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零九章

李念摇着折扇,跟随在陶若寒身旁,一直闭口不言。在陶若寒长舒口气,以为他终于不作妖的时候,开口道,“陶尚书,我们接下来去哪里?月昭容娘娘在流霞宫,此时去葭月宫未免太过失礼,本王觉得,去素尘宫最为合适。”

冷哼了一声,陶若寒未作回应,只是带着人往素尘宫的方向去了。他一把年纪,不服气听命于年纪轻轻的亲王差遣,可淳王说得又在理,无法反驳。

陶若寒心中念了句失算了,怎么就慢了一步,让淳王先把话说了。

把折扇举到头顶挡住阳光,李念皮肤白皙,太阳底下晒了会,就泛红发热。在一旁服侍的侍从,见状上前拿过他手中的折扇,小碎步地跟在身旁,遮挡阳光。

“天气炎热,淳王若是身子不适,不如先回王府歇息,臣会派人将今日的情况传达到府上。”陶若寒瞥了眼李念,在心中鄙夷不屑,果然是娇生惯养的王爷,难堪大用。

见此举着实恶心到了陶若寒后,李念勾起唇角,从侍从手中拿回折扇,又在有规律的摇着,“陶尚书何出此言,若是本王做错了何事,还请陶尚书明示。陛下的命令本王岂敢违抗,惹陛下恼怒了,牵连了陶尚书,本王也是于心不忍的。”

不想同李念多费口舌,陶若寒没再接话,而是加快了脚步,前往素尘宫。素尘宫离流霞宫较远,走了一段路才到。

素尘宫内,安昭媛正在内殿哄二皇子入睡,天气越发炎热了,二皇子怕热,总是睡不安稳。她口中轻哼语调,手上摇着团扇,见二皇子睡得香甜,目光温柔。

听到侍从禀报后,安昭媛面色平静,她把团扇递给乳娘,起身带着青玉去了正殿。

“上茶。”安昭媛与陶若寒客套了几句,面上一直带着和善的笑容。她并未出言为难,很是配合刑部搜查。

陶若寒同安国公是故交,有了这一层关系,他秉公办事的语气也柔和了些许。

看着殿内一片祥和,李念站在殿门旁,折扇扔给了身后的侍从,他目光停留在院内的一棵树上,面上看不出情绪。外祖父与安国公只是点头之交,他也同样,关系疏远,或者直白点说,就是不熟。

目光从树上移开,李念看到了放在殿内的鱼缸,他来了兴致,迈步走了过去。

鱼缸里养了几条金鱼,金鱼以白色为主,从头至身子再到尾部,延伸了一抹红,好看极了。

李念伸手在鱼缸上晃了晃,抬眼见安昭媛看向他这边,“娘娘好雅兴。”

“不过养来打发时间罢了。”安昭媛唇边一直挂着浅笑,说起话来也是温温柔柔的,仿佛从不会大声讲话。

唇角勾唇一抹浅笑,李念没再接话,而是目光盯着鱼缸底部的鹅卵石,觉得好看极了。他在心中盘算,回了府上,定也要弄个一模一样的,二皇兄最是喜好这些,去衡王府要几条鱼也不是难事。

后退了几步,李念又退回了原先的位置,与门边等候的侍从闲聊起来。

刑部查过之后,陶若寒又与安昭媛客套了几句,言语中带着长辈的关心。而后带人离开了素尘宫,目光看向李念时,又多了几分忍耐。

打开手中折扇,动作潇洒倜傥,李念又很不会看眼色的,在陶若寒身旁开口道,“青盐宫就在不远处,不如顺便一起查了吧,这天气炎热,也可少跑点冤枉路。”

“等臣向陛下禀报时,一定会替淳王说几句好话,淳王深谋远虑体恤众臣,是我等楷模。”陶若寒一顿明褒暗讽后,转身去了青盐宫。

李念也不恼怒,见陶若寒平日里最是板着脸说话做事,如今被自己逼得频频失态,不免觉得可笑,心中畅快得很。

一行人到了青盐宫,倒是受到了不曾有的待遇,汐美人带着瑶儿出来迎接,很是把此事放在心中。她本就胆小,见来了许多刑部官员,未免被震慑住了,往后退了一步。

“不过来走个形式,娘娘莫怕。”李念开口语气温和,宫宴时他见过汐美人,一眼便看出她性子软弱,赶忙出言安抚。这虽说是奉旨办事,若是吓到了陛下的嫔妃,他可不想白白领一顿骂。

