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不在意
唐启阳这回离家久,饭后小六洗完碗没去看电视,而是窝在爸爸身边,不舍得离开。
直到八点才颠颠去看电视,夫妻俩在餐厅里说话,唐启阳和徐兰说去沪市的情况:“我在沪市又找了找地方,发现还是你说的那个地方最好,政府部门开始着手整治棚户区,现在还没有规范的拆迁条例,相关人员让我再等一等。”
徐兰听了说:“情况不定,报纸上登出各个地方在兴建农产品批发市场,不知道徽州现在有没有建,如果有建先买一两个档口。”
唐启阳说:“农忙后我去看看。”
“嗯。”
夫妻俩听着雨声,闲聊时事、农业信息。
唐启阳回来歇两天,开车去市里买一个冰柜回农场放在菜窖里,在菜窖里接一个接线板,用冰柜的时候插上电便成。
烦人的雨季结束,熬人双抢到来,队里支援的人如期到来。
在收稻谷的前一天大清早,唐启阳杀一只猪,这猪是去年年中两只母猪生的那批猪崽养大的,刚好养一年。
现在农场养两批猪,一批成年可以出栏,一批过年后生的,现在两只母猪又怀着崽子,九月份生。
猪的喂养方式也改变了,以前养猪少的时候煮猪食,现在改成用炒的黄豆和玉米粒按比例混一起拉去磨坊磨成粉状,加水搅拌成浆,加切碎的蔬菜或红薯藤或苜蓿,搅一搅便能喂,省事又省柴火。
不过母猪生产和哺乳时还要煮猪食。
杀猪分拆出来的猪肉一半送去店里卖,一半放进冰柜冻着,供农场的人吃。
当天中午,徐老几个吃农场新鲜猪肉做出来的肉菜,都觉得农场养出来的猪肉比市场上买的香,农场的鸡蛋,鸡鸭鱼肉也比市场买的好吃。
徐老和方老谈论农场东西好吃原因,徐老太太说:“猪圈、鸭棚、鸡圈都干净卫生,家畜都没有喂饲料,全喂粮食和蔬菜、红薯藤、苜蓿。”
桂姐接话:“我觉得喂的苜蓿有关系,他们差不多每天都割点苜蓿喂鱼喂猪。”
方老:“可能,草原养的牛羊是比较好吃。”
“……”
农场的三亩水稻一天便割完,第二天忙半天把所有的谷子用鼓风机吹过,晒在仓库前的大晒场。
谷子没有直接晒在水泥地上,还是晒在晒席里,晒席多,晒得比较薄。
天气非常热,晚上徐兰回家前去看徐老四人状况,四人还好,他们说以前在城里更热,晚上能热得睡不着觉。
在这里晚上开着窗户有微风,能睡着,很好。
徐兰放心,他们没事便行。
收完水稻后便马上收玉米,五十亩玉米种稀疏一倍,相当是减半,黄豆植株比较矮,收玉米时比较方便。
但没有遮挡一点阳光,阳光火辣辣直晒人身上,不到十一点唐启阳便喊收工。
玉米拉到仓库前的走廊,中午他们坐在走廊扒玉米皮绑成小捆,搬进一个房间里挂,这个房间里有几排挂东西的木架,直接挂上便成。
唐启阳提来两个落地大风扇,从仓库里拉出电插板,插上电开最大一档,干活的人可以说舒舒服服。
四点后再下地收玉米,负责做饭喂猪的人提早回去。
农场收玉米的第二中午,徐兰接到晓岱的电话,她语气不太高兴:“妈,我被分配徽州风阳分局,没有分配回县里。”
徐兰说:“哎,徽州也挺好,不过怎么会分配到那里?”,他们县不是徽州管辖。
晓岱回:“据说那边缺人,我不能吃住在家里了!”
徐兰说:“风阳分局在二姐和惠悦商城那个片区,离他们都不远,你有时间可以去你二姐和你兴方哥家蹭饭。”
晓岱失落说:“只能这样。”
徐兰笑说:“你放心,摩托车还给你买,你想住惠悦商城上面的公寓也行。”
晓岱马上高兴:“谢谢爸妈,要住单位宿舍,二姐和小妹回家了吗?”
徐兰:“还没有,她们后天回来,你是先回家吧?”
晓岱:“嗯,明天回,在家呆三天再去报到。”
徐兰问她:“明天几点班车?”
“早上八点,带着被子褥子,东西有点多。”
“行,快中午我去接你。”
“嗯,谢谢妈。”
第二天快中午,徐兰去接晓岱回家,她们把行李搬回家里后去农场吃饭。
唐启阳中午做两个大菜给她接风,米饭是早早做的,吃的时候不热,晓岱美美吃着红烧肉配米饭。
小六边吃边和四姐报告:“爸买一个冰柜放菜窖里,里面有绿豆冰棍,爸做的。”
晓岱“哇”一声说:“爸居然买一个冰柜做冰棍。”
小六给她解释:“不是专门做冰棍,是专门放肉,装冰棍的箱子只占一个小半边。”
晓岱“哦”一声吃两块肉问妈妈:“妈,我大姐怎么样?”,她和大姐通过电话,但没有说多少话。
徐兰说:“还好,她现在中午不回家吃饭了,在单位吃。”
四人边吃饭边说话,通过交谈,晓岱了解家里最近的情况,徐兰和唐启阳了解她在学校最后一个学期的生活。
关于她的工作,他们没有和她说什么,只交待她注意安全,晓岱自信满满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