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困难重重 - 流放前我踹了未来首辅 - 景韵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章困难重重

还没等到挨六十军棍,杨飞差一点死在跑圈上。等他稍微歇过来去伙房,结果被拦在了伙房门外。

“为什么要拦我?”杨飞不解,差一点破口大骂。

“你已经被逐出军营,当然不能进。”拦着他的人中有一人作为代表回答。

“那别人为什么能进?”杨飞恰巧看到两个刚刚也说要离开预备队的人吃完饭从伙房走出。

“他们还没有削掉军籍,当然可以进。万一他们又不想离开了呢?”尽管预备队的人不属于正规编队,为了方便管理也都入了军籍,不过同正规编队的军籍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相当于持有临时军籍户口。他们离开前要注销军籍,拿着注销的军籍和路引回乡后再改为民籍。

“我也没有去削军籍啊?”杨飞反驳,怎么就偏偏针对他?

拦他那人笑了笑,“你是被逐出军营的怎么可能和那些人一样?”被逐出军营的人会在军籍上注明被逐出军营的原因,相当于留下案底,根本不需要杨飞自己去办理。

“好啊,你们都给老子等着,老子这就去找李总旗。”

杨飞撂下句狠话匆忙去找李永庆,他可不想在军籍上留下污点,那样回到村里都没法做人了。可人家李永庆根本就不见他。只是叫人转告,让他回乡后耐心等待,等李永庆到了定北大营后再想办法让他回来。

如此敷衍之词杨飞岂能听不明白?他只能饿着肚子灰溜溜回营房休息。

除了雷云和几个要同他一起离开的人上前关心了两句,余下的人能躲尽量都躲得远远的,短短半日就让他看尽了世态炎凉。

这还只是开端,下午训练的锣声才响起,申誉见没有一人再迟到满意地点了点头,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押杨飞来行刑。

申誉给了杨飞最后一丝体面,在行刑的时候并没有叫人扒下他的裤子,叫一众围观是免不了的。

毕竟是同袍一场,行刑的人手下留了情,不然真有可能要了杨飞的小命。一个无关紧要之人,尽管申誉看到行刑的人不专业,却没有点破。杨飞最后是被人架着离开的校场,回到营房不久,就被人扔下带有污点的军籍和路引撵了出去,从此查无此人。

申誉对杨飞下场如何并不关心,他下午带着人在一众小声抱怨中继续跑圈。没有办法,老校场什么都没有,又走了一批人,在没有研究好新队列前,只能先努力提高每个人的耐力。

他才来就有十好几人离开,自然成为李永庆攻讦对象。申誉冷冷笑着回道:“我这样做还能为预备营省些粮食不好吗?如果你看不惯,就把预备队接回去管,正好我还不想管。”

李永庆也不想管啊,只能乖乖闭嘴。

申誉又道:“以后若是有人喜欢插手预备队的事情,我随时双手奉还。”小样,以为这样就能难住他不成?

李永庆这个憋屈,只好将一些算计收了起来。就等着年底看申誉怎么筹集粮草交差。

申誉这面开头困难重重,万雪莹的困难也不少。最大的困难是手上的钱越来越少,粮食也所剩不多,即便有好几间铺子却不可能立刻做生意。

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谁还会去酒楼?谁会去买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哪怕是生病,老百姓也是能挺则挺,实在挺不住的话只会买一些便宜的药将就。

她想再囤一批粮,可是粮食价格简直高得离谱,她就是将余钱全部投进去也买不了多少粮。

不过她也一直没有闲着,得知她帮榆树和柳树两村找到水源后,周围几个村子都纷纷找上门。

就像她之前帮柳树村是一个道理,周围村子的人都逃荒的话,他们榆树村也不能独自美丽,还会后患无穷。

所以她和顾明宁可辛苦些多跑几趟,不要任何报酬,也尽心尽力帮周围几个村子寻找水源。

可并不是所有村子都如榆树和柳树两村那般幸运,即使万雪莹和顾明两人合力,最后也只帮其中两个村子找到不甚丰富的水源。好在各村之间相互帮一下,勉强能解决大家伙的吃水问题。

即使万雪莹表明不要任何报酬,还是收到不少村民囤积的山货。在她育种成功后,又有许多本村和外村的村民帮忙开荒种植。

顾明家的荒地也是大家伙帮忙开的。安家新宅子在大家伙共同努力下也很快建成。这就是来自村民们最为朴实的报答方式。

就在万雪莹为钱财发愁的时候,她收到了南英从申誉那里带回来的一些皮毛。

这些皮毛对于万雪莹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虽然不是整张皮毛,但是大块皮毛却不少,完全可以用来做衣物。

“你家大人那里有很多吗?”万雪莹问。

“说是有不少,能堆成山。”南英回答。

“那么多!那等明后天,你和邱实带着人将那些皮毛都运回来,我有大用处。”吃惊之余,万雪莹仿佛看见了一张又一张的银票在飞。

南英笑着应下,还道:“我家大人就猜到您能用得上,才没有叫人清理。”

“也多亏你家大人让你跟我说一声,不然真浪费了。”万雪莹随后问道:“你家大人初到军营有没有受为难?”

“我家大人说他一切都好,让您不用惦记。”南英按照申誉的吩咐报喜不报忧。

“真的?”万雪莹并不相信。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不过感觉我家大人晒黑了,也瘦了。”南英适时为申誉博取同情。

“训练累着了吧?”

“听北武说除了训练累以外,大人还遇到不少的难处。”

“行了,你有话不妨直说。”十有八、九申誉没有说,北武却没少跟南英抱怨。万雪莹想听真话,并不是被敷衍了事。

南英就将从北武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告诉给了万雪莹。

“预备队的事其实是小事,我家大人都能应付。关键是军屯那面过一阵子收不上来粮,等年底就没法供应后备营和宁江郡卫所一万多官兵。到时候大人恐怕会受到更大的为难。”

“你家大人有没有什么想法?”万雪莹并没有着急回答。

“我家大人原本想带预备队的预备兵士四处走动练练兵,顺便弄些粮草回来。可是预备队那边太穷了,预备兵士吃不饱穿不好再其次,最主要是他们没有武器,也没有进行过正规训练,带他们出去别说捞军功、弄粮草,不把他们的命搭进去都算不错了。”

申誉一开始打的主意是带兵剿匪,这样既可以混到军功,又能快速弄到粮食。可是预备队预备兵士的情况摆在那里,真怕带他们出去给别人送人头。

“武器?后备营或者是定北大营没有淘汰下来或者是从敌军收缴上来的武器吗?”

“我家大人还真问了,后备营就有一些,但多是废铜烂铁不得用。而且数量极少,即使重新打造兵器也根本不够给每一个人都配上。”

“等等,”万雪莹问,“你家大人想打造什么兵器?”

“刀,正规编队的兵士每人都配一把长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