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vip]上门相看 -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 - 秦朝独立的榛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vip]上门相看

到了二月中旬,阮清给兰花打听对象的事终于有了眉目。

吴家川有一户人家,家里弟兄五个。因为家里太穷,老大在三十岁的年纪上举全家之力才娶了个媳妇。剩下其余的兄弟就只能等着看命中有无姻缘了。

这户人家一听说有人想要招个上门女婿,关起大门商量了一晚上,也没说定要将哪个儿子送人。因为打光棍的几个兄弟都想要争取这次机会。

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爹妈的不想表现的太偏心,最终再三思虑,决定将这个机会让给老三。老二是家里的顶梁柱,地位仅次于老大,不能白白送人,老四、老五相对来说年纪还轻,要是这次能在老三身上多要些彩礼,说不定就能给剩下的哪一个说个媳妇了。家里能操持家务的人多了,日子总能红火起来。

他家算盘都打好了,谁知道托人来说,阮清一听男方的年纪已经是二十八往上走了,就有些犹豫。

“跟兰花差着年岁呢。”

来说和的人是吴家川的妇女队长,叫余向红。她长了一张利嘴,见阮清不满意,便劝道:“男人年纪大些才好,会疼人。”

“不是说家里弟兄五个,剩下的啥情况?”

余向红只好又把老四、老五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番。这两人论年纪,都跟兰花差不多,但在性格上老四性子沉闷,老五性子活泼。

余向红介绍完,又道:“老五是家里的小儿子,当爹妈的心里难免偏向一些,受不下大委屈,老四性子太闷,我之前就听你说过,女方就挺老实的,这居家过日子,两口子都不说话,反倒没个趣味。我看来看去还是老三好一些,性格上既不像老四那样沉闷,又比老五多了几分稳重,跟女方也算的上是互补。”

阮清听她说完,想了想,到底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我看就见老四吧。咱先看人,能不能成还要另说。”

余向红道:“要不,你们把这兄弟两个都考虑考虑,咱们虽然是给把关的,可具体意思还是得要人家姑娘自己定。”

阮清听着就有些犹豫,“人家是一家子兄弟,咱们在中间挑来挑去总是不好,还是看准哪个就是哪个的好。”

余向红再劝,“挑不挑的,是咱两个私下里商量下的,我又不会当着他家的面去说。阮副队长,咱实话实说,我今天下了大力气给你说这个老三,其一确实有他家里人托了我的原因,其二我也是觉得他们两个脾性上更合适。”

“这家人虽然是穷些,可也是我们那里出了名的和善人,兄弟几个也从来没有闹出过让人家看笑话的事情,要不咋会一家子就先让老大娶了个媳妇呢?”

阮清点点头,道:“余队长,咱们做的就是牵线搭桥的事,你说的这些我肯定相信。但你也说了,姻缘的事还是要看人家自己的意思。这样,这两兄弟我都跟女方家提一提,要是她家选定了一个,那另一个的话题咱以后就提都不要再提了。”

“行,就照你说的办。”

阮清见余向红答应下来,又问深了一层,“照你说的,他们家也算是兄弟齐心了,可为啥守着五个壮劳力,家里的日子还能过成这样呢?”

余向红道:“还是在成分上吃了亏,前些年讲究这个,他爹妈差点拉扯不大兄弟几个,这几年虽然放开了些,但到底是伤了根底,要想翻身,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翻过来的。再者,前头老大媳妇是花了天价娶进门的,当时由我们队上牵头,发动了全队的人,这家借一碗面,那家赊半碗油的。媳妇是娶进门了,可也是债台高筑。”

阮清了解了原委,心里就有了数。

晚上吃过晚饭后,她就到兰大娘家去说情况。兰花一见她,就知道她是干啥来了,只叫了一声“霞霞姐”,便羞的躲到厨房里去了。

兰大娘自从托了阮清,等了这些日子,见一直没有动静,心里正急的不行。今天一见阮清进门,连忙热情的将人迎到屋里,端了一盘子煮熟的洋芋,让阮清尽管吃,不要客气。

阮清推说已经吃过饭了,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在吴家川打听到了一家,我来问问你们的意思。”说着就将从余向红那里得来的信息仔仔细细的说了。

兰大娘听罢,沉默了片刻,问阮清道:“闺女,我听你话里的意思是更属意这个老四?”

