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决定有资格入储…… -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 南方早茶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3章决定有资格入储……

第103章决定有资格入储……

有资格入储秀宫正殿的唯有几个主位,或许是身子越来越好,连华妃也来了。

她听着仪贵嫔的控诉,说了一句,“仪贵嫔,你这话就不对了,皇后娘娘、本宫与容妃都把公主们照顾得很好,如何能因为一个人一件事就牵连到无辜的人?你这么说,岂不是让本宫等人对不住陛下的信任?”

“华妃说得在理,不管是三公主还是四公主都从未出过事,本宫可不容你污蔑。”容妃点头,她看着仪贵嫔说道:“作何拉上我们来拉踩?”

谁还没有脾气了?

可这般一说,愈发显得淑贵妃的不堪,是了,怎么福安与福庆两位公主在承干宫没事,三公主在钟粹宫安然无恙,四公主在永福宫健康体壮,怎的二皇子与三皇子在储秀宫就那般遭难?

到底是不是与仪贵嫔说得一样,淑贵妃没有子女缘。

南枝偷偷看了仪贵嫔一眼,她正站在仪贵嫔左侧,恰好看见她勾起的唇角。不管华妃的突然开口是不是意料之外,总之仪贵嫔踩淑贵妃一脚的目的达成了。

“启禀陛下,微臣处理了三皇子脸上的伤,伤口十分深,哪怕用最好的药,也会留疤。”有太医出来回话。

皇帝凝滞了一会儿,才擡手挥了挥,“下去吧,尽力。”

仪贵嫔忽的笑起来,她原本更想把发簪往三皇子脖子上刺,可到底头一回行事,力道偏颇了。但脸上留疤或许更好,起码,一个面容有恙的皇子日后很难有体面。

“皇帝,哀家瞧过三皇子了,可怜的孩子竟被伤成那样,哀家看了心里难受。”太后一直陪着三皇子,等他睡了才出来,此刻她混浊的双眼盯着淑贵妃,语气沉重,“淑贵妃,皇帝是信任你才把两位皇子都交给你,可你看看,你都做了甚么?仪贵嫔千不是万不该,但她有一句说得很对,你压根儿没有用心照料皇子,才导致了三皇子受伤。”

淑贵妃诚惶诚恐地跪下,“臣妾知错。”

“知错没有用,得改。”太后却不打算再给淑贵妃颜面,“二皇子的事儿你不接受教训,原封不动把那一套搬给三皇子,如何使得?”

其实淑贵妃已经对三皇子十分上心,可她不能顶撞太后,只能苦涩地说道:“是,臣妾知道。”

“哀家先回去了,皇后,后宫交由你打理,往后你多关心三皇子,别让他受了委屈。”

“是,母后。”

尽管太后没有出言责罚淑贵妃,可谁都明白,淑贵妃讨不了好了。

“仪贵嫔谋害皇嗣与后妃,着赐鸩酒一杯。”皇帝慢慢说道,“淑贵妃,不堪为人母,念及往日安分守己,功过相抵。即日起,降位为妃,褫夺封号,禁足反省,无朕的旨意,不得出宫一步。”

皇后让她们散了,南枝与李安宁回到翊坤宫,聊起了华妃,“听闻从前华妃与徐妃有些不对付,不知今日华妃开口,是不是存了报复之意。”

别看华妃身子弱,可这么多年一直在后宫呆着,膝下又有了三公主,谁也不能轻视她。就这么慢慢熬着,指不定哪天就熬上贵妃的位子了。

“华妃暂且不提,只是仪贵嫔的举动……”李安宁轻轻叹息,“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唯一的儿子因为别人的疏忽没了,她能不疯癫吗?有皇子的贵嫔和没有皇子的贵嫔可是天壤之别,更别提二皇子本来立住了。”

在她看来,仪贵嫔表面上正常,其实内里已经腐烂破败了,如同一个空壳。

“只是娘娘觉得可惜,毕竟仪贵嫔在宫里地位不低。”就这么毁了自己,值得吗?

