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厉国与沐国交往甚少,两国相距不远又国力相当,晟帝在位时屡有冲突,后沐国派婧岚公主去厉国和亲,两国缔结了和平盟约,才平息了多年战乱。
加之晟帝违反约定攻打瑞国,掠夺矿产资源使沐国国力大增,厉国失去了抗衡的实力,也就与沐国不再有往来。每年婧岚公主都会寄来几封书信,将两国微弱的关系联系起来。
时过境迁,沐国已经历两代君主,皇权交到了李律手中。厉国也刚刚经历了皇权更迭,年轻的太子继位,细细算来,厉国太后正是当年和亲的婧岚公主,李律的亲姑姑。
撕开书信,里面只有一页信纸,写了婧岚公主对沐国的思念,以及厉国新帝亲和有礼,深受婧岚公主熏陶,对沐国抱有好感,愿重归旧好。故会在新年后,派使节正式拜访,提前书信通知,以表诚意。
李律把书信收好,冷笑了一声,“两国之间何时有了旧好?”
过了腊月就将进入了新的一年,沐和五十八年腊月二十。
街市上开始热闹起来,商贩们支起了年货摊子,人们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做着准备。近来未有太多事务,李律难得的提前封笔,让辛劳了整年的文武百官过个好年。
午后光华殿,李律斜靠在软榻上,殿内暖炉散发的阵阵暖流让他有些昏昏欲睡。他眯起眼睛,刚要睡着时,侍女在殿门外禀报,“陛下,皇后娘娘请您去金凤宫,素尘宫出事了。”
“朕随后就到。”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李律坐起身快步走出了内殿,侍女拿着大氅小跑着才追上。皇后料理后宫事务向来妥当,既然派人来请了,必定不是小事,安婕妤的身孕还不满三月,最是危险。
金凤宫里,安婕妤和玉婕妤也在,地上还跪着两个人,李律直接走到了皇后身边,皇后帮他将大氅解下,从侍女手中端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李律在座椅还未坐稳,安婕妤就跪到了地上,“请陛下为嫔妾做主。”说着还拿起手帕捂在了嘴上,看起来委屈极了。
“胡闹,地上冰冷,你有身孕,怎能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李律皱起了眉,“还等什么,把娘娘扶起来。”
青玉起身扶起了安婕妤后,又跪到了地上,“陛下,奴婢是安婕妤娘娘的贴身侍女青玉,今日娘娘的燕窝红枣甜汤中加了山楂,这山楂有破气散瘀的作用,有孕之人多食会有滑胎的风险,郑太医再三叮嘱不可食用。”
“素尘宫的膳食都是御膳房准备的,怎会出如此大的差错?”李律声音冰冷,目光停留在跪着的两个人身上。
“回陛下,属下是御膳房副庖长陈嘉,负责宫中膳食已有二十余年,不会出此等差错的。”回话的是一个有些敦厚的中年男子,他声音沉稳,脸上毫无惊慌之意。
“那你的意思是,娘娘陷害你了?你一个小小的副庖长,娘娘陷害你能有什么好处?”青玉干脆利落地反驳了回去,“若不是娘娘午膳时觉得甜汤颜色与以往不同,没有吃下,你知道后果是什么吗?娘娘就算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也不会拿皇家血脉开玩笑,还请陛下明察,还娘娘一个公道。”
“这燕窝红枣甜汤中可有山楂?”李律没有理会青玉的话里有话,直接询问起了陈嘉。
“回陛下,按照流传下来的方子,是没有山楂的。”陈嘉侧头看了眼坐在另一边的玉婕妤,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玉婕妤见状站起身,“陛下,嫔妾向来喜欢燕窝红枣甜汤,也经常会让御膳房准备,但嫔妾不喜甜,所以会特别嘱咐在甜汤中加入一些山楂。”见李律面色阴沉,她赶忙跪下,“嫔妾今日也让御膳房准备了燕窝红枣甜汤,送到素尘宫的怕不是...嫔妾的那一碗。”
“这件事与姐姐无关,请陛下不要牵连姐姐。”安婕妤的脸上满是歉意,“是嫔妾听说有孕应多吃燕窝红枣,近日才开始喝的,天气冷,嫔妾就不曾出门了,玉姐姐定是不会知晓这些的。”说完便低下了头,再抬头时脸上挂了一颗泪珠。
“妹妹要以身子为重,万不可太过忧心。”看着李律越来越难看的脸色,皇后出言缓和了一下气氛,“听闻妹妹还未用午膳,本宫刚刚吩咐后厨准备了枸杞山药粥,清淡温和。”
“多谢皇后娘娘。”安婕妤俯身微微行礼,接过了侍女端上来的羹碗,喝了一小口。
皇后居高临下地看向跪在地上的青玉,“是如何断定甜汤里加的是山楂?”
