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清风日报——
由清风书舍发行,版面内容包括且不限于:连载小说单章内容、朝城今日新闻事件、各地文人投稿、漫画单则……以及近日新开拓的广告招商板块。
相比其他书册,五钱一份的清风日报无疑物美价廉,且其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一经上市,很快就风靡全城,成为书舍中销量最高的单品。
识字的,每日痛苦且快乐地追着连载;不识字的,一则搞笑漫画也能逗得人哈哈直笑。
文人们将目光重点放在文章投稿上,闺阁小姐们则期盼每一日的连载小说,官员们偶以新闻事件了解民生,小孩儿们痴迷于漫画里丰富多彩的形象……
清风日报的读者可谓囊括了男女老少各大阶层,说是全城百姓之中人手一份也不为过。
.
七月二十九日,晴。
街头的王大爷如往常一般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后,他便沿着巷子一路晃晃悠悠到达了目的地——槐花巷内的清风书舍。
时辰尚早,排队的人不多,王大爷很快就拿到了一份清风日报,这也是他每日前来清风书舍的目的所在。
日报拿在手上,他照例先浏览了一遍今日新闻:
震惊!近日偷鸡摸狗事件抓获真凶,此人竟是他!
太可怕了!赵员外屋内深夜传来惨叫,竟是因为这个事!
……
陡一看到标题,王大爷一双眼睛便睁得浑圆,待看完了后续,方才才一脸满足地盖上了报纸,回味半晌后,他这才又看向了其他板块。
《西游记》已经连载到了第三十五章回,不长的内容王大爷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文人投稿不是王大爷的喜好,他虽然识得几个字,但却不耐烦看那些文绉绉的东西;那则搞笑漫画倒是引得他笑出了声……
王大爷是清风日报的忠实读者,一个月的报纸看下来,他对上面的板块内容已经十分熟悉,看完今天的日报,王大爷心满意足地咂咂嘴,正打算收起来等待午饭后拿去街头榕树下与其他几个老头子辩论辩论,这时,他的视线下移,奇怪地“咦”了一声:
“——清风日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广告板块?”
刘商人是个商人,他最初买清风日报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每日新闻寻找商机,当然,偶尔看看连载小说与漫画充当生活的调剂品也不错。
悠哉悠哉打开小厮今日买回来的清风日报,刘商人半躺在软榻上,一只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不时伸向碗里的小水果,一边看一边吃,当真是不亦乐乎。
这时,他似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个恍惚,下巴从手掌滑落,“哎呦——”一声,差点在塌上跌了个狗吃屎。
来不及呼痛,刘商人赶紧麻溜地爬了起来,他一边穿鞋一边吩咐侍女:“去,给我在同福酒楼定个包间,我要宴请钱商人、马商人……”
“——清风日报怎么不声不响出了个广告版块,我得赶紧跟哥几个好好商讨商讨去!”
……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平民小院,女子闺阁……甚至,皇宫深院。
清风书舍出话本的频率并不高,清风日报出来以后,就更是难等到一本一本成册的话本了。好在日报上的连载小说内容也不差,质量比起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一天一章实在难等——可能这就是追连载的痛苦吧。
这种痛苦,即便是皇亲国戚也无法避免——
看完今日的《梦》最新章,长宁公主既满足又怅惘地叹了口气,满足的是终于等到了今日的内容,怅惘的则是又要陷入新一天的等待之中。
“哎——”
长宁公主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手中镜片框架上的流苏,状似无意般提起,“上次让你去查的事儿,可有结果了?”
座下有个侍卫模样的人跪在地上,闻言赶紧拱手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回公主,这家清风书舍似乎是与边关有些关系。”
“哦?边关?”
长宁公主长睫一垂,起了兴趣,“边关向来不是苦寒之地?怎的还有这种能人。”
那侍卫沉默了一会儿,回道:“自谢大将军接手边关后,那地儿就变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即使是我们的人,也难以进入。”
查到清风书舍和边关有关的消息,还是他们费尽了心力的结果,而且——他总有一种怀疑,那就是这个消息似乎是幕后之人故意放出来的,可是他们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坐在上位的长宁公主没有说话,地上跪着的侍卫额角却生出了一滴冷汗,此事办事不力属实是他们无能了。
好在长宁公主并未怪罪下来,只见她微微垂眸,看向桌上的清风日报,淡淡开口:“这家荷月布舍与清风书舍应是有些关系,你们继续调查。”
“三日后便是荷月布舍开业的日子,到时候本公主也亲自看看去。”
.
八月初一,晴。
槐花摇曳,爆竹声响,荷月书舍在人声鼎沸中热闹开业了。
商铺地址就在清风书舍旁,倒也不难找。
牌匾的材质与样式都与清风书舍一模一样,让人能一眼看出这两家商铺的关系。上书“荷月布舍”四个大字,字体工整舒展而不显死板,风格潇洒。
众人进了槐花巷以后,头一次没抬脚就径直往清风书舍走,而是脚步一拐,进了旁边的荷月布舍。
早有伙计等在门口,见到有客人上门,立马点头哈腰迎了上去。
“——请进,请进。”
“客人老板里面请。”
这殷勤的服务态度,一下就让本来打算随便看看的客人们舒服起来,再一看隔壁的清风书舍——
哼,这态度才是伙计应该有的嘛,哪像隔壁的崔老板,冷冷淡淡的,饶是他们怎么哀求都不愿意多卖几份花纹纸给他们!
客人们噘嘴冷哼一声,抬脚进了荷月布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