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早已处理掉的珍珠耳环,放在自己面前时,安昭媛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惊讶。她抿着唇压下了心中情绪,面上并未表露出来。

这副耳环曾被陛下和月昭容夸赞,且华琅轩的首饰每种样式只有一个,安昭媛无法矢口否认。她目光在珍珠耳环上停留了许久,抬起头看向赵泸阳,“这只珍珠耳环是本宫的,先前被侍女不小心划伤,便让青玉扔掉了,怎会变成了这个样子?”

安昭媛用了回复李律时同样的话语,顺便提及了青玉,珍珠耳环落入刑部手中,青玉脱不开干系,事到如今,她必须找一个替罪羊了。

青玉在王府时便服侍她,作为贴身侍女,自然触及的比其他下人要多。对于这个得力的助手,安昭媛舍不得抛出去,可如今自身难保,人都是自私的。

没回复安昭媛的问题,赵泸阳抬了抬手,狱卒上前,押走了低头不语的温嬷嬷。

赵泸阳等审讯室的门关上后,从衣襟中又取出了一个手帕,里面是另一只完好的珍珠耳环。他一言不发地把东西推到安昭媛面前,并未步步紧逼。

看到丢失的另一只珍珠耳环时,安昭媛心中一沉,指尖不受控制地在袖口抓出两道皱褶。

华琅轩的首饰确实可以再制,但要有首饰作为参考,才能根据留存的图纸样式,复刻出一模一样的制品。手中的珍珠耳环已然烧得发黑,并不能作为依据,那这只完好的耳环,就是丢失的那一只。

抬起手拿起珍珠耳环,珍珠上细微的划痕,正是自己使用时留下的痕迹。一直从容不迫的安昭媛,显然有些坐不住了,却也还在强装镇定。她不是没怀疑过汐美人,也曾派人去青盐宫搜查过,并无所获。

深吸一口气,安昭媛眼中透出无辜,“两只珍珠耳环是一对,当初也是本宫让青玉一起处理掉的,不知为何都到了赵大人手中?耳环扔了有段时间了,其中发生了什么,本宫就不曾知晓了。”

“请问娘娘,珍珠耳环是何时扔掉的?”严明复又拿起了毛笔,沾了沾有些干了的墨水。

闻言安昭媛做思考状,目光微转,“时间太久了,本宫记不清楚了,大概还是冬天的时候了。”她故意把时间说的含糊不定,除夕夜之后耳环就下落不明,若一切真有汐美人布局,丢失珍珠耳环的时间,应该就在那几日。

“娘娘可否给出大致时间,冬天的范围太过于宽泛了,实则不利于娘娘洗清嫌疑。”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这期间严明不曾抬头,言语亲和得像是在说着家常。

“本宫最后一次戴这副珍珠耳环,是在除夕夜上,当时月昭容还夸赞过耳环端庄大气。”衡量了利弊,安昭媛把这一部分实情说了出来,有月昭容人证的参与,她确实无法把这段抹去,混淆视听,但却能直接地证明,她的话全为真的。

“臣得到的消息,与娘娘的话基本吻合。”严明把毛笔放回笔架上,眉眼间依旧是温和的,甚至唇边还带上了一抹笑意,“只是这珍珠耳环是如何被弃用的,还请娘娘三思后再做回答。”

竹妃提供的消息相当详尽,小衫是正月初八,汐美人去青玉宫看望她时,一起带过去的。为何会对这个时间如此的印象深刻,因为那一日是汐美人的生辰。

在特殊的日子里,汐美人选择把如此重要之物,给了或许对她来说,宫中唯一信任之人。

之所以会这么说,严明是在给安昭媛施加无形的压力,滴水不漏的言语中,只要不是句句属实,就定会有破绽。

一旦有了未知证人的存在,安昭媛的每一句话都要无比慎重,只要有了偏差,她就布局就圆不回来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严明使诈的成分,因为竹妃的话仅仅是她单方面的视角,至于汐美人与安昭媛的陈年旧事,早随着汐美人服下毒药,烟消云散了。

“本宫不知道严大人此话为何意?方才已然说得清清楚楚了,反复问及,是觉得本宫会骗你不成?”安昭媛没有接下严明的话,更不能推翻自己先前的言论。

严明反而轻笑了一声,“娘娘如今身在刑部大牢,在解除嫌疑之前,臣有理由怀疑娘娘所说的每一句话。”他抬起头看向安昭媛,脸上看不出任何恼怒的情绪。

对于赵泸阳这样严肃冷漠的方式,安昭媛更善于应对,而严明一副笑面虎的模样,看不透任何想法,才是最难对付的。

拿起完好的一只珍珠耳环,严明在手中晃了晃,“这只耳环是竹妃娘娘交给刑部的,缝在了汐美人送去的小衫中。不知这一点,娘娘要作何解释?”素尘宫已被侍卫控制住,任何人不得踏出一步,他此时说出竹妃,亦是绝对安全的。

“哦?”安昭媛眨了一下眼睛,并未马上给出回应,她稍作思考,“是本宫命人扔掉后,被汐美人捡走了吧,贴身首饰自是放在内殿首饰匣中,她是没机会接触到的。况且,仅仅一只耳环,就定了本宫的罪,那本宫是否该怀疑大人的办事能力。”