汐美人让侍女端茶倒水,刑部官员哪里受到过这等厚待,搜查时也都多了几分小心谨慎。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李念也不客套,直接坐在了座椅上。对待汐美人这样性子的人,你越是客套,她越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陶若寒看了眼逍遥自在,仿佛回了淳王府的李念,轻咳了一声以作提醒。见李念不为所动,也没再去管了,盘算该如何参与陛下。

瑶儿在一旁摇着团扇,给汐美人解暑降温,她耳垂上戴了一对红翡翠滴珠耳环,一看便是做工精细。此等名贵之物,李念一眼便认出了,百姓口中的风流王爷,又岂能是浪得虚名。

“你是娘娘的贴身侍女?”李念放下茶杯,目光看向瑶儿,眼中含着笑意。

“回王爷,奴婢名为瑶儿,是郡公府的侍女,跟随娘娘入了宫,贴身服侍。”瑶儿赶忙福身行礼,回了李念的话,她声音娇滴滴的,耳垂上的耳环随着动作晃动。

“你这耳环甚美,想来也是娘娘赏赐你的,这样的主仆情谊,倒是让本王很是欣赏。”李念说完,目光看向汐美人,见汐美人偏过了头,便没再说下去。

能在主子面前耀武扬威地下人,李念还是第一次见,就汐美人胆小怕事的性子,这耳环想必也是瑶儿自己拿来戴的,还真是个刁奴。

听了李念的话,陶若寒倒是也把注意力停留在了瑶儿的耳环上。搜查过后没有异常,陶若寒对着汐美人点了点头,带人离开了。

刑部搜查得仔细,又问话各宫的下人,一天之内,问询结果厚厚两大本。

从西旻宫离开,陶若寒才真切地体会到了,何为冷言冷语,要不是有陛下的旨意,他怕是宫门都进不去。

眼看着天色渐晚,不便再去嫔妃宫中,陶若寒带人回了刑部,梳理这一日的重点。只是路过御膳房时,他又不放心的进去转了一圈,出了此等大事,御膳房被侍卫围住,相关人员皆关押在内,只可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李念没跟着去御膳房搜查,而是去了光华殿,向李律复命。各宫中该引起注意的,他都点明了出来,想必陶若寒都领悟到了,剩下的就靠刑部抽丝剥茧,找出真凶了,他是中书省官员,终究不该触及太多。

自辰贵妃苏醒后,李律也就没再封锁消息,中毒一事迅速传到了皇城之中,一时间众说纷纭。

消息传到了瑾王府内,李忻是听府上侍女谈论时知晓的,还去问了管家。管家了解的也不过是街上流传的几个版本,还有改良版添了许多细节,说得像真的一样。

李忻还坐马车去了崇王府,虽说李钰每日上朝会,但李律从未在朝会上谈论此事。刑部介入调查,这时一个个唯恐成了被殃及的池鱼,谁敢在朝会上提及,忠贤之臣也顶多会上书奏折,在私下分析利弊。

虽说后宫之事与两位王爷无关,但敢对贵妃下手者,其中倚仗的家族势必显赫。毒害皇子的死罪都敢做,下一步,是否就要觊觎皇位了。

淳王协助刑部办案一事,在李钰这不是秘密,他也坐马车去了淳王府。

江家在朝堂颇有威望,江太傅学生中也有很多在朝为官,包括李念祖父在内的几位朝中老臣,都与江太傅关系亲近。

江子溪是江太傅小女儿,其府中几个姐姐,都已嫁人,一旦辰贵妃与大皇子殒命,江家再无可能有皇子继位。这等同于动了江家的根基,心里深沉又狠毒。

案件迟迟没有进展,七月底最热的时节,在宫里忙了一天的李念,觉得头晕眼花,衣衫上都是汗。

坐上回淳王府的马车,他也顾不得温润的形象,拿着折扇高频率的扇风。身旁的侍女用手帕给他擦拭额头上的汗珠,倒了碗清热解暑的莲子百合绿豆汤。

接过羹碗,喝下去小半碗,李念才觉得缓了过来。同样没闲着的陶若寒还是气定神闲的,他不禁怀疑,自己的身子太过娇贵了,连个上了年纪的文官都比不过。

马车到了淳王府,李念扶着车舆下了马车,还不忘伸手拉了把身后的侍女。和管家抱怨的话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管家禀报,崇王来了。

李念闻了闻身上的汗味,有些嫌弃,就把长袍脱了,递给了一旁的侍女。

李钰正坐在正殿品茶,见李念回来了,热得紧锁眉头,赶忙从身后侍女手中取来团扇,给李念扇风,“五哥不如先去内殿换身衣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