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vip]招待吴和李 -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 - 秦朝独立的榛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vip]招待吴和李

兰大娘坐到葛翠河家的炕头上,来回反复的念叨着,“都是骗子,一伙的骗子,我要告他们,告到公社去......”

葛翠河下了大力气,劝了半天,才将人劝服了。她赶紧让她闺女将人扶回去,嘱咐道:“让好好歇一歇,万事有我们呢。”

看人走了,葛翠河才抱怨了一句,“这都叫什么事啊?她们娘儿俩咋就这么倒霉,像是啥人都专盯着她们骗似的。”

阮清也苦笑道:“可不是?兰大娘这心病只怕是要种到心里了。这次的事,确实也是我疏忽了,我应该在吴家说没有照片的时候,就提高警惕。”

葛翠河道:“你也不要过分自责,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骗子想骗人,办法有的是。况且事情发生后,你的处置非常妥当,既保持住了立场,又和余队长划清了界限。她想顺坡下驴,我们却不能跟着一起犯糊涂。”

阮清在葛翠河家呆了一下午,最后两人算是达成了共识,兰大娘家的事急不得,至少得让她缓过这阵儿再说。但对于吴家骗婚的行为,阮清建议应该继续追责。

她道:“这事必须由咱们队上出面,给他们生产队的领导施压,必要时也可以去找公社领导评理。”

葛翠河犹豫道:“一旦队上出面将事情摆到到明面上,小事化大,性质可就变了。”

“这本来就不是小事。”阮清道:“兰大娘家连着两次碰到这种骗婚的事,表面上看,是她们太倒霉,可往深里想,未尝不是对方就是看人下菜碟,柿子捡软的捏。”

“比方说这次吴家的事,他家用老三顶替老四,难道就没有想过总有被发现的一天?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揭穿了也不怕而已。吴家看兰大娘家,只看见孤儿寡母两个人,想着自家的娃娃是男人,就算是入赘,将来也是要帮着顶门立户的。到时木已成舟,孤儿寡母指着人家过活,还不是谁都能拿捏?”

“再说余队长,她虽然当场叫破这事,可依旧揣着明白装糊涂,试图和稀泥,帮吴家遮掩,她心里多半也是想着没人给她们撑腰。所以,咱们不妨就趁着这次机会,杀鸡儆猴,表明咱们队上的立场,彻底杜绝以后还有人家想出类似昏招的可能性。”

葛翠河听完阮清的分析,心里基本已经认同了,但她到底比阮清多了几年的工作经验,想的更全面一些。她道:“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办,不过还是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坏了兰花的名声。”有陈家坎的那个做先例,要是跟她相看过的都遭了殃,传出克夫的名声,她以后的婚事只怕会更艰难。

有了葛翠河的支持,阮清再次联络了余向红,直截了当的表达了队上的意思——吴家人必须亲自登门,就这次预谋骗婚事件向女方家诚恳道歉。

余向红先前以为,相看的事黄了已经是最严重的后果,万万没想到隔了没几天,阮清就又旧事重提,丢过来一个麻烦。

“事情黄了,吴家也算是自食恶果。但现在你们又提出要登门道歉,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余向红觉得阮清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咱们这是乡下,不是城里,啥事都要讲究个黑白分明。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把事情做绝。你想想,吴家一旦上门道歉,骗婚的名声就算是坐实了,他们家整整齐齐四个儿子,你让他们顶着骗子的名头,以后还能说下媳妇吗?”

余向红一口气说到此处,顿了顿,语调又软了下来,徐徐劝道:“阮队长,我很服气你万事为别人着想的干事方式,可这事确实不能只考虑一方。这吴家做事的确可恶,可说到底还是穷根惹得祸,要是日子好过,谁家会干这种辱没名声的事?”

余向红说完,阮清就道:“是,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可咱们现下就事论事,因着这件事受到伤害的,从头到尾只有兰大娘母女,吴家人拍拍屁股,啥事没有,还是该干啥干啥。你既然说乡里乡亲这个话,那吴家人咋就能昧着良心祸害了别人,到头来还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余队长,我还是希望你回去再和吴家人说明一下利害,兰大娘自从回来,炕上就没有再下来过,好好的一个人,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吴家良心上真能过的去?”