“她这两年不动手,往后更难了。”李安宁细细想了想,“等三皇子开蒙,身边都是老师先生,她不可能能接触到三皇子。”

“娘娘您说,徐妃这算是失宠了吗?”南枝问,褫夺封号极其羞辱妃嫔,可徐妃还是呆在妃位上,指不定哪日又复宠了。

“只怕是难,我觉得陛下留着她的妃位是为了更好的照顾三皇子,别忘了,三皇子生母是熙贵妃,这人呐,睹物思人,陛下大抵对熙贵妃留情,这份情移到三皇子身上,所以对于三皇子是很重视的。”李安宁摇摇头,心说往日里徐妃再如何卖乖讨巧,可一旦涉及到皇嗣,皇帝也断不会轻饶她。

何况,太后还在呢,皇帝总得顾着她的心思。

宫中的小妃嫔们不知发生了何事,一夜之间,淑贵妃降位为徐妃,仪贵嫔没了,有位宫妃恰好撞见仪贵嫔的尸首被擡出来,当场吓晕,

如此平淡着就到了十月份,还有几日便到万岁节,张氏向皇后递了牌子入宫,求见贞贵嫔。

“娘娘递出来的密件臣妇看过了,没让伯爷看见。娘娘还不知道,伯爷先前觉得大公子不能再这般荒废下去,便想法子给他谋个官,在京都的小官,不拘是甚么,让他有事儿做就行。自然了,让他当官不是随他怎么做,而是想着让他稳重。可大公子许是想着有了去路,对臣妇不大尊重,言语间敷衍,臣妇恼他很久了。”张氏说,“娘娘想换个公子到臣妇名下养着,臣妇高兴还来不及,可咱们家与徐家定亲了,总不好让徐三姑娘丢脸,不然白白树立了一个敌人。”

“但若是大公子忽然出了意外,再补些东西给徐家,想必徐家也不会有意见了。”

张氏自然是不喜大公子,尤其是如今大公子还没有彻底掌家呢,就对她不恭敬了。这要是日后伯爷不在了,她在后宅岂不是要被架空?

李安宁同样厌恶大公子,不只是因为他身上留着先夫人的血,更是因为他目光短浅,将来会不会反过来连累她也未可知。

这般好的局面,可不能因为他毁了。

“母亲说得在理,便按照您的心思去做吧。”李安宁明确给张氏兜底。李家看着繁花似锦,可其实是空中楼阁,一点不对劲就容易倾覆,她们行事还是要小心些。

*

十月初八,万岁节,这一日热闹非凡。

像容妃、华妃还有李安宁这些妃嫔没有下场露一手才艺,而是选择看小妃子们花样百出的夺宠方式。

看了一圈,还是敏嫔仪态最为出众,她光是站在那里弹琴吟诗便让人移不开目光。

当夜,果然是敏嫔随着皇帝去了勤政殿。

杨贵人瞧着敏嫔的背影,冷笑一声,回到长春宫后便寻来贴身宫女,问道:“樊宝林那里怎么说?她答应了吗?”

“主子,樊宝林一听能对付敏嫔,马上应了咱们,反正樊宝林这辈子只能老死宫中,有能拖敏嫔下水的机会,她不会放过。”宫女回答,更何况敏嫔眼看着又要起来了,樊宝林定然咽不下那口气。

“那便让她寻个好时机,把那件事说给陛下听。”杨贵人吩咐宫女,她自言自语道:“敏嫔啊敏嫔,你看你得罪了多少人,樊宝林宁愿拼着去冷宫的可能也要摁死你。”

*

听闻南边水患,陛下一连两个月没入后宫,皇后娘娘提议妃嫔们出银子赈灾。

“本宫想着我们虽然是女流,可我们是天下女子们的典范,尤其是高门权贵家中的夫人姑娘们,更是以我们为先。”皇后说,这话不掺假,平常后妃们带甚么首饰、穿新制的衣裳都会为夫人们追捧。

“既如此,本宫想着贵嫔以上位份的宫妃们出些银子捐给受灾的州县,想必外面的人也会跟着我们做,如此起了一个好头,陛下也能宽心,不至于临近过年还不入后宫半步。”皇后这番话有大义也有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妃嫔们都动心了。

似容妃与徐妃,她们不大关心流民,只关心陛下何时入后宫,又似新宠敏嫔等人,接连两个月不见皇帝,根基不稳的她们被太监们敷衍怠慢,一个个都急得不行。

“皇后娘娘,赈灾一事嫔妾也想尽一份力,娘娘不必体恤嫔妾。”敏嫔说,她有些急切,却全然没看见某些妃嫔对她怒目相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