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与简以想象中一样,林景时沉稳果决,清晰明了地同她谈合作。
关于行业内最新的智能制造项目。
众多企业想接,又迫于没有庞大的研发团队,或者像傅氏那样,项目太多且研发人员大多在业内已是小有名气,对名望的渴求度不高。
而简氏不同,简以看过研发中心每位工程师的简历,并仔细观察过他们的工作状态——
除去项目经理,平均年龄低于30岁的研发团队。有个性、有冲劲、心气高,想挣钱,亦想挣名。
外公在时,对研发团队花费不少心血,将项目组灵巧划分,并设置了体系完善的薪酬奖励制度,才让越来越多年轻工程师选择加入简氏。
但近两年,研发人员离职率明显上升,简以通过数据分析过离职工程师的效能,发现离职的大多是效能处于团队平均水平以上的工程师。
也就是说,如今的研发中心,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管理者要负全责。
近几年简氏接的项目,大多求稳而非寻求突破,对于研发型企业来说,短期内看不出什么,但长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就工程师职业发展来说,没有突破,便容易他人被取代。但凡对自己有要求的工程师,不会任由自己混过职业黄金期,所以必然会离开。
接新项目,风险大,回报率不明晰。简立凯毫无远见,向来只看眼前的利益。如此下去,研发中心岌岌可危。
林景时做了充足准备,知道目前简以最需要什么,才会绕过简立凯这个总经理直接来找她。
的确如此,要想让研发人员信服,接下有挑战的大项目是简以最好的证明。
而林景时也是凭这一点,跟简以谈利润点的分配问题,以此获得更多利益。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针见血的商人,精明又利落。
简以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到了下班时分,她接下项目说明书,客气地将林景时送下楼,并约好下次碰面的时间。
自动门合上,车轮偏转,缓缓驶去。简以抬手揉了揉眉心,转身欲进门时余光瞥见不远处熟悉的商务车,脚步倏然定住。
他是什么时候来的?
许是察觉到她的目光,商务车后车窗缓缓降下。简以眨了下眼,抿唇迈步走过去。
“你怎么过来了?”
“谈好了?”
几乎是异口同声。
“嗯。”
简以点头,抬手看向腕表,略疑惑:“到时间了么?等我一下,我去办公室拿包。”
说完转身就要跑。
个性使然,她不喜欢也不习惯让人等。
“简以。”
清冷声音随风送至耳畔,简以顿住脚步,回身。傅听岘的视线下移,落在她的高跟鞋上:“别跑,走慢点。”
心口好似被挠了下,指尖微蜷,简以眸光闪烁,小声说知道了。
整理好文件和电脑下楼,坐上商务车,两人先去换了衣服,再往酒店赶。合作方孙女的满月宴,纯中式的酒席,喜气融融,简以一身平裁旗袍,梨花似雪,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优雅。
合作方王总到门口迎接,年过半百的男人诚惶诚恐,作为傅氏集团的一个小合作方,发请帖是出于礼貌,他根本没想到傅总会应邀,还带着太太一起出席!
难道是合作项目有什么问题?
傅总是在点他?
然而将两人迎进门,直到落座,除了道贺,傅听岘完全没有要提公事的意思。王总松口气,面上的笑亦深了几分——
傅氏对他们王家如此高看,实属荣幸。
酒席临近结束,王总带着儿子儿媳过来,笑吟吟地开口邀请:“傅总,不知是否方便和我们合影一张?”
傅听岘没答应也没拒绝,偏头看向身侧一晚上没怎么说过话的人。
王总极有眼力,见状立刻会意,立马朝向简以:“傅太太,您看是不是方便?”
简以觉得一天24小时实在不够用,连坐车吃饭时脑子也不停歇,想工作、思考项目可行度。所以在听见有人唤她时,她茫然抬眸,没听清对方说了什么。
王总笑着重复一遍。
拍照而已,简以没多想,点点头:“可以啊。”
于是,夫妻俩随王家人一同来到布景前,站在主人公的右侧。摄影师就位,简以自然挽上傅听岘的胳膊,弯唇看向镜头。而她身侧的男人,目光始终注视着她。
拍完照,傅听岘小声同王总说话,麻烦他多洗一张合影,到时候寄到傅氏。
王总自然满口应好。
满月宴上孩童不少,两人并肩迈步准备回座时,两个小男孩捧着饮料追逐打闹,其中一人不慎被绊了下,往前摔去。好在旁边有大人眼明手快将人扶住,但小孩手里的饮料却因惯性向前扬潵——
简以没反应过来,傅听岘已经挡在她身前了。
那杯原本要泼到她身上的饮料,尽数潵到傅听岘的腰腹处。
一瞬间,周围人都慌了。
小男孩的家长感到,大声训斥,吓得孩子哇哇大哭。
简以急忙绕到傅听岘身前,抬手摸了摸湿哒哒的衬衫,余温传至掌心,她惊慌地攥住他的手,皱眉:“烫吗?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