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托师叔照看你 - 太平歌 - 顾青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太平歌 >

第66章托师叔照看你

◎那我要看看他怎么照看我◎

裴岘心里想的却是,那日送去的药,也不知道用没用。她身上的伤口好没好。

又或者受了寒。

若是自己出京巡边,她那么能惹乱子,要是闹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至于其他的打算,最迟也要等他巡边回来才能再和她细讲。

她年纪小,性格却固执,想起她那么会气人,又有些无可奈何。

赵善易见他默不作声,叹气:“怎么说,她是你的小辈,倒是我比你上心。”

裴岘看他一眼,没说话,赵善易一个大男人,背后说人确实不好,就不再说了。

又说:“你师兄这次南下,江都怕是有些波折。谁也没想到陛下反其道而行,先拿江南开刀。”

裴岘想起兄长,淡淡说:“粮价居高不下,再不遏制,肯定是要出乱子的。”

赵善易喝了口茶,居然是陈皮红茶,砸砸嘴:“这茶和婉淳煮的比起来还是差些意思。”

裴岘不理会他,只是问:“京畿将领,陛下有安排吗?”

“安阳侯那个老小子跳得厉害,听说他在挑女婿,估计是难。”

裴岘也知道陛下眼皮子底下,谁也不敢太放肆。

“吏部之后怕还会有其他的人事调动,你最近少去赴宴。”

赵善易笑着点头。主要是他是陛下身边的近臣,他们就爱请他。

忠义候府中很安静,因为朱氏去了城外别院,为太后祝寿,家中只留了庶子媳妇们和刘娘子。

刘娘子虽是内宅女眷,但心思一点都不少。

她自从成婚后,就一直伏低做小,在忠义候府有名的脾气和气,比起朱氏的严苛,她要好伺候的多。又有大高氏这个姻亲,耳目一点都不少。

她借着朱氏在城外广春园,府中暂时由她做主,所以就邀请两位婶婶。

大高氏恨不得她能掌权,主持中馈,然后不像朱氏那样严苛,对她自然是各种安抚哄说。

刘娘子也不信她们,更不信大高氏,大高氏和她嫂嫂的心思如出一辙。

午饭后,大高氏留下陪她说话,她只是问:“不知二婶外面可有合适的园子或者庄子?你也知道我嫁妆有限,侯爷有几个院子,问我想要哪一个,我还不知道位置,也说不好哪一个好。”

大高氏一听,这是周聿昭的私产,立刻说:“上京城我是很熟悉的,你只管和我说说,我看看哪一个好一些,既然是送你的院子,自然要挑一个好一些的。”

刘娘子这几日已经打听的差不多了,将几处院子一一指给她。

而后又说:“侯爷也说了,有的院子赁出去了,我就算挑选了,也不能贸然上门去,所以这件事也不着急,反正是送给我的,我也不去住。”

她这话处处透着蹊跷,大高氏在内宅中混迹了这么多年,真话假话还是听的明白的。男人的鬼话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

又想起周聿昭婚前就在别院中敢养着这位,难保不在其他院子里也养着别的女人。

倒是个风流种子。

她满心欢喜回去,就急着差人去一处一处的盯着。

刘娘子等大高氏走了,一个人枯坐很久。

她心里想,我愿意做你的贤妻,替你照看好府中,不管你外面有多少女人,我都愿意接回家来。只盼着你不要再执迷不悟,太微宫的殿下,不是你能肖想的。

我不如她,但她未必会和我一样愿意守着你……

安阳侯内宅中倒是不平静,安阳侯夫人素来脾气不好,早已经和夫君相看两厌,只是她生了三个儿子,安阳侯奈何她不得。

所以两厢只是不理睬,三个儿子自然是护着母亲,但对父亲接回外室倒也不至于愤恨。毕竟一个女人,还是个外室,能有多大麻烦。

安阳侯将那柳娘子接回家后,安排在自己院子里丝毫不遮掩,幼子才三岁,而女儿已经十七了,说起来也是一桩陈年风流事。

两人当年也是巧合,一人是骑马过街的武将,一个是临街卖酒的花龄不满双十的妩媚寡妇。一夜风流红鸾颠倒后也就一拍两散了,哪知道小寡妇有了他的骨肉,自然不能再做买卖了,小寡妇卖了铺子带着老仆另买了宅子生下女儿,但也不消停。

一别几年,等再遇见安阳侯,安阳侯已经升任京畿将领,不再是侯门浪荡子。寡妇少了青涩,满是风情,两人久旱干渴,又有一个女儿,自然分外痴缠。

只是这个女儿,市井里长大,轻佻了一些。

安阳侯这人也不怎么讲究,依旧很疼爱,比起家中悍妻生的三个儿子,女儿自然贴心。

他可不知道,他的女儿和他当年一样,早已和人暗度陈仓。

但安阳侯府的人未必不知道这位小娘子不是安分的人,起码避居正院的安阳侯夫人就听着身边的女婢报:“那位又出门了。”

安阳侯夫人冷笑:“不用管,她老子还等着攀高枝,送她进侯门宗室做正妻,只管让她出门,让人不要申张,到时候就算闹出什么事,又不是丢我的脸。他既然能和寡妇混到一起,把野种当成掌上明珠,那就随他。”

正院里的人谁也不敢多说。

方静云自小见识过母亲的手段,所以她耳濡目染,只是没想到她会是安阳侯的女儿,但周郎她也是真心爱的。

此刻她还腻在周聿昭身边说:“父亲可是已经在为我挑选夫婿了。”

周聿昭慢条斯理的喝茶,他这次谋的是文选司郎中,叔祖父这次怕是会进内阁。

内阁萧老大人已经荣养几年了,辞表一上再上,陛下都不肯放人,估计是要让他在任上故去,身后哀荣自然也高。

听说快已经不行了,陛下开始动作,自然会调人进内阁,叔祖父进了内阁,他进吏部也就不突兀了。

他揽着怀里的人,安慰道:“我知道,暂且还不够稳当,侯爷怕是会舍不得让你跟了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