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凤宫中点燃的蜡烛比平常多了一些,灯火通明。李律牵着皇后的手直接进了内殿,坐在了榻上,榻上矮茶几上的镀金香炉散发出阵阵幽香,让人闻了舒心又安神。
皇后接过侍女端上来的养生茶,双手奉上,“嫔妾让她们提前准备了百合红枣粥,陛下要吃一些吗?”
“不用了,现在不饿。”李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你们都退下吧,有皇后服侍就可以。”
侍女退下后,李律把手伸到了皇后面前,她抓着李律的手站了起来。“时辰不早了,陛下平日里处理政务操劳,该早些休息的。”她边说边帮李律整理衣物。
“朕去其他嫔妃那里,她们都要拉着朕聊天谈心。”李律拉过皇后的手让她在旁边坐下,“倒是你,自己夫君来了却催促着赶快休息。”
皇后听后露出和平日强势不相符的一抹羞涩笑容,从小在将军府长大的她性格率真果敢,十六岁嫁给景王做了王妃,王府规矩多,她却偏偏不管那些,要叫李律夫君,李律就由着她这么叫了下去。
自从李律登基,称呼不得不换成了陛下,她也收起自己的天性,努力做着母仪天下的皇后。刚刚那句夫君触碰到了她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原来那些他都记在心里。
“怎么了?”看到皇后有些发呆,李律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皇后抓起他的手握住,“这是嫔妾应该做的,不累。”
李律看着她眼神温柔如水,“之前在王府你总是会抱怨穿着太过繁复,今天侍女都退下了,朕帮你卸妆更衣。”他站起来走到皇后身后,轻柔地取下了发髻上的凤冠和银簪放到了梳妆匣里,松开了皇后的发髻。
他手法虽然略显生疏,但是却极其认真,及腰的长发铺到了榻上,李律把手穿过长发摩挲着,“皇后的长发如瀑,保养得甚好。”
“头发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陛下眼睛里有繁星,才会觉得一切事物都很美好。”皇后声音带笑,仿佛变回了那个不被规矩束缚的王妃。
李律用温水沾湿手帕,一点点地帮皇后擦拭掉脸上的妆容,精致妆容下是一张皓齿星眸的脸,“刚嫁入王府时,你也是如此未施粉黛的模样。”
“陛下还记得吗?”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手指捻了捻衣角,思索了很久开口道,“陛下,后宫该添一些新人了。”说完后,她微微低头,躲开了李律的目光,“后宫嫔妃太少,是嫔妾的失职。”
李律沉默了许久,久到皇后心中焦虑不安时,他看着眼前人,轻笑着用手掌揉了揉皇后的发顶,他的动作极轻极柔,好像动作稍微大一点就会碰坏她,“皇后安排就好。”
“好,到了初春时节,嫔妾便会安排。”皇后一直低着头,眼中闪过一瞬忧伤。
李律把她拥入怀中,“你本应该是在天空自由翱翔的灵雀,却因我困在了宫中,委屈你了。”他的声音很轻,轻到只有他们这么近的距离才能听到。
皇后摇了摇头,伸手攥住了李律的衣袖,“能在陛下身边,嫔妾很满足。”
李律把皇后的长发拢到耳后,“前几日进奉了一把玉梳,与你的秀发很是相配,朕明天让侍女送过来,”
褪下皇后搭在身上的长衫,放到一旁矮榻上,散落的长发配上正红色长裙说不出的娇艳。
皇后解下了李律腰间玉佩,脸颊染上了淡粉色红晕,抬眼间娇俏的模样,一如当初新婚之夜,大着胆子打量夫君的小姑娘。
李律牵起她的手走到了床边,此刻他们不是君王皇后,不是陛下嫔妾,是当年王府里青涩的景王王妃,也仅仅是李律陆云韶。
内殿里暖炉还在散发着暖意,烛光中,床边幔帐缓缓落下。
国家繁盛又无他国威胁,新年期间李律难得清闲,读书习字,做回了曾经王府的悠闲王爷。
霁月阁中李律正在品茶读书,暖炉中炭火烧得旺盛,阁中温暖如春。他半倚在榻上,长发随意束起,一部分垂下散落在耳边脖颈,眼睛完全被书中内容所吸引,看得专注又认真,纤长的手指翻动着书页发生细微的沙沙声。
