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观音
◎跪在神像前在心里默默说着自己的生平和祈愿◎
三娘没忘记这次来迎春神会上的重要使命。一边和家里人闲逛,一边选着合眼缘的人送小葱和竹片。
她今天把养得乌黑的头发盘成一络一络的发髻,头上斜插着一枝银簪子。唇瓣上涂了淡淡的口脂,又穿着一件青色的软布长衫,配绣了兰草的烟粉色长裙和新买的软鞋。
整个人好似深山薄雾中若隐若现的清灵兰花,朴素却又清雅。若是再好好妆扮一番,便是去戏台上扮演花神,都没人会说不像。
无论是谁看到三娘过来搭话,都会忍不住停下来认真聆听,又不自觉地接过她递来的东西。
“真能减五文钱,还能试吃新品吗?”有个穿宝蓝色衣裙的小姑娘挽着小姐妹们的手,笑着问道。
“是。我的摊位就在黄口镇上,赶集和逢双数的日子,我都在那摆摊。”三娘温柔地笑着,递过去四个竹片。眼前这手挽手的四个小姐妹们正好一个人一个。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们笑着说“谢谢姐姐”,然后便相邀着继续闲逛去了。
三娘的竹片很是“畅销”,才走过十几个摊位,便已经送出去大半。
“三娘!”麻芬的声音响起。她本是跟着家里婆婆、妯娌她们一块来的,但跟她们说不到一块去,在人群里老远看到三娘后便跑了过来。
“不是说阿牛兄弟回来了吗?怎么不见他和你一起?”三娘问。
“可别提了。我看他见你夫郎比见我还急切。刚才我们过来时,他碰到刘壮,两人就一块说话去了。”麻芬忍不住抱怨,“算了,不说他们了。我跟你说,在这栖霞寺你没来过,里头有送子观音菩萨,我拉你去拜拜,再抽上一签,碰个好运气。”
麻芬拉上三娘就要走,三娘低头看着挎着的篮子。
何氏一把接了过去,朝三娘挥挥手:“你俩玩去吧。这竹片我和你爹发就是了!”
三娘这才放心,感激地朝何氏点点头,提起裙边便和麻芬朝送子观音殿里跑去。
“娘,我俩也想去找朋友玩!”刘文和刘小甜异口同声喊道。
“去去去。可别错过看第二场戏啊!”何氏又是一挥手,知道孩子们跟在他们老两口身后不自由,便放任孩子们去玩。
“都走了?”刘旺听着儿女说话声渐渐远去,咧着嘴笑。
“可不是一个二个都跑了。”何氏无奈地一笑。
“跑了好。”刘旺凑近何氏,拉起她没提篮子的那只手。
“你做什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拉手,不够人笑话的。”何氏不好意思起来。
刘旺却拉着何氏往另一边走去,缓缓说道:“我方才听到那边有卖糖画的。你以前最喜欢这个,刚好他们都不在,我给你买一个。就给你买。”
何氏没有再觉得不好意思,她看着眼前这个闭着眼睛,探着拐杖的男人,恍惚间想起他们刚成亲的时候。不管家里条件多苦,这人总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她,总会记得她的喜好。
三娘没想到送子观音殿那里远远比她想象的还要热闹。
离殿前还有很远,人流便密集得寸步难行。三娘放眼看去,满眼都是挽着发髻的妇人或者是白发苍苍的老妇带着媳妇,在殿前叩拜祈福。
送子观音殿前的大树上,挂满了红色的彩条,上面都是一些祈求子嗣的愿望。
“我以为我们已经来得够早了。”麻芬挤得满头大汗,喘着气说。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才轮到她们两人走上前去上香叩拜。
三娘和麻芬一人跪在一个黄色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眼朝着殿上温柔慈悲的送子观音像虔诚叩拜。心里想着自己小小的心愿。
“观音娘娘在上,信女三娘,真正籍贯未知。幼时在上溪村长大,现嫁到刘家村予刘壮为妻。希望我和夫郎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不论是男是女,我们都会好好疼爱、教养她。恳请观音娘娘能成全信女的心愿。”
三娘以前没有求过神明,如今跪在神像前在心里默默说着自己的生平和祈愿。
“另家中有小弟刘文,小妹刘小甜。希望他们平安和乐,无病无灾长大。若观音娘娘能成全信女,信女愿每月来上香还愿。他日挣得银钱,定为观音娘娘重塑金身。”
三娘内心的话刚刚对着菩萨说完,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王氏!还有赵春花!
三娘猛地睁开眼,就发现神像背后的厢房门口,一名僧人走在前头,王氏则扶着赵春花跟在后面说话。
“娘,你也听到大师刚才说的了。我福泽深厚,这胎胎像很稳,一定是个男胎。”赵春花得意地同王氏说道。
王氏点头:“不错。我找婆子也算过的,和大师说的一样。”
僧人朝王氏母女行了个礼后就回了厢房。母女俩正打算离开这里,眼尖的赵春花就发现了还跪在地上没起来的三娘。
“三妹,你怎么在这?”赵春花上下打量着三娘,一时间都觉得快认不出来了。
赵春花有些呆滞,没想到这黑丫头打扮起来,还有点颜色。怪不得贾斯墨那个狗东西,对她的三妹会这么上心。
想到一心扑在三娘身上的贾斯墨,赵春花恨得后槽牙都快磨掉了。她忍不住想到自己学着三娘的打扮、语调,卑微讨好贾斯墨的模样,袖子里的手握紧,指甲都掐进肉里。
王氏自然也看到了三娘。如果说她以前对这个女儿是无视、驱使、虐待、出卖,那现在脑子里想的就只有讽刺、挖苦和嘲讽。
“春花啊。”
“嗯?”赵春花接话。
“还好娘还有你这个好女儿,知道孝顺娘,对娘好。不像有的人,娘生了她养了她,她就跟个养不熟白眼狼一样,嫁了人翅膀就硬了。分明这门好亲事是我给她找的,人家还觉得我欠她的。不感激不报恩就算了,还要撺掇别人来对付我。我真是造了什么孽啊!”王氏双手一甩,眼里就涌出泪来,嗓门大得马上围拢起一圈人。
三娘和王氏,是上溪村和刘家村才知道的恩怨。
可这观音殿里,四镇二十六村的人都在,很多都不知道真相。光是听王氏的说辞,她们纷纷打量着三娘,开始指指点点。
赵春花也拿起手帕抹泪,哽咽道:“娘,您别说了。妹妹她之前骂您,打您一定是有苦衷的。”
人群里一片哗然。谁能想到来观音殿拜一拜,还能碰到一出母慈女不孝的好戏。
三娘抿着唇,看着眼前这对母女,眼神里一丝光都没有,却什么都没说。只静静看着她俩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