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此言一出,审讯室内陷入沉默,就连执笔记录口供的刑部官员,都是手上一顿。

国公府嫡女温婉娴静,这是安昭媛在众人眼中的固有印象,在宫中两年多,对谁都是和声细语,从没说过一句重话。

而此时面容平静的女子,却理直气壮地说出,如此狠毒的话语。

一再忍耐的陶若寒,终究是听不下去了,抬起手在桌上用力拍了一掌,力道大到,震得桌上的茶杯发出陶瓷碰撞声。他深吸口气,倚靠在座椅上,硬生生压下了冲天的怒气。

安家根基雄厚,安国公虽辞官安享晚年,但陛下提拔安彧做了秘书少监一职,已是表明了对安家的器重。可安昭媛因一己私利,毁掉的是身后家族上百年来的基业。

“有家族支持,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何必要铤而走险,走这一步棋。身为嫔妃,你干涉的过于多了。”陶若寒声音冰冷的没有温度,他目光从安昭媛身上扫过便离开,全然都是失望。

闻言安昭媛没有回应,在国公府的家风中,永远都要做到最好,已然刻在了骨子里。她要极力地证明,自己的手段与能力,不计后果。

陶若寒的目光重又回到了安昭媛身上,“你下一个目标是舒婕妤吧。”

被看透了心思,安昭媛抬眼盯着陶若寒,双手紧紧抓住桌面,呈一个保护的姿态。她同样没有回应,但身体的应激反应,明明白白地验证了陶若寒的猜想。

“救下落水的清婕妤,又不留余力地治好中毒的辰贵妃,接连打乱你的计划的人,连升了两个位份,这口气你怎么会咽下。”看向安昭媛染了恨意的双眸,陶若寒摇了摇头,“事到如今,你依旧毫无悔改之心。”

说完陶若寒起身离开了,国公府此时已经被查封,安国公精于算计,却也落个如此下场。先前汐美人之事,让白氏一族从皇亲国戚中彻底除名,而安昭媛数罪并罚,不知又要有多少无辜之人丢了性命。

被狱卒押回牢房的安昭媛,眼看着牢房门上落了锁,心也跟着沉到了谷底。她做事缜密,不留痕迹,可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定数。

从陶若寒的话语中,安昭媛知晓了汐美人留下的珍珠耳环与纸条,无意中透露的一句暗语,竟真的被陛下破了迷局。处心积虑给二皇子铺路,到头来或许真的是她选错了,帝王无情,曾经的枕边人,并不信任她。

她差点杀了他的孩子,想来也没差,安昭媛冷笑一声,她不值得陛下信任,而陛下也不配她炙热浓烈的爱意。当爱意变成了执念,生根发芽,扭曲成了见不得阳光的恨意。

昨日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再抱一下二皇子,或许是安昭媛唯一的遗憾了。

接过陶若寒呈上来的所有口供,下毒之事彻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李律目光停留在青玉的审讯记录上,其中提及到关于玉婕妤与清婕妤的危难,让他用力咬了咬牙。

李律对后宫嫔妃一向宽容,哪怕璇昭仪平日里时常骄横任性,有人把话传到了光华殿,他都不会言语责备。府上娇生惯养的嫡出小姐,到了宫中他不想压抑了她们的本性,只要没有失了分寸,便不会苛责。

在这种看似温和舒适的后宫氛围下,有人如此的心肠歹毒,搅得后宫不得安宁。玉婕妤清婕妤辰贵妃,若不是她们福大命大逃过一劫,又会落得何等下场。

先前会宠幸安昭媛,李律正是看中了她恬静温婉,双手轻抚琴弦,轻柔的曲调让人放松神经,舒适自在。伴在身侧的娇美女子,摇身一变,手中沾满了鲜血。

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李律心中毫无波澜,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李律不止一次考虑过争权夺位之事,身为皇帝,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没想到,争斗竟来的如此之早。他忽然理解成赫亲王为何舍弃荣华富贵,在偏远荒凉之地安家落户,生在帝王家,活下去比想象中更难。

当初父皇的偏心冷眼,对他来说是无法抹去的伤害,他不想重蹈覆辙,对每个孩子都是温柔耐心。想到二皇子那带着怯懦的双眸,李律放下口供,轻轻叹了口气。

翌日朝会,一纸诏书,宣告了下毒之事彻底落幕。

安国公是整件事的幕后主使者,即日起查封国公府,免去安彧官职,府上所有人员贬为庶民,无论年纪,全部发配边疆,永不得回皇城。

安昭媛虽与此事无关,但不可免于责罚,降为才人,永居素尘宫,不得踏出一步。二皇子尚且年幼,抱去金凤宫,由皇后抚养。

青玉罪不可赦,斩。至于温嬷嬷与老郭,李律下了斩首的旨意,但命陶若寒将两人暗中看押在刑部大牢,以备不时之需,瑞国参与其中,必定还有更大的阴谋,两人或许还有用处。

被利用,对事情毫不知情的祥子,逃过了死罪,在大牢中领了刑罚,被扔在了城外,生死有命,这已是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其父母脱离了安昭媛掌控,亦是安全的。

