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 边关基建指南 - 一叶霜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边关基建指南 >

第十九章

盛玉近日可谓是忙得分身乏术。

边关的建设看着好似步入了正轨,实则只是刚迈出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

水泥制造已经实现了程序化,这点不用她再担心,现在只需把第一批水泥队伍培养起来就是了。

水泥的用途甚广,如何合理安排利用水泥也是目前的要紧事之一。

有句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目前边关暂未和别的城都通商,但闭关锁城绝不是盛玉的本意,未来大开城门是不可避免之事,到时边关城内坑坑洼洼的道路便成了第一只拦路虎。

就算只谈眼下,也得赶紧将道路修补平整,才有利于各种材料的运输。

再者,虽然目前边关的天气已经在逐渐转暖,但她也得未雨绸缪,先将暖炕建起来。

边关地处西北,冬日降临得早,气候极为严寒,据她所知,去年冻死的百姓便不下百人。

若是有了暖炕,有了蜂窝煤,那这个数字将会直线降低,渐趋为零。

第三,基于边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巩固城墙是重中之重。

以土法制造的水泥,耐酸碱腐蚀性能好,虽说早期强度低,但在高温养护下强度增长很快,一般只需2-3个月即可达到标准强度。

夷狄属于游牧民族,秋季是他们的强盛期,虽说现在暂时还没有入侵的苗头,可秋季一到,正是夷狄兵强马壮之时,盛玉不可不防。

最后便是重建房屋了。

既然要推倒重建,不如现在就按功能分区将边关城大致划分好格局。

从边关城门进来,马路四通八达,以纵向的官道为界,大致可分为东街、西街两个区域。

东街作为工厂分布地,目前已建有砖厂、水泥厂,另还有大片空地,盛玉的想法有很多,造纸、染布、做调味料……待以后发展起来格局分布可能还得重新调整划分,但东街作为工厂总处的地位功能不会改变。

西街现今已建有大型食堂,在以前整条街也是边关的娱乐场所所在地,对此盛玉不会做太多改动。

只是商铺的规划还需再做考虑。

因夷狄入侵一事,边关与其他城都的商业往来陷入停滞,现今城内百废待兴,尚未拥有通商的资本。

但这却并不妨碍盛玉以个人的身份将边关的各种货物销往凉城等地。

第一种货物便是土豆。

土豆是盛玉在游戏商城中购买量最大的成品,现在边关的田地中也专门划分了一大片土豆田,未来土豆的产量将会十分可观。

盛玉打算将土豆作为边关的标志性商品,打开和其他城都的贸易窗口。

至于辣椒、孜然等物,在游戏商城中售价不低,就连盛玉也只是仅仅买了小部分成品。

若是以高价卖出,恐怕很少会有人买账;若是只稍微提价,其中利润过低,完全没有必要耗费人力物力将它作为单独商品出售。

待其作物在边关的土地上成熟,降低成本后方可再行考虑。

贸易之事目前皆是谢司在外处理,盛玉只负责统筹管理出售商品的种类以及调整定价等事。

谢迩谢司等人是谢景珩留给她的,只说有什么事儿要做直接吩咐他们就是了。

根据这些时日的观察,盛玉也发现同样以谢为姓的这几人在边关军中的地位很不一般。

谢义有职务,乃是一团之长,现在回到了军中,而谢迩谢杉几人,众士兵对他们的称呼却很模糊。

虽没有职位在身,但士兵们却对他们言听计从,谢迩等人地位很高,大概是谢景珩亲兵之类的身份。

现在正是用人之时,既然谢景珩这么说了,盛玉也不再客气。

谢迩聪明,盛玉直接把水泥厂交给了他管理;谢司有商业头脑,盛玉有预感他将会是自己往后成立商业帝国的一大助力;至于谢杉……

以盛玉前世二十来岁的年纪,实在没办法把他略显幼稚的挑衅放在心上,况且近日来可以看到他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

只是不知他是不好意思出现在她面前还是有别的理由,谢杉自请去了开拓荒地,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城一次。

谢家人中,谢卫国坐镇军中,叶怀兰也随他常驻关外,谢景珩倒隔三差五会回城一次。

只是他们倒好像真把边关城内的民政事务全权交给自己打理了。

叶怀兰偶尔来信一封,也只是交待她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其他事务则很少过问。

盛玉不相信只是因为谢卫国不擅长处理民政这一理由。

——即使他真的不会,作为一名大将军,谢卫国手下也不缺能为他效命的能人异士。

关于这个问题,盛玉想不通。

将毛笔放于桌上,盛玉伸出手揉了揉紧皱的眉心。

这些日子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她是真的有些累了。

一旁的枝儿见状,连忙走了过去,为她添了一杯热茶:“小姐,休息一会儿吧,别累着了。”

盛玉端起茶轻抿了一口,恰到好处的温度,也不知枝儿温了多久。

主仆俩近些时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说过话了。

盛玉不知为何突然起了一个念头,她看向枝儿:“枝儿,你觉得我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枝儿面上略有些惶恐:“这,枝儿不敢妄言老爷之事。”

“但说无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