两人都试图输出自己的意见,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不欢而散。但余向红到底圆滑一些,没有一下子就把话说绝,只说回去会给吴家人转达他们的意思,至于吴家人照不照做,就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了。

阮清耐着性子等了几日,余向红果然没有了下文。她跟葛翠河说道:“看来,还得麻烦你出面,找一找公社的领导。”

葛翠河道:“你再叫一次余向红,这次我来跟她谈。”

事情捅到公社去,就等于是彻底撕破了脸。葛翠河想着以后不定什么时候还要再打交道,没必要将事情做绝了。

阮清便按照葛翠河说的,找人捎话给余向红,并点明说是葛队长要找她谈,但对方却以家里事忙,走不开给拒绝了。

这下,葛翠河也生气了。第二天一早就骑着自行车上了公社。回来之后告诉阮清,“就看公社领导怎么处理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咱们是一步都不能再退了。”

说完这件事,葛翠河又道:“我回来时,正好碰上一个熟人,他说有人拿着介绍信到公社打听你,还留了条子。”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纸条递给阮清。

阮清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只留了招待所的地址,后面署名是吴和李。她同葛翠河笑道:“是吴和李,他应该是到县上了。”

次日一早,阮清就往县上去见吴和李。不想刚走到村口,就碰到了裹着头巾的兰花。

阮清问道:“一大早的你这是干啥去?”

兰花道:“我娘的药吃完了,我到县上去给她买药。”

“你娘还没好?”

兰花神色黯淡了一下,道:“本来已经能下地了,前两天着了凉,就又躺下了。”

阮清心里知道,发病源头还是之前受了刺激。没有心药,她这心病估计很难痊愈。当下也想不出啥劝慰的话,便道:“我正好也要上县里,咱们就一起走吧。”

路上,阮清才得知兰花这是第一回独自上县里,之前家里也没啥要事非要到县里去,就算要去也是兰大娘一个人去。闺女被她养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养成了个怕生人的性子。

到了县城汽车站,阮清看见兰花连问个路都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去找药店。想着时间还早,便索性亲自陪着她去买药。

顺利买到药后,兰花明显松了一口气。用感激的口吻道:“霞霞姐,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快去办事吧,我到汽车站去等你,等你办完了事,咱们再一起回。”

阮清道:“我这事没个确切的时间点,要不你先回?你妈还等着药呢。”

兰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说道:“我不敢到售票员跟前去买票......”

因为是城乡公共汽车,车上的售票员通常比较彪悍,一句话说不明白,第二句的语气就已经开始暴躁了。来时,兰花就是被人家一吼,连找零都数错了。

阮清看着她,心里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这种性格也是麻烦,人家欺负你都不用找理由。

“那这样,你跟我一起去吧。反正是请朋友吃饭,多你一个没事。”

阮清便带着兰花一起去找吴和李,他留的那个地址正好就是阮清之前住过的那个招待所。

阮清在前台报了吴和李的名字,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服务员就给上面挂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吴和李就从楼上下来了,跟他一起下来的竟然还有王成达。

两个穿着挺拔军装的男人并排走来,立刻就吸引了所有经过的人的目光。他们看着他俩的眼里充满了探究和儒慕。

阮清看他们对自己的招人一无所觉,或者是早已习惯,笑道:“你们是啥时候到的?咋会在一起?”

王成达笑道:“他是昨天才到的,我早就到了,不过你可别怪我没有来看你。我们之前一直在省里,没完没了的列席开会。要说到你们县上的时间,他倒是比我早,我是今天早上才来的。”

阮清笑道:“你们一路辛苦了,这次该我尽地主之谊了......”正说着,就见王成达一直往她身后瞧,阮清稍微一回头,就看见了兰花,想起来自己竟然忘记介绍了,于是连忙道:“这是兰花,也是我们村的人。”

“兰花妹子好。”王成达呲着一口大白牙傻笑道:“我叫王成达。”

比起王成达态度殷勤,吴和李则只是礼貌的点了下头,道:“我叫吴和李。”

因着县城太穷,阮清想要尽地主之谊,只能请他们到国营饭店去。

路上,吴和李解释道:“我昨天一到县上,就忙着买上门的东西,只来得及到你们公社去给你留张纸条。我想着,你要是没看见,等我忙完了县上的事,再到你家去拜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