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 导演她被迫只走事业线 - 时逢而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

“有什么见笑的,你这两个方向和我建议的一样啊,我这几天就在琢磨要不要再剪辑一版,不过还没说服老曾。”曾晨惊叹风亦盼的能力,不过随后也说了一些曾亚图的顾虑,“如果加时长,毕竟我们是院线电影,之前定的剪辑就是96分钟,要是加时间发行方估计够呛,你要知道影院的排片档期也是有产能价值考虑的,而且电影时长一旦超过90分钟,会非常消耗观众注意力。”

电影的时长为什么会有限定,因为时长,上会影响到电影院的排期排片产能,下也与观众的观影体验有关,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而一般电影90分钟,这便是百年来电影发展测试出来最合适的时长。

至于什么是产能,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不去考虑电影差异,一家电影院如果用3小时放一部电影,那一个厅即便满排也只能赚200人的电影票,可放90分钟的电影就可以有两部,那就能多赚一倍票房。

所以,不少电影票每个厅拍电影,也会和电影时长有关,一个厅即便12小时影业,那一天也就720分钟,除去中间15分钟的打扫清场时间,那即便都是90分钟的电影,也满排不了7部,为此,电影院只会在中间加一两场超过90分钟的电影作为穿插。

以此类推,这总产能最大化利用的排片方法,是很多院线运营经理会做安排的基础考量标准,所以电影的时长对于影院的排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个我知道,院线电影和网大电影不同。”风亦盼点头,“但是做取舍本就是应该导演要承担的责任。”

谁都想拍摄又好又受欢迎的作品,可前提就是作品本身有这样的潜力,但目前的《刺青》显然还没有,她甚至觉得这个作品就是因为在商人和诗人中左右摇摆迷失了判断。

“那上策呢?”曾亚图刚站在门口。

风亦盼连忙起身,思路很清晰:“改剧本或者重......补拍。”

“曾老师,刚刚对不起。”

“我才应该说对不起,明明是我请你过来。”曾亚图的眼眶还有些红丝,但是神色已经清明很多,他进屋先指着后面门边的姜伋,“小姜在外面等你很久了。”

“额,那我先回去了,曾老师,晨哥,明天见。”风亦盼看到露出衣角的姜伋,连忙对着两个老师鞠躬,害怕被拒绝,快速离开剪辑室。

“这女娃,不对,这导演,看来是想要掺和一脚呢,你说说,她得多自信,在我前面讲剪辑。”曾晨调侃的时候,却想起刚刚风亦盼不少剪辑建议点和他重合,便改了称呼。

只是他看着老曾的表情,以他对曾亚图多年的了解,转了话题:“下决定了?”

“嗯,被后辈说的太刺耳,真这样窝囊下去,我们秦影的牌子估计要没了。”曾亚图看着空荡荡的门口,把手按到曾晨的肩上,“我决定改剧本,重拍也行,这几天我去找找看能不能和制片人沟通,若是不行,就找新投资聊聊。”

“也行,那这风导呢?”

曾亚图直接拿出手机,给风亦盼打电话过去:“你可别给我来了......”

“对,你来我工作室也没人关你了...剪辑室锁门哦....我决定先自己改剧本试试看,还不行就重拍。姜伋啊,你不用担心,要是重拍,我也等你那拍完,放心......都说了别来,我是你前辈,会比你差?去去去,该干嘛干嘛。好好好的,新年快乐。”

等挂完电话的时候,曾亚图一副骄傲,但是身子还是挪到风亦盼的记录纸旁:“你都说是女娃了,让她自个去恋爱过年去,我作为前辈还需要她教?”

曾晨耸耸肩,看着他的小动作:“我纠正后说的是导演,算了,你不脸红就好。”

......

