“修撰这种典籍非几人之力能为,恐怕得大半个翰林院一起吧?”

“若是娘娘下令修,我王某人不要这脸面也要毛遂自荐试试!”

“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谁不愿意啊,只可惜我全某不如王大人学识渊博,只能望洋兴叹了……”

顾昱把大街小巷传来的消息说给赵明月听。

“眼下京中孩童的童谣都是拼音歌,妇孺皆知。朝中官员也议论纷纷,俱是赞叹钦佩。”

他赞道,“娘娘此举颇有先见之明,下次早朝,百官定然心服口服。”

赵明月头都不抬,“碰巧罢了。”

年节将近,各州府陆陆续续送来节礼,赵明月开开心心写回信感谢。

既然皇帝不在,还送到宫里来了,那她就当做是送给她的啦。

件件都是好东西,卖出去能值好多银子。

外头雪花飘飞,屋里温暖如春。

周琚在一边“咿咿呀呀”说话,他现在能分出不同的人叫什么了,不再见谁都叫“娘”。会叫贤妃和淑妃“干娘”,贤妃和淑妃就算是大风刮得呼呼响,也要过来。

干娘也是娘。

“两位姐姐照看他这么久,应他一声娘怎么了?就该让他直接叫‘娘’”赵明月道。

“那哪能成?明月你才是他亲娘,是他长大最该孝顺的人。”淑妃笑道。

赵明月现在太忙,陪周琚的时间越发少了。

她也不担心周琚往后只跟淑妃和贤妃亲近,这孩子身边围着太多人。

她每天给他喂一顿饭,晚上带着他睡,目前为止,他还是跟她最亲。

赵明月说得随意,淑妃和贤妃都湿了眼眶。

赵明月例行骂一句周麒“造孽”。

凉州的战事僵持不下,各有输赢。

按兵部李尚书的说法,决定胜负的大战就那么几场,在这之前都是小规模相互试探。

京中已没有了战事刚起的慌张,仿佛和千里之外的凉州是两个世界。

“没想到京中过年节会这么热闹。”慧娘道,“街面上买什么的都多,好像大半个京城的人都出来了。”

“年饭娘来宫中吃吧?”赵明月道。她可以去侯府,但周琚她不敢带出宫。

慧娘笑笑,“娘就不来了,娘和大金浓华在侯府吃。”

明月长大了,嫁了人,当娘的还能常看到她就该知足了。

赵明月垂眸使劲眨眼,她就说要么不嫁,要么招赘!

要是在安平县,这会她应该和慧娘一起高高兴兴准备年货,带着几大车的东西回望山村和舅舅们一起过年节。

大半个村子的人都会到赵家听大金讲在林溪县当师爷的经历,慧娘身边会围着大娘小媳妇,她们会羡慕慧娘“走南闯北”的经历,奉承慧娘现在是老夫人,养大了孙儿且等着享后福呢。

她会歪在榻上听几个表姐东家长西家短,吐槽婆婆和小姑子,再说说自家几个“不听话”的儿子女儿。

然后,她和慧娘还会带着无忧去外祖父,外祖母和她爹的坟前烧纸,会絮絮叨叨,叫他们在地下放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