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正月开播的麻烦
春节前后的节日多,用场景空镜做的新媒体“节气海报”,陆续在“电视剧《西川一梦》官方微博”发了十几张。这些小物料没什么大用,但还都得做,每次审图于玥都是一稿过。
但物料如果涉及到艺人,审核和发布,就会比较麻烦了。
提前准备好的新春祝福视频,是在剧组带妆拍的,专门做了接力效果,安排好了各家的发布时间。
本来计划是从男主赵青亚开始,到女主江琴、男二佟冰……结果佟冰家自己准备了给粉丝的祝福视频,经纪人一直卡死,说不想一天发太多,原本除夕白天接力的视频,硬被他单独调到了二十九晚上。
佟冰还算半个新人,没有独立工作室,签在上海的一家传媒公司。
他们公司老板是上海人,以前做医美的,后来自己投资了传媒公司,专门干艺人经纪。合伙人老于主管业务,底下有两个大经纪,分管演员和爱豆。
其中管演员的这个经纪人极其难沟通,之前物料都是跟她们公司的宣传对接的,经纪人几乎没管过事,现在眼看要开播了,她们却开始明里暗里不配合。
刚开始于玥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去年佟冰拍了一部很有爆像的s+年代剧,导演和主演都是有口皆碑的实力派,讲述一大家子三代人几十年的故事。佟冰是里面第二代的男主,跟另一个小花有感情线。
经纪公司觉得今年这部剧如果播了,佟冰就该爆了,所以现在对别的项目,都不太瞧得上眼。
这圈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势利眼,于玥也没说啥,工作安排还是照常同步,但尽量减少了需要他们配合的内容。
“当时毕竟是找他来救场的,随他们意吧,看不上就不带他了。”刘宇哲私下也跟她说。
正月初二、正月初四都发了两轮预告片和海报,因为定档到开播的周期短,开播前的所有内容都挤在了这几天。
发稿的媒体都是提前联系好的,编辑们春节也都加班,kol、up主就更不用说了,推广费用水涨船高,巴不得天天都上班。
夏寻让李佳佳带团队来帮忙,但于玥还是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年三十晚上歇了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一直在各个群里确认、对接。尤其艺人群,都是每个艺人单独拉一个群,单就一个物料,都得同步十好几遍。演员副导演和一些配角还来要剧照,又不能一下子都给,还得解释好半天。
翻到配角剧组的时候,看见了几张布布的照片,她就捎带手发给了他。布布知道她现在肯定很忙,只礼貌地说了:“谢谢,年后回来有时间一起吃饭。”
除此之外,每天发的剧情cut、剧照、预告片的所有文案,也都需要在发布前再次检查,避免出现问题。直到开播后,这些琐碎的事情才慢慢消停下来。
于玥躺在沙发上,腿上放着电脑,边吃水果、边回消息、边看各个平台的话题数据。
第一天的网络数据不算特别好,但因为春节的假期属性,收视率还不错,第二集就破了2%。到第二、第三天,剧情上来了,站内热度也直线上升,一直稳稳占据热播榜、飙升榜第一位。
这几年纯古装剧太少了,武侠剧也式微,论坛上的反响极其热烈,不管是画面、造型、选角还是打戏,都是一致好评。
刚开始口碑团队准备了很多弹幕进行投放,结果3天播下来,自然热度一路走高,弹幕数量和内容都超乎预料,后台只投放了两天,就没有再追加了。
佟冰当时定妆比较匆忙,前面几集正好是前期补拍的,妆造有点奇怪,经纪人特意找过来,让把“丑”、“头大”几个负面词加进了弹幕屏蔽词里。
开播前,独播平台对《西川一梦》并没太重视,就正常安排了一个项目组进行对接,宣传几乎没怎么管。结果播到第四天,平台领导就开始在宣传群里提建议了。
他们提了一些效果微乎其微但操作比较麻烦的意见,于玥委婉地回绝了两次,都被打了回来。她只好给刘宇哲发消息:“哲姐,这改起来好麻烦,怎么办啊?”
