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次日,帝王召见苏芷,同她说了好一番沉冤得雪的安抚话。
狐女真身一事,陈屹还留苏芷去查,代表对她的倚重,盼她不要辜负天家。
苏芷领命归府。
她想起沈寒山对几宗案子都有插手,唯恐狐女也是他的手笔……尽管不想见他,苏芷还是寻上一回门。
沈寒山今日休沐,留在府中处理文书。
苏芷昨日才同沈寒山大吵一架,今日便要上门来找,实在憋屈。
她拜过萧叔,询问沈寒山去向。
萧叔笑脸盈盈,端过刚用红泥茶炉烹好的姜汤碗子,同苏芷道:“昨夜小主子吹了风,今日头风发作,恐还在寝院里躺着。您来得正好,帮着劝劝他,喝些姜茶暖身吧。”
苏芷对沈寒山没好脸色,待萧叔却还有晚辈的礼节。
尽管再好心,苏芷仍没接姜茶,只见了礼便入院了。
也就是说,小娘子这回要同沈寒山分道扬镳的心意已决,谁来阻拦都无用。
萧叔惋惜地摇了摇头,在他眼里多好一对璧人,何必闹个鱼死网破。
苏芷步入寝院,冷声喊:“沈寒山。”
听她来唤,沈寒山怎会不出面。
他今日似是真吃了风,面色苍白,肩上还披了一层厚重的狐毛长褙子。
见苏芷来了,沈寒山眼中染上笑意,他放下手中书卷,招苏芷入屋:“外头风大,进来说。”
苏芷不愿同他共处一室,手把着刀柄,十足警惕,不肯入内。
沈寒山苦笑:“我武艺不如芷芷高强,便是你入得房中,我又能如何呢?芷芷怨我可以,却不必这般防备我。”
想来也是,他有何能耐,能阻她离去?
苏芷跨过门槛,在红漆梨花木椅上坐定。
许是她尚存几分好心,落座前还帮沈寒山阖了房门,避一避风。
苏芷不欲多留,开门见山地问:“狐娘子一事,可有你的手笔?”
沈寒山是吃过欺瞒苏芷的苦头,他不敢再有隐藏。
于是,沈寒山道:“此案确实与我有关。”
“讲讲?”
沈寒山虽不打算骗苏芷,却也不愿和她一刀两断。
他使了点心计,和苏芷说:“明日你我一同去趟裴府吧,届时,所有事都会明了。我无意欺瞒芷芷,今日再三致歉,恳求你原谅。”
“不必道歉,我不在意。”苏芷垂下眼睫,呷了一口沏好的茶,“你欺瞒与否,和我无关。往后你我只论复国公事,不徇私情。”
她是铁了心要和他拆分个明白,沈寒山心尖仿佛被人剜去一块皮肉,疼得他气息不稳。
小娘子果真无情无欲了……他追悔莫及。
苏芷本想离开沈家,刚要起身,她又想起另一桩事。复而坐回来,问:“你既想复国,可有计策?”
沈寒山没料到她会一下子问这样深,答:“古往今来,天家凡是亡国之相,君主必不占舆情之理。我欲官家,先失民心。”
苏芷明白了,怪道此前赤鱬妖女一案就与禁中息息相关,看来沈寒山早早就布局了。
可那时,他为何还纵她查案,为民平反呢?这样一来,非但没能给官家抹黑,还扬了京官青天威名,太自相矛盾了。
难道是……
苏芷想起她一心为哑奴们平反的事,稍稍动容。
是沈寒山知她怜悯孩童,有意成全她?
苏芷抿唇不语——这样想的话,沈寒山又成了怜贫恤苦的大善人。
可好与坏,同她而言又有什么紧要呢?苏芷已经不愿再对他生起旁的心绪了。
苏芷避开眼,作势离去:“没事的话,我先行一步。”
“芷芷,别走。”沈寒山冒进出声,唤住了人。
“有事?”苏芷睇他一眼,不耐烦地等候下文。
沈寒山只是私心想留她,只可惜,他再如何扮乖乞怜,苏芷都不会对他心软分毫了。
“没事的话,我回府了。”
“等等!”沈寒山快步上前,他遵循本心扣住了苏芷伶仃的腕骨,。他终是忍不住,撕扯下那一层被礼义廉耻裹挟的人皮,不顾颜面,死死攀缠。
他没有坏心,只是想求小娘子能回心转意,看他一眼。
沈寒山卑微哀求,没能打动苏芷。
她不欲兜搭人,横眉冷对:“松手!给我滚!”
“芷芷……”沈寒山执拗不放,难得硬气。
见状,苏芷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