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三十章

碎裂声惊醒了走神的温嬷嬷,她回过神来后,立马跪在地上请罪,“老奴失礼了,惊吓到了娘娘。”

“无妨。”安婕妤还是笑着的,她伸手扶起了温嬷嬷,“嬷嬷小心,不要被碎片伤到。”说完她微微点了下头,带着侍女离开了。

看到安婕妤走远,碧儿上前扶住了温嬷嬷,“嬷嬷没事吧?方才吓得我话都不敢说了。”她用手拍了拍胸口,在王府服侍多年,规矩自然牢记于心,却唯独缺乏应对能力。

好在舒才人甚少出门,避免了很多麻烦,事情也大多都由温嬷嬷处理,不用太过费心。可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是着实把她吓得不轻。

凌砚唤来在院中打扫的侍从,将瓷器碎片收拾干净,她性子沉着冷静,正好与碧儿互补,“碧儿,这件事不要说给娘娘听,免得惹娘娘烦心。”

“胆子这么小,你这样如何为娘娘分忧解难。”温嬷嬷心绪平稳后,又对着碧儿说教了起来,她对舒才人这位贴身侍女很是不满意,奈何舒才人信任,也不好说得太多。她看向碧儿,压低声音问道,“方才来的是哪位娘娘?”

“是安婕妤娘娘。”碧儿低头恭敬地答复道,“送来了桂花蜜,说是娘娘亲自酿制的,各宫都有。”

温嬷嬷看到碧儿手中的罐子,接过来打开闻了闻,“我这出去还不到半个时辰,怎么安婕妤娘娘就走了?”见碧儿欲言又止的模样,她便心中了然,“你们平日里也要多劝解娘娘,与其他嫔妃多走动,闭门不出并不能置身事外,想在后宫平稳还是要有所依靠。”

“娘娘的脾气我们哪里劝得动,娘娘从小就有主见,不想做的事谁都不能勉强,这能同意和亲已是实属不易。”凌砚从温嬷嬷手中接过桂花蜜,表情中很是无奈,“嬷嬷您没事吧?”

“没事,只是安婕妤娘娘很像我认识的一位老友,一时走神了。”温嬷嬷语气温和,她是十分喜欢凌砚,主子身边就要有这样能时刻排忧解难的侍女。

碧儿一脸好奇地凑过来,刚想问出到嘴边的话,对上温嬷嬷凌厉的目光后,赶紧闭了嘴。

瞪了眼不懂事的碧儿,温嬷嬷迈进了西旻宫,“有打听消息的功夫,还不如想想该如何服侍好娘娘。”

另一边,出了西旻宫的拐角处,安婕妤侧头看着温嬷嬷的背影,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宫外燕王府,李筠正在书房继续上次未完成的山水画,书画是他最喜欢的,也下了苦功夫。燕王妃同姐妹去了山上赏枫叶,晚膳前才会回来,他便自己留在了王府。

到了秋风瑟瑟的季节,李筠不爱游山玩水,就干脆待在书房里,消磨时光。

他与衡王李泽同是敬贵妃所生,敬贵妃很得先帝宠爱,二皇子李泽也曾是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竞争者。敬贵妃机关算尽地想要推李泽上位,奈何李泽性格狂妄又学识浅薄,终究没能入了先帝的眼。

即便如此,敬贵妃还是在后宫风光无限,又生了五公主七皇子,这七皇子便是李筠。

午后时分,李筠终于肯走出书房去院内晒晒太阳,他看似随和,却也是个规矩多的。府中下人都是敬贵妃精挑细选出来的,还把贴身侍女春意送来打理府中事宜,无人敢不恭敬。

院内还有燕王妃走前放在长廊边的一盆木槿花,在阳光下盛开着淡粉色的花朵,只是天气转凉,花朵似乎比之前少了些。李筠走过去把花盆端了起来,眉眼间带着笑意,就连看着木槿花的眼神都异常的温柔。

他把花盆递给了身后的侍女,“降温了,把花放到室内吧,小心照看着。”

侍女小心翼翼地将木槿花抱在怀中,转身去了花房,刚走没几步,恭敬地行了礼,“淳王。”

李筠闻言转过头,见李念向着他在的方向往里走,还挥了挥手打了招呼。他赶忙迎了上去,“五哥怎么有兴致到我这里来了?”

“这不是端午节宫中相聚后,一直都抽不出空再见,又不敢贸然过来,怕打扰到你们夫妻恩爱。”李念边说着,边对院内看着他的侍女眨了眨眼睛,“这不正好趁着燕王妃出门游玩,过来看看燕王府有何变化。”

“这能有什么变化?难不成我娶个妻还要把王府重建不成。”嘴上这么说着,可李筠的眼神里却是带着柔情蜜意,燕王府虽未整修,但里面的一草一木,甚至小到一个摆件,都是燕王妃亲自打理的。

“啧,知道你疼爱夫人,在我面前就不能稍微收敛点。”李念瞥了一眼,自己向殿内走去。

“五哥你是来拿我寻开心的吗?”李筠跟着走了过去,吩咐正殿门口的侍女上茶。

李念进了殿内,里面的摆设倒是让他忍不住惊叹,“这有了夫人就是不一样,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让人觉得羡慕得很。”

“五哥你也赶快娶个王妃,收收心吧。”李筠坐在了李念对面,屏退了殿内的侍女,“我外祖父门生的女儿,今年十七岁,相貌学识都是一等一的,不知五哥...”

