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忙碌
听了申誉关于申家同崔家合作的打算,万雪莹点头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毕竟将来无论是大炎还是西江的形势都十分复杂,莫不如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你也觉得可行?”万雪莹的认同对于申誉来说是莫大的惊喜。
“当然可行。”万雪莹点头,“只不过这座城要建在哪儿?”
“就建在不受大炎,也不受西江管制的那片荒原。”只有这样建成的一座城,才不会受各方管制。这是申誉同崔金换共同商定的结果。
“那建成之后,由谁来管?”两家总得有一方说的算,否则产生分歧要怎么办?
申誉笑了笑,“当然谁拳头大,听谁的。”自古历来如此。
“那需要我做什么?”
“你需要帮我们找水源,还需要帮我们做规划,需要你帮我们的地方很多很多。”申誉发现万雪莹在绘制舆图方面十分有天赋,在改建宅子的时候也很有想法,再加上她的特殊技能,她能帮他们的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好。”万雪莹并没有推辞,答应得十分爽快。
她现在同申誉不说是一体也差不多,既然要建新城,确实要先规划好才行。
崔家将来会有一大劫,提早做打算不得不说是他们一家的高明之处。但如果申家把握时机救他们一家老小,不愁他们不俯首称臣。
万雪莹他们离开宁阳郡的时候,裴玄卿仍旧没有审讯出那些贼人背后主使之人是谁?也没有搞明白为何他们要抓那么多女人?还有那些女人抱着的孩子又是谁家的?总之一个又一个谜团让裴玄卿不得不立刻向廉宗汇报。
春回大地之时,被阴霾笼罩整整一年的北疆终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田野里到处都能看到农民辛勤耕种的场景。原先感觉十分枯燥乏味,也十分辛苦的活计,现在做起来只会让人觉得充满希望。
背井离乡逃荒的村民陆陆续续返回,榆树村再次变得人丁兴旺,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由于和崔家合作可以让万雪莹少走很多弯路,她在县城的货栈打算在上半年正式开张,所以护卫们要忙着在各地往返押运货物。这样一来,她那些荒地就没有人开垦,没有人种。说实话,那些护卫也不擅长这些,还不如让他们干老本行。
万雪莹只好让安大勇主事,雇佣了一些长工和短工。
她给钱爽利,每天还会安排一顿能让人吃饱的午饭,不光榆树村,就连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在知道她要雇人后,都争先恐后地前来帮忙。
最终,反而数她家的地开荒开的最快,种得也最快,种得还是她早早育过种的种子。
万雪莹还单独留出一大片靠山的地,用来种植草药。她打算在今年年底将药铺的生意也做起来,所以她需要大量的药材。
陈姨娘和吴嬷嬷也一直没闲着。
万雪莹将酒楼的生意交给她俩打理,即使万雪莹又买了几个下人专门帮她俩,她俩仍旧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又怕做不好赔钱,时不时就要向万雪莹请教。
这不,陈姨娘和吴嬷嬷就再次找上她。
“雪莹,我和吴嬷嬷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商量出咱们酒楼到底以什么为主打。你见多识广,给我们提个建议呗?”陈姨娘这话不假,由于吴嬷嬷会得太多,她俩反而拿不定主意。
万雪莹最近为了生意上的事带着人到处走,没少去酒楼,相比较而言确实算得上见多识广。如果再算上她上一世的经历,她在这方面绝对比陈姨娘和吴嬷嬷更有发言权。
县城酒楼有好几家,如果同他们做一样的买卖,也许大家伙只是一开始图新鲜会让他们赚点快钱,过后生意如何将取决于菜品和服务,还将取决于背后的势力。
吴嬷嬷虽然会的比较多,做出的吃食也好吃,但是众口难调,她又不是专业厨师,在这方面不一定占优。
再说背后的势力,他们靠的人毋庸置疑就是申誉。
这里要宣布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前不久申誉刚被皇上下旨晋升为宁江郡后备营守备。
原守备孙建章被提升为北疆后备营副统领,现在为裴玄卿的副手。
尽管申誉晋升速度已经足够惊人,可他毕竟只是后备营的统领,管不到宁江郡的治理。另外几家酒楼的势力要么是郡守,要么是同知,甚至还有一家酒楼背后的势力来自京城。
只能说看在申誉,甚至还有裴玄卿的面子,那些酒楼轻易不会对他们下手,可生意做得好坏还得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既然吴嬷嬷会的比较多,那最适合她们应该是城那种。
而且价格不贵,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还有一点,北疆多是流放过来的人,哪里的人都有,口味会比较杂。开这样一家南北吃食都有的美食城,就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
他们的客户群体就会和其他几家酒楼不同,竞争力也大大降低。
于是,她将这一想法告诉陈姨娘和吴嬷嬷两人。为了让她们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她还绘制出来大概的样板图指给她们看。
“好是好,”心动之余吴嬷嬷苦笑,“可只凭老奴一个人,也不可能忙活过来那么多摊位啊!”
万雪莹笑了笑,“这个我也替你们想好了,”在两人一脸好奇看过来后,她才笑着继续道,“嬷嬷可以多收几个徒弟。”
“收徒?”吴嬷嬷满是惊讶,“老奴能行吗?”
“怎么就不行?嬷嬷年纪也不小了,有几个徒弟时不时孝敬你多好?”她将陈姨娘和吴嬷嬷带到北疆,并没打算让她们跟着她来吃苦。既然现在有这个条件,那为何不好好利用?
“好是好,可是要收什么样的徒弟?万一徒弟忘恩负义将老奴教的传给外人又怎么办?”历朝历代菜谱就跟武林秘籍一样,都是师父压箱底的东西,轻易不会往外传。
“所以我建议仍旧是买人,从买的人中挑选合适的做嬷嬷的徒弟。”就和她之前买了不少下人是一个道理。
比起雇人,肯定是买人更让人安心,这一点反而比她上一世还要有保障。
“行,”吴嬷嬷点头,“老奴听小姐的。”
“最好买一些无儿无女苦命的妇人。”一来可以帮助到她们,二来,她们没有任何负担也就能专心致志服侍主家。这也是万雪莹一贯挑选下人的准则。
“好,老奴也觉得这样很好。”可能是感同身受,吴嬷嬷也很想帮助同她一样无儿无女的可怜女人。
“我还知道一些小吃的菜谱,等过后写下来给嬷嬷送去。”
“那可太好了。”对于一个喜欢做饭的人,没有什么礼物比菜谱更让人欢喜。
万雪莹又对陈姨娘道:“莲姨也无需太担心。您在经营酒楼时,就像管咱们这个家一样,先做好分工,然后按照分工去检查每个人完成的情况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