侍女上前行礼,“陛下,要准备午膳吗?方才璇昭仪娘娘派侍女过来,说是准备了午膳,请陛下过去呢。”
李律目光在停留在书上,未曾抬头,“回璇昭仪,朕就不过去了,在这里用膳,简单准备一些就行。”
“是。”侍女福身退下。
香炉里的茉莉花香配合着室内的温度,晕染出一份倦懒。李律揉了揉眼睛,扭头看向窗外,在靠近窗子的地方,看到郁郁葱葱的一盆盆绿植。
“那些绿植是哪里来的?”李律声音带一些沙哑的困倦感。
“回陛下,是竹妃娘娘。”一个侍女上前,“竹妃娘娘说霁月阁常年都有阳光,适合种植草木,就搬了很多过来时常来养护修剪。”
“竹妃?”他又看了看那些绿植,“开春之后再去寻一些奇珍异草给竹妃送过去,她喜欢这些。”
“是。”侍女行礼,“陛下,午膳准备好了,要现在用吗?”
“嗯,放到矮茶几上就可以。”
侍女们把一盘盘精致的菜品端了上来,知道李律不喜铺张浪费,每一盘的分量都恰到好处。侍女把一盘桂花糖蒸栗粉糕放到离李律最近的位置,“陛下,这个是辰贵妃娘娘刚刚派侍女送过来的,说是辰贵妃娘娘亲手做的。”
李律合起书放到软榻上,用筷子夹起一块糕点放到了嘴里,他吃得不急不缓很是斯文,低头时长长的睫毛垂下在脸上晕出一片光影。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洒在他的身上,眼角的一抹笑意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柔和,与平时朝堂上威厉严谨之人相差甚远。
用过午膳后,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颈肩,阳光被飘来的一大片云层遮住,屋内瞬间暗淡下来,再没有先前的温暖舒适,李律拿起书,直接回了羲和殿。
新年在热闹的气氛落下帷幕,家家户户又回到了往常的日子里,大街小巷中响起了小商贩们的吆喝声。国家的长治久安生活富足,让百姓们放缓了节奏,不再忙忙碌碌每日醒来都要为生计发愁奔波,茶馆里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听到的闲情逸事。
“这次庙会你们去了没有?听说有大人物呢!”一个茶客说道。
另一个茶客接话道,“别提了,本来要去的,家里孩子哭着闹着要去城外看花灯会。”
“有什么大人物?快说说。”其他两个人催促道。
“听说是崇王和瑾王来庙会了,而且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般生疏。”茶客凑近些,神神秘秘的,仿佛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
“说话别断断续续的,快说快说!”
“你别急啊,我也是听隔壁家的小姑娘说的。”茶客喝了一口茶继续,“大年初一,两位亲王穿着便服出现的,小姑娘说两个人的样貌很是出众又气质不凡,引来很多人驻足。不过两位亲王倒是对那些目光毫不在乎,庙会逛得很是惬意。”
另一个茶客紧接着反驳道,“这也不能说明就是亲王?贵族人家也有可能啊。”
“你听我说完啊!两位王爷离开庙会后,有人看到他们的马车往东城那个方向走的,贵族人家怎么可能会住到那边,那边可都是皇亲国戚才能进去的。走的还是东城往左的方向,那边的不就是崇王府和瑾王府。”
“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亲王怎么也跑到寻常百姓的庙会上来了。”
“肯定是来图个新鲜的,他们这些王爷平时闲得没事,不是就喜欢这些嘛,我听说淳王府里很还搬进去了很多新奇玩意。”
“他们这些王爷啊,天天就知道寻欢作乐。”
这时茶馆又来了很多茶客,他们的谈话被掩盖在了“小二上茶!”的呼喊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