“打住,没兴趣。”李念出言打断了李筠还未说完的话,“你怎么和陛下一样,都喜欢做媒。”说完他抬头看了眼李筠的反应。

“陛下?”李筠脸上一片茫然,他温和与人交好,但从不主动与人过多接触,府门一关不问世事,自然也就不知道宫内的事情。

“几个月前,陛下召我进宫,让我娶礼部尚书嫡女为淳王妃,我拒绝了。”看着茶壶中的茶水泡得差不多了,李念倒了两杯茶,一杯推到了李筠面前,“陛下还因此,让我在王府闭门思过了半个月。”

“从小陛下与五哥从未有过交流,五哥的婚事连父皇都不曾插手了,陛下何必如此。”李筠语气很平淡,与他无关的事情他向来如此,从不会说得过多。

“没准是为了拉拢人心,才把我推出去的。”李念把手放在桌面上,难得的坐姿端正起来,他看向李筠,“倒是七弟,你小时候还为陛下求过情。”

李筠低下头躲开李念的视线,“不过看到皇兄们欺负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不忍心罢了,后来陛下和我道过谢,这件事也就算是翻过了。”

“这么说来,你们相处的也还算不错。”李念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好茶。”

李筠轻轻弯了下嘴角,只是这笑意达不到眼底,“在五哥的标准里,如此就是关系不错的话,那我们便是感情深厚了。”

“至少没有交恶不是,何必这么较真嘛。”李念挑了下眉,适时地转移话题,“舅舅最近的生意如何?”

李念口中之人是李筠的三舅郭谦,郭谦经商,且有通关文牒,经常往来于边境与各国之间,与各国商人通商。因此会拿到许多新奇玩意,这正是他喜欢的,郭谦每次回来都会带些东西去淳王府,他也就随着李筠喊了舅舅。

敬贵妃母家显赫,李筠外祖父是沐国太尉,位高权重,虽先帝在位时就以年岁过大为由,辞官回家颐养天年,但余威还在。加之郭家女儿不是后宫嫔妃,便是嫁于亲王,男子多数在朝为官,郭家势力反倒强盛起来,每逢重大节日上门拜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挺好的,劳烦五哥还惦念着。”李筠把一盘荷花酥放到李念面前,“下月初舅舅会去瑞国通商,大概半年的时间,等舅舅回来,我会派人去府上通知五哥。”

“那我就提前谢过舅舅了。”李念拿起块荷花酥,“不过我倒是好奇得很,舅舅经常去其他国家通商,是否会听闻一些奇闻逸事?”

李筠听后抬眼看向李念,而后又移开了目光,“五哥你知道我是不爱打听之人,这些自然不曾听说过,而且舅舅生意上的事情,我也不好多问。”说完他站起身,“我还要去玉宣楼帮夫人取回定制的首饰,就不多留五哥了。”

“好,那我就等你的消息了。”李念识趣地站起身往外走,院内的阳光促使他眯起了眼睛,“这国家安定真好啊。”

走在身边的李筠并未接话,只是转身回了书房,淡漠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心思。

燕王府外停着一辆马车,是接李念回淳王府的,李念掀开帘子,抬腿上了马车。刚坐好就发起了牢骚,“你下次别再让我做这种事情了,这老七看着温温和和的,实际心思沉稳得很,不想谈及的话题就和你绕来绕去,真是心累。”

“居然还有会让淳王头疼的人。”叶敬卿忍不住笑出了声,“思来想去,让旁人来我还不放心,淳王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找不出比你更适合的人选了。”

“得了吧你,也不知你这是真的夸我,还是拐着弯讽刺我。”李念没好气地怼了回去,“燕王府这一趟算是白跑了,什么话都套不出来,还被人关门送客了。”

“辛苦淳王了。”叶敬卿赶忙说起了好话,“我们这次的目的并不是打探消息,是要看看燕王的态度。”

李念不顾形象的整个人倚靠在车与上,“老七与封签之事的关联性基本可以排除,他从小就对任何事不闻不问,或者说是装作不知道,他的性子是不会去谋划如此大的阴谋的。而且他如愿娶了表妹郭沁,郭沁又刚刚有了身孕,他比谁都更希望沐国安定平稳。”

“没错。”叶敬卿扔给李念一个靠垫,“郭家的势力是依附在沐国之上的,沐国倒了郭家也就失去了根基,得不偿失。通敌叛国是死罪,郭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