圣旨到了刑部,陶若寒命人兵分三路,去了国公府,素尘宫,以及刑部大牢。他带人亲自去了国公府,与安国公几十年的情谊,再无相见之日,他是来道别的。

本以为会满门抄斩的安国公,已是感激至极,他接旨时跪趴在地上,久久未曾起身。一把年纪离开故土,他未有留恋,久居高位,摔得重了才看明白,权势地位不过是过眼云烟。

后来据说,安国公在去边疆的路上突发重疾,虽救回了一命,但以后要缠绵病榻,与中汤药为伴了。

消息传回光华殿,李律未去理会,哪怕事有蹊跷,也都任由着去了。他之所以留了安氏一族的性命,一来二公主三皇子将要满月,不宜大肆杀戮,二来给了与安国公有仇之人,亲自下手的机会,一旦出了皇城,他便不会再去干涉。

处理完国公府之事,陶若寒坐马车回了宫中,怕素尘宫会突生变故,他快步赶了过去。

本以为会死在牢中的安昭媛,听到旨意时,眼中满是震惊,一度腿脚发软,还是佳儿伸手扶住她,才不至于摔倒在地。

没了青玉,安昭媛身旁的贴心人,便只剩下了佳儿。她一步步走出刑部大牢,抬起头望向直射过来的阳光,冬季的阳光并没有想象中温暖,一阵风吹过,只留彻骨的寒意。

素尘宫中的下人已经遣散,只有乳娘抱着二皇子在正殿等候,怀中的二皇子刚刚哄睡,脸颊上还挂了泪珠。安昭媛加快脚步进了正殿,第一次如此地失去了分寸,她从乳娘手中接过二皇子,轻摇手臂。

俯身在二皇子额头落下一吻,安昭媛目光柔软,唇边有了浅淡笑意。

只是好景不长,陶若寒带人到了素尘宫,他看向安昭媛,“臣奉旨带二皇子去金凤宫。”像是知道安昭媛不肯配合,他说完命身后的两个侍卫上前。

安昭媛往后退了几步,抱紧了手中的孩子,躲开了乳娘伸来的手臂。她动作过大,弄醒了怀中的二皇子,受了惊吓的孩子,大哭起来。

侍卫控制住安昭媛的手臂,夺过二皇子交给了乳娘,乳娘抱着二皇子快步向外走去。

“求你们,不要!”安昭媛不知哪来的力量,挣脱了侍卫的禁锢,小跑着追了上去。她跑得急,没注意到地上的门槛,被绊倒猛地摔在地上,手臂摔破了皮。

她顾不得疼痛,快速站起身,可乳娘早已抱着二皇子出了素尘宫,宫门关上的那一刻,发出沉闷的声响。安昭媛用力地拍了拍门,大声呼喊,门外已无人再回应她。

佳儿上前扶住了安昭媛,她低下头,看不清脸上的情绪。

往后的几日,安昭媛总是坐在院中回廊里,盯着一处沉默不语。李律没有命人收走宫中的贵重之物,一切如常,她身上围着厚重的披风,瘦了一大圈的身形,显得更为单薄了。

抬起头看向不远处光秃树枝上的手帕,那是夏日时,二皇子指着树枝,由青玉系上的,如今物是人非,什么都没有了。安昭媛眼中没了灿若星辰的灵动,她心中清楚,陛下将她的罪责全部抹去,全是为了二皇子可以安稳地长大。

母妃犯了死罪,二皇子便会永远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陛下手下留情,是对二皇子的不忍。长在皇后膝下,成为嫡子,有皇后及其身后家族的地位权势,一切都是最好的结局。

二皇子还小,过段时日便会忘了她这个母妃,禁足素尘宫,他们永无相见之日。一滴泪从安昭媛眼中夺眶而出,孩子被夺,家族发配边疆,空空如也。

比起干脆的死去,更痛苦的,是看不到希望地活着。

两日后,侍从来到素尘宫,手中端着御膳房的膳食,“今日是二公主三皇子满月宴,娘娘尚在禁足,不便前往,陛下便命奴才将膳食送入宫中。”

安昭媛只是目光稍作停留,便又移开,她站起身去了内殿,佳儿端着膳食跟在身后。她反常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烤鹿肉放入口中,这是她最喜爱的,到口中却没了滋味。

宫外侍女的欢笑声传了进来,她轻笑了一声,想必青玉宫很热闹吧,就如当初的素尘宫,拉拢关系的人快要踏平门槛。宫中真的是势力得很,得宠时人人捧着,一旦失宠,就连下人都瞧不起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