就这样,风衣盼跟着姜在大年三十凌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坐上了出租车赶回明州过年。

2月9日的凌晨。

夜色笼罩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却依旧拥挤,那红色的尾灯与过年特别的高速提醒横幅,让旅途都显得不在冷清,风亦盼望着车窗外偶尔还能看到远处漫天灿烂的烟花。

风亦盼扒着窗看着外面的风景,也没什么睡意:“我才想到,你这出道作品似乎要变成《凤凰吟》了。”

《刺青》本来应该过年就上映,已经因为她往后挪了娜,这后面重改或者重拍,那至少要好几个月起步,那很有可能最先上映就是他的仙侠剧《凤凰吟》。

“是呢。”姜伋贴着车椅后背。

风亦盼好奇:“你不担心么?电视剧出道和大导演电影出道完全是两个概念哦。”

就最简单的宣传稿来说,但凡后面新闻稿介绍姜伋的时候,第一句介绍从“电影男主出道的姜伋”变成“由仙侠剧男三出道的姜伋”,那逼格都不一样。

而事实上,在这个圈子早已经产生了鄙视链,不管上到投资制作人,下到粉丝观众,电影演员就是比电视剧演员高大上。

“福祸相依,电视剧受众基数大,先混个脸熟也挺好。”姜伋视线微微转向风亦盼,“再说,很多年后,大家能记住的只有角色,而不是什么电影电视。”

福祸相依,这是风亦盼常常安慰他的话。

在上辈子这一年,姜家来人出钱让风亦盼换掉他,希望以此逼迫他走回正路,可风亦盼根本不予理会,后来,就算《他不懂》拿到九州微电影大赛银奖,在各种打压下,她后面的工作也是屡屡碰壁。

可她就是笑着说,这是对天才的考验,天才在磨砺中才能成长。

也因此,毕业的这一年,风亦盼几乎只能勉强在秦市生存,而他在剧院演出的收入本就不高,他们为了多赚点钱,决定在大年三十在钱姐那服务员,等工作结束就已经凌晨,她与他还在出租屋里,边吃素菜肉丸火锅,边与在剧组过年的司瑾妍、楼周宁一同视频通话,她还用最灿烂地笑对着他说:“姜伋,福祸相依,这事给我带来的剧本灵感绝对值。”

他们第一部电影《□□》剧本,就是因此而来。

只是这个剧本,“磨砺”了近7年,才遇到邱钧明。

“你说得对。”风亦盼自觉点头,开始自己的畅想,“要是有机会,我也想拍个电视剧,不对,不止电视剧,我还想拍纪录片呢,最近霸占热搜的《移动手术室》,都不需要怎么宣传就能全民讨论,虽然主角林医生太牛逼是关键,可在我眼里把紧急事件拍出来的卢毓导演也很厉害,在那么乱的现场,她还能抓住所有关键画面,可见她现场应变能力多强,即兴构思画面的能力有多厉害。”

姜伋:“......我记得去年你还说想拍能拿最佳电影的作品来着?”

风亦盼:“那是去年的愿望了,那纪录片给了我一点点灵感,等我这部电影拍完,我想试试去拍纪录片。”

“灵感......”姜伋想起上辈子,她忙碌的从没关注过什么纪录片,满心满意的在打磨剧本。

随即,他又回忆起一些事,睁开眼眸,眼里全是凌冽,坐正身体,意有所指问:“如果你在圈子里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

“啊?干嘛这样问.......需要看怎么个不公平吧。”风亦盼想了想,“我好像到现在遇到最大不公平是实习的时候剧组丢东西被冤枉?原因是因为剧组里我学历最低资历最浅......可是我一想,我自己考的就是三流大学,差生常被歧视好像也是社会现象。虽然我觉得不对,可我总不能天天喊人人平等吧?所以呢,积极点想,那就让自己强大点,就不怕不公平。”

说了一大堆,风亦盼其实有点担心,姜伋可能遇到什么事情。

姜伋忍不住摸上额头。

那7年磨砺也不是因为姜家,在第三年,他便于姜家彻底摆脱关系,风亦盼也终于接下一个一部青春校园网剧的制片人的合作邀请,30万的导演约,风亦盼却要私下给到制片人15万回扣,而主演30万的合同,私下却给到对方经纪公司百万的巨额片酬。

最离谱的是,知道阴阳合同的同一天,风亦盼发现那天拍的那场戏明明才用了10个群演,可那制片主任签的单子里直接变成了100个......

这样的阴阳剧组,风亦盼反手就把这剧组举报到税务局,这后面得罪相关利益的艺人、经纪公司有多少,可想而知。

虽然这次举报后,圈里不少剧组确实收敛了很多,可现实是......就算捅到官方,最后的新闻也只是占据了特别小的版面,那些人有的是把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化无的能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