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番外之这一大家子(二)(跟娘睡,跟嫂嫂睡。) - 养个太子当外室 - 假面的盛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4章番外之这一大家子(二)(跟娘睡,跟嫂嫂睡。)

(二)

一场荒唐罢,再看看二人的样子,简直不堪入目。

外面一片安静,显然是听到动静不对,都没敢靠近。

“都怨你!”

颜青棠拉起衣裳不认账,把事都推给了他。

“好好好,都怨我。”

两人悄悄摸摸去拿了衣裳换,互相帮忙收拾,你帮我看看发髻,我帮你看看衣褶,一番收拾罢,又回归人模人样。

去了外殿。过了一会儿,进来两个宫女。素云是红着脸进来了,雪竹倒是还好,看不出什么端倪。

之后,纪景行回紫宸殿处理政务。

颜青棠喝了一盏茶,又吃了些东西,把如今去了内侍监的同福,以及尚宫局的女官都叫了来,商量给太上皇太上皇后挪宫事宜。

期间,怡宁和昦儿睡醒了。

如今姑侄俩关系极好,两人手拉手去吃点心。

吃罢点心,怡宁想听说书,就叫了人来说,平时昦儿是坐不住的,今天竟然陪着小姑姑听说书听了半下午。

傍晚,颜青棠让人提前准备了晚膳,把姝宁和纪裕都叫了来,一同用膳。

“三弟,你别总是待在宫里,没事就多去外面走走。”

太上皇后临走前,最担心的不是两个女儿,不是孙儿,反倒是这个话不多的三子,生怕他天天成了呆子。

纪裕慢吞吞道:“大嫂,你不用担心我,我一个人待惯了,也自在。”

颜青棠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饭罢,姝宁回她的长乐宫,纪裕也回去了,正好两人同路。

叫怡宁时,怡宁不愿走,说今晚要住在东宫,跟昦儿一起睡。姝宁也就没要带她回去。

“我觉得姝宁和三弟都太寂寞了,宫里的孩子本就少,他们平时找个玩伴都不便宜。”

以前西苑倒有个上书房,可几个亲王家就这么多孩子,要么年纪大了,都入朝办差了,要么年纪太小,纪裕懒得搭理他们。

以至于等纪祚纪初兄弟二人,前后离开上书房,纪裕是个爱静的性子,渐渐这上书房名存实亡,就被太上皇给撤了。

如今纪裕读书,都是找了翰林院的侍讲学士或者侍读学士来宫里教他,更让他平时几乎不出寝宫大门。

纪景行还有不知道她的,问:“你有什么想法?”

“你说再办个学府怎么样?我也是三弟喜欢看书,才突然来了灵感,学府里不光招男学生,也招女学生,这样一来,三弟和姝宁都有地方打发时间了。”

“还把姝宁也算上?”他挑眉。

“这不母后临走时说不放心姝宁的婚事,可让我来,姝宁似乎没开窍,似乎也不想这么早成亲。可她一个女孩,平时出宫也不便宜,玩伴也少,不如让她去既读书了,又有玩伴了”

她越说越有思路:“等学府办成,京里不拘哪家子弟,都可入学府读,皇亲国戚家子弟可以,官宦人家子女可以,寒门出身的也可以,不管外面如何,但在学府里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论出身,只论学业。”

“可如果招女学生,到时教她们什么?”

“当然是男子学什么,她们也学什么。可以多开一些分科,例如算学、律学、经义、学、琴棋书画、水利等等都可以学,每人可选一门主课,再选修若干,设旬考、岁考,来验证所学。

“你不是想在商科之外,再增设其他特科?这倒是个途径,你说把官员家的子弟女孩都拉来学府上学,让他们学有所成,并了解到其中好处,认同传授的理念。你说事关儿孙前程和想法,那些大臣们还能反对朝廷增设特科?”

这个法子不错,朝廷这想增设什么特科,就在学府里加一门学科,学的人多了,总是一股力量。

不过纪景行了解她,这些不过是她想法里的附带,主因还是她想让女子也去读书,也能凭藉自身本事,立足于世间。

“又想到银屏了?”

颜青棠没有否认。

银屏是她这些年下来,最为赏识的女子,没有之一。

原本她不过是个父母双亡,又被叔伯家扫地出门,不得不为此卖身葬母的孤女。当时颜世川带着年幼的女儿经过此地,心中不忍,买下了才年仅七岁的银屏。

最初是让她作为丫鬟,用来侍候颜青棠。

可这丫头颇有主见,颇为聪明,姑娘学什么,她便借着丫鬟身份的便利,跟着学什么。

如素云鸳鸯如梦三人,一心一意想得是如何侍候好姑娘,而银屏想得是如何能当上姑娘的好帮手。

就这样,她学读书学识字学算学,颜青棠也愿意给她机会,教她。

后来她从贴身丫鬟,转变成为颜青棠私人账房之首,甚至在颜青棠接下家中生意后,俨然化身为颜家的总账房,完美地完成了第一次蜕变。

再后来又因颜青棠组建海市,筹备税司。

由于彼时颜青棠有孕在身,许多事情无法兼顾,于是银屏又派上用场了,海市税司两处,她都从中出了不少力。

却因为是个女子,又惯于隐藏在自家姑娘身后,因此除了极少数人,外面人大多不知她。

还是颜青棠进京后,银屏留在苏州,之后又跟随端王世子纪劼,前往福建、广州设立海市及税司。

虽颜青棠和纪景行二人,早在之前就为他们打下基础,但这两地本就盘踞了无数富商士绅,当地势力盘根错节,虽有朝廷明令,但难度不亚于当年的苏州。

各方手段,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各种危险。

两人可谓历经艰辛,才完成任务。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几乎重蹈那一夜司马长庚和卞青的叛乱,幸亏纪劼的武艺不差,两人才险死还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