刘宇哲说:“别管他们,你干你的就行,正常发。”
于是于玥口头回复了一句“嗯嗯”,但压根没改。后来东西发出去,也没人提起,就这么过去了。
同一天,论坛上的剧集评分也开分了,早上还是8.2,到晚上就涨了0.2,成了8.4。
首周播完,整个人物故事线铺开,观众的追剧热情被点燃,网络热度和收视率双双走高。除了官方每天固定投放的几个热搜话题词,一些剧情词条、角色词条、演员片场互动词条,也都被自然热度冲上了热搜,娱乐榜每天至少有四个话题同时在榜。
官方的全平台账号一周涨了近百万粉丝,赵青亚、江琴都接到了短视频平台官方的合作邀请,加上佟冰和其他两个女演员,一起做了单场的线上直播聊剧,观看人数突破了300万。
发行部之前一直在推进一点五轮和二轮版权出售,现在剧热度和口碑都上来了,一下子变成了几家卫视争抢二轮、三轮的播出权。
曹州和几个领导轮流在项目群里连发大红包,于玥盯着抢了几次,前前后后抢到了700多块钱。
热度高当然是好事,一方面不需要输出太多的内容,自然热度能够带来更多创意点;另一方面无论是制作公司还是宣传团队,都因此有了业内口碑,说出去就是一面金字招牌。
但也不是没有坏处,比如以前项目的每日舆情和数据汇总,整理起来只需要一小时,《西川》需要两到三小时,几个人一起弄,都得弄到半夜两三点。
不仅宣传群里的各种项目供应商,通过于玥的群名片找过来,想谈合作,还有些演员加她投资料,说想签公司、上戏。
于玥拒绝了好友申请,有些还是锲而不舍,一而再再而三来打扰。她只好回一句:“没这业务。”然后顺手拉黑了。
整个春节期间,她只跟爸妈出去吃过一顿饭、看过一场电影,亲戚们有的来家里串门,还要揶揄她两句:“诶呀,玥玥现在厉害的,连人也不出来见了。”
好在这种话她压根不会放在心里,耳朵都不过,直接就忽略了。
爸妈看她这么忙,也是有些心疼,但说出来的话还是老一套,她也懒得搭理,只当没听见,敷衍两句就算过去了。
---
正月十六,于玥买了票回北京。
公司是正月十二周一开始上班的,但那几天,《西川》正好播到男女主初次分别的重点剧情,刘宇哲就让她晚两天不那么忙的时候再回来。
因为开头很顺利,后面的剧情也是严格按照原著来的,没有自由发挥魔改,一直播到30多集,《西川》的评分都稳定在8.6-8.8,算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艺人的宣传配合度也很高,男女主就不用说了,就连一开始有点懈怠的佟冰的经纪人,都特别主动地配合剧方做话题、做活动,没有一点怨言。
大家一起发力,当然是要比剧方单独发力效果来得更好些的。
社交平台还对主演发出邀请,想让她们去做扫楼活动,虽然没啥实际意义,但于玥还是本着专业的工作态度,沟通了好半天,最后确认了佟冰在内的三个年轻演员,月底的时候带着去了。
男女主都过了在意粉丝的年纪,她们更在意的是口碑,新媒体约他们的访谈,都很难能约到。于玥前后帮俩人推了不下十个邀约,最后只能又把一些小演员推出去做人情。
赵青亚只答应了几家上宣的面采,集中约了一天周末,到月白来化妆、采访。夏寻和于玥都来陪着他录,但刘宇哲说当初项目开拍,是她亲自聊的赵青亚,于是也一起来了。
比起前年在剧组的时候,赵青亚明显意气风发了许多。他去年又拍了两部大戏,一部s级谍战剧,给20多岁的小鲜肉作配,另一部双男主警匪剧,今年暑期档打算上。
刘宇哲和夏寻趁化妆的功夫陪着他聊天,于玥就脱身出来,捧着电脑改东西。
发行部负责《西川》的同事叫卫筱,前两天跟于玥说要为q1报奖做准备,让乙方把需要的文字信息都预填好。刚刚宣传公司才把文档给过来,于玥逐字逐字看过去,有问题的地方就批注出来。
因为涉及到一些剧情内容,有不确定或者准确性待斟酌的,她就截图发给周正珂,让他帮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