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翌日天还未亮,李律便起身了,还有不到一周就是新年了,再忙过几日,该封笔休沐了。忙了一整年,经历了大大小小诸多动荡,他自然是劳累的,可谓身心俱疲。
可作为君王,是不能说累的,甚至不能表现出丝毫不适,让群臣看透。
守在内殿的凌砚听到动静后,掀开了帐子,见陛下醒了,赶忙吩咐碧儿端来温热的清水。她们入宫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服侍陛下洗漱,难免手法生疏。
李律并不在意,更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责罚侍女。见舒婕妤还在睡着,他有意放轻了动作,让侍女只点了稍远处的蜡烛。
西旻宫中没有李律的衣裳,还是昨夜他留宿后,执征去光华殿取来的。
入宫后的侍寝,比想象中晚了太久,舒婕妤难免紧张生涩。比起平日里冷冰冰模样,在床榻上倒是害羞得很,白皙的脸颊上布满了红晕。
仿佛惦念着服侍陛下的事,舒婕妤睡得并不安稳,哪怕李律放轻了动作,她还是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见陛下已经穿戴整齐,她赶忙起身,自身上而来的不适感,让她微皱起眉。
初次侍寝,就算李律再温柔,也避免不了睡醒后留下的酸痛。
碧儿点亮了床榻边的烛火,一下子亮起来的内殿,清楚地映照出了舒婕妤脸上的娇羞。长发睡得有些凌乱,配合着眼中藏不住的情愫,整个人异常的柔软。
李律看向缩在被子里的舒婕妤,被子宽厚,更衬得她纤细娇小。他坐在床榻上,伸手捋顺了舒婕妤的发丝,一下一下的,带了几分安抚的意味。
凑过去搂住了李律的腰,舒婕妤只穿了抹胸,随着动作背部暴露在空气中。顾不得殿内还有侍女,她怕不这样做,下次就没有机会了。陛下每个月入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再侍寝,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凌砚赶忙拿过一件小衫,搭在了舒婕妤身上,内殿燃了暖炉,自然是不冷的,但舒婕妤身子娇贵,更要精心伺候。
“时辰还早,再睡会儿吧。”任由舒婕妤抱着自己,李律唇边是温柔笑意。
送走了李律后,舒婕妤脸上的红晕都还未散去,她抓紧被子,目光一直盯着窗子的方向。凌砚和碧儿自然是高兴的,如今娘娘得宠,这西旻宫的地位可是高了许多,处处都要上赶着奉承。
寒冬腊月里,天还未亮就要入宫上朝会,对李念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在他又打了一个哈欠后,马车到了宫中。裹紧了身上的披风,极其不情愿地下了马车,迎面一阵风吹过,他很给面子地打了个寒战。
“五哥。”李忻与李钰恰好就在后面的马车上,他们快走几步,与李念并肩而行。
看着两个弟弟气色红润,步伐矫健的,丝毫没有早起带来的负面影响。李念不禁在心中啧了一声,有人陪伴果然不一样,他竟生出了一丝羡慕之意。
他们到达玉銮殿时,文武百官已经来了大半,一个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
反观李念,恨不得趁着陛下还没来,抓紧时间眯一会,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倚靠在殿门处的柱子上,避风而站,眼睛渐渐地就要合上了。
这时,叶敬卿从殿内走出了,把李念拉进了玉銮殿。文武百官都到齐了,亲王在殿外犯困,成何体统。
李念被扰了好梦,不爽地瞪了眼叶敬卿,自知理亏,只得老老实实站在一旁。
朝会上,李律与群臣商议过政事后,早早就散了,前些日子处理瑞国之事,各部门都不得清闲,疲乏得很。如今并无紧要的大事,在封笔前处理完就是了,不必太过紧张。
羲和殿里的奏折也比前一日少了许多,往后几日,只会更少。终于在新年前两日,紧赶慢赶,处理完了手头的政事,封笔休沐,再开朝会,就要正月十五以后了。
