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之前想得简单
唐启阳又和徐兰说:“太穷,现在的人活得基本上没有自我,大多是为子孙后代着想,老一辈为娶儿媳妇生孙子省吃俭用,操劳一辈子落下一身病痛,儿孙还不一定孝顺。”
徐兰说:“本来就穷,生那么多孩子更穷。”
唐启阳说:“是啊”,孩子生下来不饿死就行,以前晓风五个估计除了吃奶那会能吃饱,后面没有吃过饱饭,可能队里的女孩子差不多都这样。
这时孩子们回来,两人不再说话,快速把竹篾都绑上,下来一起做午饭。
吃完午饭,夫妻俩没有休息,唐启阳在浴室和柴房房顶上面抹泥,徐兰在下面给他填装泥巴。
两人合作干活很快,不到两个小时就将房顶上抹完泥土。
唐启阳身上沾不少泥,下来后提水拿干净衣服去浴室冲澡,如果不是两个小家伙在家看他们干活,他能在井边冲洗。
唐启阳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提个袋子去黄家湾。
徐兰把他的脏衣服揉一揉冲洗晾上,然后带孩子们整理一下比较散乱的石头,石头剩的不多,建厕所还要去拉。
院子地上撒点水,打扫一遍,地面的土唐启阳用异能固化过,尘土不多,很好扫。
打扫完徐兰躺下休息,孩子们拿出课本读书练字,等唐悦过来。
唐启阳出去一个多小时提麻袋回来,徐兰跟他进房间回身把门关上。
唐启阳弯腰放下麻袋和她说:“现在没有人孵小鸡,我和人换些能孵的鸡蛋回来,我们自己孵。”
他说着蹲下把麻袋向外折翻,露出一篮子鸡蛋。
徐兰惊讶说:“这回换到不少鸡蛋。”
唐启阳说:“他们还没拿去城里换。”
徐兰从边上拿个竹篮,解开装旧棉花的麻袋,抓出一些铺篮子里。
唐启阳把受精蛋捡出来放进棉花上,徐兰数了数十二个,少了点。
受精蛋放好,徐兰又抓两把棉花盖鸡蛋上,把篮子放角落里和唐启阳说:“你每天注意一下温度。”
唐启阳利索应:“好,黄家湾就有人养鸭,不过还没下蛋,还要一个多月才有,我让相熟的人帮忙留意换。”
徐兰:“就等着叭。”
两人收拾一下,拾几个鸡蛋出去做饭。
转过夜晚,第二天徐兰和唐启阳继续去拉石头,自从他们要建房子的消息传出,路上碰到问他们各种问题的人少了。
两人连续采石头拉石头三天,浴室的糯米沙浆干透。
浴室的门差不多开在中间,这天唐启阳在进门左边用石头砌起热水灶,砌的单层灶。
烟囱靠着墙直角砌起来,省石头省事,灶和烟囱砌好,唐启阳用黄泥把灶里面和起来,等两天后干了就能用,后面的壁炉等天冷再砌。
做完这个,徐兰和唐启阳下午就去拉石头,傍晚在后院一角搭个非常简陋的厕所。
隔天徐兰和唐启阳屏住气把原来的厕所拆掉,把里面的粪便铲到猪圈旁的发酵堆,堆在猪粪上。
唐启阳把厕所周围的地平整,把厕所扩大一圈,挖浅浅的地基,下午开建,徐兰给他打下手,一个下午砌起半米高。
第二天吃早饭后继续,当天下午就砌到两米高,然后砌起四个柱子,再一天架上竹架,铺上竹篾抹上泥。
建的厕所是旱厕,门开在中间,一边是两根木头架起来,后面用个竹筐装草木灰,上大号后草木灰盖上,一边是个小缸,上小号用的。
厕所墙高两米,上面到顶上四面透风,所以进去不会太臭。
这时浴室里的热水灶干透,唐启阳把专门烧热水的小水缸搬进去,把棚子下的灶拆掉修整地面,棚子下这下只剩吃饭的桌椅和井,变得宽敞起来,看着舒服多了。
随后两人用竹篾把柴房后面和前侧围绑起来,把猪圈旁边的柴火搬过去。
再整理整理院子,家里总算像个样子。
整理完院子,徐兰和唐启阳停下来相视笑,他们感觉花了很多时间,天天忙忙碌碌却没干出多少事,后面还有不少事,平整下坡的路,做泥砖,准备建房子的木头,拉房子地基的石头……
五个孩子高兴坏了,因为厕所建得好,上厕所很方便!
徐兰和唐启阳说:“想到建房子还要准备那么多东西,不太想建了。”
唐启阳和她说:“我们不能一直睡地上,房子要建的,不急,我们慢慢准备,我先和大队长申请砍树,把树砍回来沉到池塘边,明年才能用,之前我们想今天盖房子还是想得简单了。”
徐兰说不建只是说说,听唐启阳这么说回:“行吧。”
第二天唐启阳大清早提着两小袋糯米去县城。
徐兰吃过早饭,把一家人的棉衣都拆掉,布料泡进木盆清洗,发黄发硬的棉花晒席子上,晓岱和晓雯各拿根长木棍,离远一点拍打棉花。
徐兰揉搓布料,这些布料也很不好,不能再用来做衣服,只能用来做布鞋,秋天他们要准备很多布料。
想到这里徐兰心里有点愁。
唐启阳去县城十点多回来,只买到几斤品相不好的玉米,徐兰看过后拿出五根排骨放进篮子里提去厨房。
中午唐启阳把排骨全焖了,装一半留晚上吃。
下午唐启阳去找大队长,徐兰在后院和菜地转一圈,草莓快红了,西瓜有碗大小了。
红豆角和白豆角也开始结夹,黄瓜过两天就能吃,西红柿再长一长,晓风她们见西红柿长快有拳.头大小很惊讶,徐兰淡定告诉她们唐启阳在县城买的种子,她们都信了。
唐启阳出去快一个小时回来和徐兰说:“大队长批准了,我们家能砍三棵。”
徐兰说:“三棵远远不够吧”,大梁就用一整棵,剩下的两棵怎么都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