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闲言
◎你去找安嬷嬷,把府中所有的下人都叫来,就说我有话要同他们说。◎
“胡商?”阮文卿沉默了片刻,“究竟发生了什么,明姝可否同我说说?”
“那日我和郎君恰巧去西郊猎场跑马,并未往林子深处走,说来也不算与其正面起了冲突,只是碰到了被追杀折返的队伍,听其说起罢了。
只不过那日我们在去的路上,在西泽山附近发现了一批商队,很是古怪。”
卫明姝继续问道:“近来京畿多雨,阮公子可曾听闻有什么商队绕道而行?”
“这恐怕要取决于商队的规模,若小商队遇到山石阻路,人手不足以开路,绕道而行也是常事,不过若是胡商,应当不大可能。”
卫明姝又镇定地问道:“那阮公子可知,近日京城内对商队的运输管制有何变动?”
阮文卿略微思索,“近日因着京城接二连三出事,商队入城的检查也格外严格了些,不过似也不只是针对胡商,所有入京之人都需要备齐文书通牒。”
“那在早些呢?”卫明姝引导着,“再早些朝廷可有针对胡商或者商队下达过什么旨意?”
阮文卿忽然想到什么,他点头,“有,听闻此前朝廷下令不允许胡商再在京城买卖粮食。”
卫明姝脑中灵光乍现,接着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是......你成婚前没多久?”
卫明姝轻点桌面的细指顿了顿,似是茅塞顿开,所有的事都串了起来。
大黎只有早年来此的利特商队能在大黎各地进行买卖,而其他胡商只有在京城才能采买。
沈轩查的那件事,怕是堵住了什么人的路。
背后之人应当是在京城转卖官粮不成,便将主意打到了大黎境内其他地方,想要借利特商队之手转卖从各地运往京城的官粮。
以假乱真,金蝉脱壳,大概京城死的那几个人也另有蹊跷。
“那近日运河沿岸来往的商队可有什么异常?可有从未见过的商队或者陌生面孔?”
阮文卿摇了摇头,有些无奈,“这你就为难我了,我可真记不住这么多。”
卫明姝也觉得自己刚才太过心切,她想要的答案呼之欲出,可大黎来往商队繁杂,向想要从中找出五个不知相貌姓名之人,确也是大海捞针。
况且圣上虽对胡商有所动作,却未大张旗鼓地查办此事,估计此事牵连甚广,也是仍有所顾及。
卫明姝叹了口气,“阮公子近日来往京城也要小心。”
阮文卿嘱咐道:“明姝最近也别往外跑了,京城内也不太平。”
“嗯,今日多谢阮公子解惑。”
两人之间一时没了言语,仍是这一方小院,只是此时添了些蝉鸣,那棵老槐树已欣欣向荣,三个月之前,她曾因一句话,在这里动过些别样的心思。
就像任玉荷说的,既是错过,那便要向前看。
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她便不会后悔,如今也不曾觉得后悔。
“明姝可别这般客气,你是我东家,又是亲戚,不必如此。”阮文卿笑了笑,“新婚礼物可收到了?”
“嗯?”卫明姝眨了眨眼。
“任医正可换了方子给你?”阮文卿提醒道。
“换过了,多......”,道谢还未说出口,卫明姝止住了话语,“用心了。”
“收到了便好,你这也病着实难治了些,我们几个再想想法子,帮你找些其他药材。”
听她今日所言,应当是过得极好,那日他见到他那位郎婿,亦是归家心切。
如此这般,即便是作为朋友,他也应当让她过得更好些。
“麻烦你们了。”卫明姝并没有回绝,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若是真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她也是想把这病治好的。
“说起来,那日我在山道,还见到你家那位沈将军了。”
卫明姝也嫣然一笑,“我家郎君也同我提起过。”
“我见此人年纪轻轻,一身正气,为人颇为谦和大度,本还想着会便宜了哪家姑娘。”阮文卿打趣着,语气颇为,“明姝眼光倒是极好。”
“嗯,自然。”
她也觉得,嫁给他似乎并不像她想的那般会经历重重艰难。
他就像是圣上送的那把檀木弓,起初她用着并不觉得顺手,可用着才愈发觉得,这或许才更适合她。
她希望他们能一直这般走下去。
卫明姝起身,“时候也不早了,对了阮公子,最近可否替我打听一下,运河附近来往的胡人中是否有受过箭伤之人。”
阮文卿眼神微动,也没多问,“我多留意着些。”
卫明姝同阮文卿辞,抬步正准备走出堂门,转而想到什么又折返回去。
“这卫明姝还真是总往药铺跑啊。”
“以前还以为她以前总来,是来给卫家取药,如今嫁到了沈家,还总往药铺跑,莫不是真如同沈家人所说,有什么毛病。”
“可不是,卫家那一大家子病秧子,我早些年还挺奇怪,怎么这卫明姝偏偏是个好的。”
“这偷偷摸摸来看病,估计也是不想让沈家那个世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