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张芸儿
“总算是到云州了。”张芸儿掀开车帘,“之前明月说她进京之前的计划是谋个偏远县令,当个土皇帝混吃等死。”
“哈哈哈……”宋瑾瑜含笑接口,“坐了一路的马车,从元江府到京城花了一个月,立马就改主意了,还是谋个离京城近的县吧。我还笑话明月娇气,说我进京选秀,路上可是花了一个半月呢。”
“你那会年轻,心里还都是对京城,对皇宫的憧憬。明月谋林溪县估摸着也有小世子的原因吧。”
淑妃看着远处的城墙,感叹,“明月心性坚韧,说城墙都不足以形容。就像一座高山,狂风暴雨中巍然不动,还能给山里的人遮风挡雨。”
宋瑾瑜握着她的手,“芸姐姐以后也是这凉州和云州城无数女子的高山。”
顿了顿,她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就撑起一把伞吧。”
“瑾瑜你就是南飞的头雁。”张芸儿笑笑,“你在前面引路,后面的就知道该往哪里飞了。”
宋瑾瑜望向窗外,一路北行,也不知道何时是南归之时。
北地的天这样远,地这样辽阔,孤雁高飞,寒风叫人清醒。
她会尽快回去的,不会让明月等太久……
城门口,凉州和云州还活着的各县县令,带着乡绅前来迎接。
大金调转马头,来到马车旁,“芸夫人,前面有位边军将领,还有一名女子。”
那女子身着骑装,红色披风领口一圈白毛,和身披铠甲的将军并骑而列,不知道是不是明月说的丽嫔。
“应该就是兰茵了。”张芸儿掀开车帘,远远望去,笑道,“明月曾经对着丽嫔,也就是盛兰茵称赞‘这世上怎么有这么美的女子?小仙女下凡吧?’走近些,是一张叫人不敢细看的容颜,就是她了。”
大金不好仔细看,匆匆一瞥,很快移开视线。
明月形容得太贴切了!对着这样的人,反正他是什么文雅的词儿都想不出。
这样的绝色都让明月随便就放出来嫁人了,“妹夫”对明月真心可鉴不是说瞎话。
张芸儿和宋瑾瑜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两人一起探出头来,直勾勾笑看着盛兰茵。
他乡遇故知,心中甚是欢喜。
盛兰茵催马上前,“芸姐姐,瑾瑜妹妹,这一路可还好?”
两年的边塞生活,让盛兰茵去了京中女子的婉约,多了一分英气。惊人的美貌中多了几分爽朗,叫人移不开眼。
她脸颊透着粉,眉眼弯弯,声音欢快,眼睛澄亮。一看就知道,日子定是过得舒心惬意。
千金难买有情郎,真叫人羡慕。
“都好,大金一路上安排甚是妥当。”张芸儿笑道,“明月的大哥安平侯,品性纯良,我们熟了都是直呼大金。
说来好笑,明月为了让她们行事方便,特意在安平侯府和她们结义金兰,让无忧叫她们干娘。
明月唤安平侯“大金哥”,她们不好叫得太亲近,就称他“大金”。
所以,此次来凉州和云州,宫女们知道她们是从前的淑妃和瑾贵人,同来的进士们还知道她们是小世子的干娘,替皇贵妃前来打理两州。
盛兰茵朝正和大金寒暄的沈瑞招招手,沈瑞余光瞟见,冲大金抱歉抱拳,翻身下马过来。
人到跟前后,盛兰茵介绍道,“这是我夫婿,沈瑞。”
“瑞哥,这是芸姐姐和瑾瑜妹妹。”盛兰茵意有所指,“皇贵妃信里的那两位夫人。”
沈瑞弯腰低头,拱手行礼,“沈瑞但凭两位夫人差遣。”
皇贵妃是他和茵儿的大恩人,他此次升为大将军调到凉州戍边的原因,在皇贵妃写给茵儿的信里也说得很清楚。
若不是两位夫人需要拥护的边将,他此生断不会升官了。他毕竟是娶了茵儿,就算是功劳够了,上峰也不敢给他上报。
张芸儿笑道,“往后有劳大将军了。”
明月真是,处处都为她们想到了。
盛兰茵夫妻二人和大金一左一右护卫着马车前行,众人压下心里的震惊,引领车马入城。
宅子一看就是新修的,拼凑在一起的花草不伦不类,树叶枯黄,打着蔫儿。
盛兰茵不好意思,“这边什么都缺,芸姐姐和瑾瑜妹妹别嫌弃。”
“已经很好了。”张芸儿开玩笑,“比我想象中的‘无片瓦遮身’强多了。”
进了云州地界,战争的痕迹越来越明显。
城外一片荒凉,见不到人烟。车马扎营的时候,每次都要先搜寻掩埋白骨。宫女们经过了最初几次惊吓,现在看到护卫们挖坑埋骨都能面不改色了。
城内也看不到几座完好无损的房子,前来接应的县令和乡绅们面色憔悴,偶尔进入视线的百姓们骨瘦如柴。
云州已经这样满目疮痍,凉州只会更破烂不堪。
“凉州城那边的宅子还在建,开春后芸姐姐和瑾瑜妹妹想要搬过去住,随时都可以去。”盛兰茵解释道,“是皇贵妃叫人送了银子来。”
接风洗尘宴上,张芸儿和宋瑾瑜坐在主位,接下来才是大金和沈瑞夫妻。
大金起身,向众人介绍,“芸夫人和宋夫人是皇贵妃的姐姐,小世子的干娘。此次前来主持凉州和云州重建事务,娘娘亲口说了,如她亲临。本侯才疏学浅,一应举措皆听从两位夫人教导。”
他举杯,面向主位,行礼,一口干了。
沈瑞执起酒杯,行礼,“沈瑞愿效犬马之劳,唯两位夫人马首是瞻。”
盛兰茵跟着起身,夫妻俩一起向高位敬酒。
张博文和吴季霖紧跟着起身,表明态度。明月让这两位夫人前来,那这两人必是有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