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忙
初六大清早,唐启阳和晓岱把晓婕送去省城,晓婕在省城坐去沪市的班车,小六也跟着去。
他们送晓婕上车后要去农机厂买多用的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在开运东西和耕田地时噪音太大,耕地时人还要在后头扶着。
徐兰和唐启阳一直不想买,他们看报纸有联合收割机,想买比较先进无噪音的农耕机,但找来找去,就是没有。
只好妥协先买一个手扶拖拉机先用着。
徐兰在农场大厨房和陈小红、她丈夫黄宗全,还有他们家的老四老五谈用工合同,黄宗全和两个年轻人不善谈,很拘谨,主要是和陈小红说。
徐兰和陈小红说完,他家的老四和老五先后看过用工合同,见合同和徐兰说的一致,和老妈点头。
双方没有意见后双方签名按手印,农场新出炉两个新员工。
黄家湾距离农场有半个多小时的脚程,不远,但农场大部份时间早上起来比较早,中午休息时间长一些。
为方便,陈小红和黄宗全住在农场,有空时随他们的意愿回家。
徐兰带他们安置在二楼一个空的房间,称粮食给他们。
他们明天正式上班,徐兰交待他们明天上班后每天要做的事后便离开。
陈小红的四儿子和五儿子见父母住的房间比家里还好,晚上还能在隔壁看电视,都想进农场打全职工,可惜老板不多招人。
招人还招年纪大的人,两人心里不解,青年人力气难道不比老年人大?
徐兰从员工宿舍出来上山顶沿着边向下看,除了山顶竹林,前山没有种树,视野空旷,吃草的牛羊能看得一清二楚,别人订要的牛还在,龙抬头后才来买牵走。
她还看到在大门口后面玩耍的两只田园狗,可能是土狗,唐启阳训练不理想,小狗刚买来时,小六好奇看几天便失去兴趣。
因为狗长大也不能骑,大黄和小黄能骑。
两只狗由赵鹏负责喂和清理卫生。
下午四点多,晓岱开着吉普车,唐启阳开着拖拉机拉一个冰箱到村口停下。
小六下车便跑回家在厨房门口和妈妈二姐报信:“妈,二姐,爸不仅买拖拉机,还买一个冰箱。”
徐兰:“买到冰箱?挺好的。”
他们早想买冰箱,但每次去百货看都没有现货,也不想托人买。
晓语笑说:“夏天能自己做冰棍了。”
小六高兴说:“是啊。”
他们才说几句话,唐启阳便扛冰箱回来扛进堂屋,后面跟几个小孩,小六马上跑过去。
餐厅小,再放进冰箱就很局促,放在堂屋里。
徐兰和晓语停下手里的活去堂屋,堂屋里闹哄哄,唐启阳和晓岱一起拆开包装纸箱。
徐兰下意识看孩子们的房间门,门关着,晓雯没有出来。
唐启阳和晓岱把冰箱包装拆开后抬到楼梯后面的墙角跟,插头插上接线板,冰箱启动制冷,接线板上还插着电视机的电源线。
唐启阳有点担心电压不足,打开电视,见没跳闸放下心,最近天还很冷用不着开冰箱,他把冰箱电源线拨了。
然后接过老二递来的茶杯喝两口热茶。
绿色的电冰箱看了也就那样,看热闹的小孩回去,徐兰已经回厨房做饭。
唐启阳买冰箱在村里飘点水花便落下去,大家忙着为快要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元宵节后学校开学,孩子们返校,各个学校开学。
唐启阳把手扶拖拉机换上耙犁,把水田犁过一遍,把池塘之间的地犁一遍,去年开出的荒地也松一遍土,并教会黄宗全使用拖拉机犁田和耕地。
徐兰带人给四亩冬小麦施肥,忙些琐碎的事,隔几天给小五送些饭菜,看看她的精神状态。
小五在学习上虽然不如老大老二老三自觉和努力,但她精神状况比当年面临高考的老二和老三还要稳定一些,当年老二没有自信,老三心思敏感。
老大是身为大姐,做为榜样,有一股向前的冲劲,小四粗神经不用说。
二月二龙抬头,这时阳历已经是三月十九日,气温回升明显,春耕开始。
早上,徐兰和唐启阳还有陈小红、黄宗全、江峰来到种藕的水田,脱鞋挽裤腿下田。
唐启启带黄宗全和江峰扒开泥土,把脆藕种挖出来,沿着这边的田埂种下去。
徐兰和陈小红各提一个小篮子,从一个篓子里装着粉藕的莲子。
莲子种藕一般比较难发芽出苗,这些莲子是徐兰在山里收集的,用异能蕴养过。
徐兰教陈小红怎么种后两人在唐启阳他们对面种。
种莲藕行距和穴距都长,看准位置后把莲子埋进泥里便成。
徐兰看距离不在话下,种得快,陈小红看距离慢一些。
约一亩的地方不大,差不多一个小时五人便把藕种完,收拾东西去种玉米。
种玉米种土豆,秧红薯苗,清明节前一天插秧,人手足,三亩田一天插完。
有陈小红夫妻这两个干活能手,这个春天徐兰和唐启阳过得很轻松,有更多的时间做吃春天的美食,青团便做了两回,给晓雯送去的同时也给秀莲三个带一点。
清明节后天气更暖,徐兰和唐启阳和农场员工先在坡地花一天时间种下五亩花生,再在农场种下五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