宫中早就装点起来了,处处透露出祥和喜气,下人们脸上也都挂着笑容。年底时都会多领到一份月银,对于贫苦的百姓来说,是可以过个好年了。
舒青漓的伤也在逐渐愈合,伤得不重的地方,已然结痂了。就是内里还需调养,张太医每日都会诊脉,根据身体情况调配药方子。
身份已然不再是秘密的他,这些日子一直养在光华殿侧殿,由先前相熟的侍女服侍。
至于舒大人为何死而复生,这话没人敢问,当年那件事是陛下亲自处理的,稍微聪明点的就能明白了。
御膳房负责舒青漓的一日三餐,吃什么该怎么吃,都由太医院调配。今日午膳送来的早一些,陛下休沐了,午膳用得早,他的这一份也不会耽搁。
送来的依旧是清淡的羹汤米粥,与先前没有太大差别,稍有不同的,是多了一盘椰子糖。
这是舒青漓特意交代御膳房的,他端起那盘椰子糖,递给了侍女,“侍女姐姐们拿去分了吧。”如今再开口喊姐姐,倒有了几分不适应。
“多谢舒大人。”侍女笑着接过盘子,抓出几块放到了舒青漓手边。
用过午膳,外面阳光明媚,这几日气温有所回升,难得没有刮起刺骨的寒风。在殿内躺得烦闷,舒青漓想去前院转转,时间隔了太久,院子里的摆设有了不小的变化。
接过侍女手中的披风围在身上,他脚步缓慢地向外走去,还未完全恢复的身子还很虚弱,但好在恢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张太医并不阻拦他出去,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这个时节的花花草草着实没什么看头,树枝上也是光秃秃的,等待来年发芽成荫。
石凳恰好笼罩在阳光下,侍女在上面放了一个坐垫,舒青漓轻笑着谢过后,坐了上去。阳光洒在身上,并不会暖和太多,但却能真切感受到活下来的真实感。
此时,李律正在内殿读书,听执征禀报,才知舒青漓在前院晒太阳。他命人把窗子推开些,可以清楚地看到,前院里那个无比熟悉的身影。
阳光正好,人也正好,才有了说不出道不明的舒适与安心。
侍女们把分到的椰子糖收好,这可是好东西,轻易吃不到的。原先都是舒大人悄悄塞给她们,细细算来,竟隔了许久了。就要新年了,有糖吃,图的就是一个气氛。
除夕当日,亲王公主自然是要入宫一同庆贺的,并不会被惠王病逝这件事所影响。
今年宫宴上还多了成赫亲王和王妃,他们决定留在皇城,不再回去了。偏远乡镇伺候的下人,已经收拾好所有行装,往这边赶了,路途遥远,还要一段时间。
成赫王妃念旧,伺候了几十年的下人,已然有了感情。先前来时不敢带着一同前往,如今陛下准了,她自然是高兴的。皇城的气候养人,又有母家兄弟姐妹时常相聚,她不仅养好了身子,看起来也是面色红润。
按照规矩,午膳摆在阳景殿,各位王爷公主在此相聚,嫔妃们会在晚宴时出席。
以往这个时候,李律都是在光华殿,在宫宴开始前再去阳景殿。他与亲王公主这些所谓的至亲并无感情,更是连客套都懒得去装了,如今他是陛下,无需去在意这些。
来得最早的是淳王,既没家眷又无子嗣,在府上用过早膳,就迈着悠闲的步子,上了府门口等候的马车。一个人果然好,他在心中默念了一句,全然没了先前的羡慕。
李念想了想,没去光华殿请安,直接到了阳景殿,好不容易换上了皇兄的身份,不做臣子,不得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阳景殿里早已布置妥当,执征站在殿门口等候,见李念来了,恭敬上前行礼。
“本王果然是第一个到的。”李念心情颇好,找了个靠近殿门处的座椅,这几日升温,他不喜欢离暖炉太近。
随后而来的是四公主与驸马,以及拉着驸马的手乖巧听话的女儿,四公主看到李念,只是点了个头,就转身去了对面较远的座位。她性子高傲,这么多年了脾气依旧如此,也就驸马性子温和,两人才能夫妻和睦。
对于同陛下亲近的淳王,四公主自然是看不上的,加之她是太后所出,更是无所忌惮。
李念不甚在意,目光从四公主隆起的肚子上扫过,至少五个月身孕了。身旁的女儿倒是与四公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双眼睛透着灵气,性子一看便是随了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