阮清道:“我主要是站在年岁上考虑问题,可具体过日子的事各家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说起来,那余队长说的也有些道理,所以要相看哪一个,你们还是要仔细想清楚的好。”

兰大娘道:“要不咱们两个都先打听打听?反正那个余队长都发话了。”

阮清道:“打听可以,但要想当面去挑就不要想了。人家这样能说,可咱不能这样做,这又不是选妃,还能在一家子里可劲儿挑。”

她说完见兰大娘有些不情愿,便又道:“大娘,咱的娃咱自己疼,人家的那也不是白捡来的。你想想,他家大人要是知道你要在两个兄弟中选来选去,能愿意不?再说了,兰花要是真和这一家有缘分,以后无论是和哪个成了,都会传出一个和丈夫兄弟相看过的名声。到时候咱家的姑娘还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家的嫂子或是弟媳不?”她们虽然是招婿,可以后的亲戚还是要做的。

兰大娘听完阮清的分析,连忙道:“你说的在理,是我糊涂了。既然你说老四好,那咱们就相看老四。”

阮清道:“要不叫兰花来问问,毕竟以后要过日子的是她。”

兰大娘虽一面说着她懂个啥,还是要咱们帮着看,但一面又将兰花从厨房喊了出来,将阮清说的简单说了,问道:“你更属意哪一个?”问完见自己闺女手足无措的看着自己,又道:“照我看,还是听你霞霞姐的,就挑他们家老四好了,年龄上也相仿些。”

兰花点了点头,表示她妈说啥就是啥。

阮清回来后,便托人捎话给余向红。说是女方这边也更属意老四,请她帮着要一张男方本人的照片,两边各自瞧一瞧照片,先看看合不合眼缘。

捎完话后,隔了没多久,余向红就托人来给答复。来人挺不好意思的说道:“余队长说了,那家人穷的连多余的裤子都没有,实在没有余钱照相,得请你跟女方这边好好解释解释,请千万见谅。至于见面,如果女方不介意,随时欢迎你们到吴家川走一趟,男方这边亲口应承下的,无论能不能相看的上,都要留你们在家里吃饭的。”

农村未婚男女相看,一般都是男方先上女方家门,主要是为了展示男方低头娶媳的殷勤态度。而吴家川这边甫一开口,就说让女方上门,阮清听罢,独自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便想明白了。

兰大娘家现在是招婿,传统的那些男女婚嫁的礼数,放在她家正好是反过来了。既然是她家要娶女婿,人家要嫁儿子,那自然是该迎娶的一方先表示,上门相看正是应当应分。

等她将这件事告诉兰大娘的时候,兰大娘则是往更深处想了一层。自从经历过上回的骗局,母女两个实在是被骗怕了,这次能第一时间由阮清陪着去看对方的家境状况,她是求之不得的。

于是她道:“你们尽管定日子,看人家啥时候能得空闲。你放心,礼数上我们肯定会做足,绝不叫你难做。”

等到了和余向红约定相看的那一日,阮清就陪着兰大娘母女两个往吴家川去。这一次兰大娘的心里完全是忐忑盖过了期待,路上一个劲儿的找阮清寻求安慰。

“你说这家不会再像上回那家一样吧?”

阮清道:“现在各式各样的骗子确实不少,可哪能都让咱们遇上。再者说了,上回陈家那事传播的范围不小,目的就是为了让一些人受到警示,趁早打消走捷径的念头。”

兰大娘反复的问,阮清反复的安慰,几次过后,她才渐渐放松下来。

等到了吴家川,余向红十分热情的接待她们。

“大娘,你们一路辛苦了吧?先到家里去喝口水,歇一歇。”

兰大娘心里记着事,自然不肯乱跑,便道:“可不敢麻烦。你们这一道川比我们山里的路好走,没啥辛苦的。”

余向红也只是客气,见兰大娘推辞了,便朝阮清道:“那我这就领你们到男方家里去。你们不知道,自从说定了日子,他们家也是天天盼着呢。”

余向红和阮清一边说话,一边走在前面带路,兰大娘和兰花则胳膊挽着胳膊跟在后面。

兰大娘趁机小声说道:“你待会机灵些,记住你霞霞姐来时跟你说的话了没有?”

兰花连忙点头,“嗯,我记住了。要看他说话跟咱是不是一路人,还要看他对家里人的态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