“回皇后娘娘,是奴婢去请了郑太医,郑太医检查后给出的答复。”青玉抬起头,“皇后娘娘可以召郑太医来问话,奴婢所言句句属实。”
“御膳房做事向来严谨,怎会将两份燕窝红枣甜汤弄错?”皇后盯着跪了很久一言不发的之人,“今日的膳食可是你送过去的?”
“奴...奴才是御膳房厨役,负责将做好的膳食送去素尘宫。”回话的是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整个人跪趴在地上,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阵仗,瘦弱的身体不停地在颤抖。
“两碗燕窝红枣甜汤是你装进食盒的吗?”皇后仔仔细细地观察着厨役,“实话实说,不可有欺瞒。”
“是奴才装进去的,当时陈副庖长特意叮嘱两份原料不同,切不可弄混,奴才进入御膳房也有大半年,不...不敢犯这样的错误。”厨役的声音哆哆嗦嗦的,“午膳时奴才刚把两份燕窝红枣甜汤装好,青玉姑娘就过来了。”
“皇后娘娘。”青玉见势把话接了过来,“冬天寒冷,安婕妤娘娘体恤厨役每日各宫奔忙,时常会派侍女去御膳房亲自取回膳食,今日便是奴婢去取的甜汤。”
“本宫没问话的时候,不可多言。”皇后目光在青玉身上流连,语气严肃,“所以这问题就出在装进食盒的时候。”
“食盒上都标有各宫的名字。”厨役抬起头,眼神中全然都是惊恐,“奴才...”
安婕妤把羹碗放到桌子上,“嫔妾觉得,这可能是一场误会,食盒外表都是一样的,如若装错也是难免,青玉失手拿错也不是没有可能。”她声音软糯,眼中还含着泪水,“既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嫔妾不想深究了,就当是为肚子里的孩子多积攒些福分。”
“妹妹识大体。”皇后看了眼只喝了几口的枸杞山药粥,“还是要多吃些的。”
“娘娘这里的膳食味道是极好的,只是...”安婕妤眼睛看向了别处,“自从有孕,就时常怀念家中厨娘的手艺,虽比不上宫内,却是嫔妾从小吃到大的,也就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你是想家了吧。”沉默许久的李律开口道,“让安国公从府中派一位厨娘进宫,负责你的每日饮食。”
“既然娘娘为你们求情。”李律停顿了一下,“陈副庖长对手下人监管不力,罚一年俸禄,把厨役拉去刑房打三十大板,长长记性。”
厨役哆哆嗦嗦的几乎跪不住,不知是该庆幸捡回一条命,还是该害怕随之而来的责罚。求饶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就被两个侍从架着胳膊拖了出去。
跪着的玉婕妤显然被吓到了,她身子不稳跪坐到地上,惊恐地抬起头看向李律。
“御膳房里的膳食种类繁多,玉婕妤也该换着吃了。”李律站起身,“朕去看看公主,你们都退下吧,别扰了皇后清静。”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进了内殿,皇后没再说什么,跟在了他身后。
金凤宫内殿,公主刚刚睡醒,看到李律进来,大眼睛眨了眨,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李律笑着从乳娘手中接过了公主,坐到了软榻上,公主比刚出生时长大了不少,眼睛盯着他腰间的玉佩。他笑着取下了玉佩,在公主眼前晃了晃。
“予知像你,很是聪慧。”李律满眼温柔,抱着公主轻轻摇着。
皇后笑着拉着公主的小手,“这件事陛下真的认为...”
“有些事情没必要说得太过明白,安婕妤无非想要安心感,给她便是。”李律打断了皇后的话,“这后宫之事你要多费心了,嫔妃多了是非也就多了。”
腊月二十八,芙湘街两边商铺高挂起了大红灯笼,街头巷尾满是人们采购年货的身影,但和旁边的长安街比起来,没有拥挤在一起贩卖年货的小商小贩的吆喝声,终归是缺少了一些年味。
在芙湘街正中间,是名为福暖阁的酒馆,虽说是酒馆,建造的倒是相当的气派。福暖阁共有三层,从外部装饰来看可谓贵气十足,却也不像沐国特色,带着色彩鲜明的异域风格,这要归功于酒馆老板娘亚琦,这是她在储国的名字,在这里人们都叫她姚夫人。
福暖阁门前,有两辆马车停下,掀开帘子,走下了两个身影。
“你确定要进去吗?从外面看起来是不错,但我总是觉得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叶敬卿抬头看着福暖阁的牌匾说道。
“当然要进去了,辛劳一年了,自然要去好好犒赏一下自己。”李念笑得很是真诚,“今日本王请客,不要同我客气。”
“我还是觉得...”叶敬卿还是有些犹豫,只是话未说完,就被李念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