“那溪湖花园呢?娘娘可还有印象?”见安昭媛脸上的表情有了一丝僵硬,严明溢出了一声冷笑,“溪湖花园经竹妃娘娘仔细打理,夏日里枝繁叶茂,可惜这个时节,错过了赏花的最佳时机。”

“本宫扶养教导二皇子,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偏远的溪湖花园游玩。”急匆匆地打断了严明的后续话语,安昭媛明显有些慌张的,急于撇清关系。

把放在桌上砚台旁的手帕,打开后放到了安昭媛面前,严明轻咳了一声,“娘娘似乎有些过于心急了,证据还没一件件罗列出来,怎么就急着撇清关系了。”

低下头看着面前的手帕,安昭媛沉默不语,她自是认出了手帕是青玉的。

严明把安昭媛的反应尽收眼底,年纪轻轻的姑娘,哪怕心思再缜密,也会表露迹象,“这个手帕的主人是谁,想必娘娘心中清楚得很。除了贴身侍女青玉,娘娘还有一个侍女叫佳儿,也曾在国公府服侍,后来入宫陪伴娘娘。”

“娘娘既然不肯改口,那冬日就扔掉的珍珠耳环,为何半个月前还会出现在素尘宫内。”严明放下了毛笔,合上了卷宗,“半个月前,青玉把一只珍珠耳环扔进了炭火中烧黑,或是想着再做处理,她取出耳环后去了柴房后面。恰巧那个时辰娘娘在午睡,二皇子哭闹不止,乳娘没办法去找了青玉,青玉怕耳环被发现,便交给了信任的佳儿。”

“可惜佳儿没弄明白青玉的意思,以为只是扔去宫外,这才到了刑部手中。”似是怕安昭媛听不懂,严明说得详尽周全,“臣不相信一个侍女,有能力和权力做这些事情,若是娘娘不知情,那就只能是国公府参与了。”

安昭媛的手握成拳,两个最信任的侍女,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娘娘终归是二皇子的母妃,若是肯招供,臣会向陛下求情。还是选择保全自己,让身后家族覆灭,希望娘娘可以思虑周全。”说罢,严明与赵泸阳起身离开了审讯室。

听着关门的声响,安昭媛微眯起眼睛,脸上的表情竟透露出了一抹阴狠。

翌日,天空下起了小雪,飘飘荡荡的雪花从昨夜开始,落了几个时辰。

李闵站在回廊里,看着满院的银装素裹,偏远乡镇气候炎热,他上一次看到雪花,还是离开皇城前,二十多年了。江云舒围了披风,由侍女扶着走了过来,伸手拉了下他的衣袖。他露出一个浅笑,牵住夫人的手一起回了正殿。

走到正殿门口时,李闵回头看了眼阴沉的天空,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地不安。

今日休沐,宫中和街道上清静了许多,只有从惠王府驶出的马车,稍稍踩碎了雪地上的一尘不染。马车速度不快,尽量行驶的平缓稳当。

李简围着厚厚的披风,坐在车与内,外面起了一阵风,雪花从吹开的幔帘中溜了进来,落在他脚边不远处。

抓捕安昭媛的消息虽未对外公布,但宫中人员众多,关系盘根错节,总会有消息走漏出来。同为安家血脉,李简自然从安国公那里得到了消息,当然还有让他入宫向陛下求情的命令。

他本是不想管这些事情的,又无法违抗安国公的命令,只得硬着头皮去见陛下。

惠王府的马车刚一进宫,李律就得到了执征的禀报,他似是早就料到会如此,唇边还勾起了一抹笑意。抓捕安昭媛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素尘宫那边几日前就安插了暗卫,青玉在如此情况下,还能去国公府传递情报,是他授意的。

如此急切地把惠王送进宫求情,还真的是符合安国公的一贯作风,绝不放过任何可以利用之人。

在内殿清闲地喝了几口茶,听到侍女禀报后,李律才迈步去了正殿。见到李简时,他极轻地摇了摇头,命侍女用手帕拂去了李简身上的积雪。

“雪天路滑的,九弟怎么想着过来了?”李律说完坐到了座椅上,看着侍女将一杯养生茶放到了李简身旁的桌上,“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吧。”

“多谢…陛下。”李简本来想叫六皇兄的,又觉得僭越了,便在停顿后又改了口,“臣弟是为了安昭媛娘娘的事情来的。”

“你要为她求情吗?”本以为李简会先客套一番,直入主题倒是让李律略感惊讶,不过想来九弟的性子便是少言寡语的,早些完成任务回府,也在合情合理之中。

闻言李简目光微转,“若是娘娘真的犯下了大错,臣弟不敢求情。只是臣弟与娘娘为表兄妹,年少时时常相处,在臣弟的印象中,娘娘温婉娴静,是不会做出如此恶毒之事的。”

“此事安家必然脱不开干系了,不是安昭媛便是安国公,水已经浑了,你不该淌进来的。”李律语气中带了几分责备,又不忍过多的苛责,安家他是要动的,也提前做了安排,不会对惠王府造成任何的影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