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vip]请客吃饭
阮清在招待所附近找了家饭店,看着里面陈设不错,一打听发现每天不到六点,里面的包厢就全部被定完了,便笃定这家饭店的菜色肯定不错。于是就将宴请的地点放在了这儿。
这次宴请,阮清最后想了想,又加了一个何凯华。
电话里何凯华听见周复也在,立刻表示自己一定准时赴宴。
之前周复将此人推荐给她,阮清那时感觉他和周复关系还不错,但不知为何他后来又明里暗里的想要通过自己跟周复拉关系,她虽然回绝了他,但把大家约到一起吃顿饭还是可以的。
阮清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包厢,先定了酒菜。她不太了解,便全定了饭店里的特色,然后让服务员泡了一壶茶,边喝茶边等着几人到来。
最先进来的是何凯华。
他进来时竟还十分上道的带了一瓶红酒。
阮清见了笑道;“何律师怎么这么客气,我这次到省城来,你们大家都帮了我不少忙,我这才想着要请大家吃个饭,算是小小的表达一下我的敬意。”
何凯华笑道:“我虽是律师,可说白了也是生意人,我出知识,你付费,这本来就是十分公允的事,谈不上帮忙。倒是你,特意请我来吃饭,我带瓶酒来,也算是礼尚往来。”
阮清先前定的是白酒,此时为了表示尊重,当即便让服务员将何凯华带来的红酒先拿出去醒上,等到一会儿人来齐了,就可以直接喝了。
服务员刚拿着酒出去,周复和冯长松就联袂来了。
“周主任,冯科长。”阮清站了起来,将两人让到主位的方向。
何凯华笑问周复:“我今天也来蹭顿饭,周主任不介意吧?”
周复挑了下眉,看了阮清一眼,说道:“这事得问请客的人。”
阮清接了话尾说道:“今天请大家来,就是为了感谢大家这几日对我的帮助,索性都相互认识,我就厚着脸皮一起请了。”
她说罢,主动向冯长松介绍道:“这是何律师,周主任之前推荐给我的律师,十分的专业。因为他的帮忙,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呢。”
冯长松和何凯华相互打了招呼,他又问道:“这么说,你的用工合同已经搞定了?那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阮清点头,“确实已经搞定了。我准备明天就动身返回县上。冯科长、周主任,到时候等我们的婚介所开起来,还要劳烦二位接着照顾我们的生意啊。”
酒菜还没有上全,阮清便以茶代酒意思着敬了他们一杯。
冯长松谦虚道:“谈不上谁照顾谁,咱们算是合作共赢。”
等到酒菜全部上来了。何凯华看见阮清喝红酒的姿势,不由问道:“阮清,我看你还挺懂红酒的?莫非也是专门研究过?”
阮清听见他的问话,楞了下神。
之前在现实世界的时候,她倒是确实了解过一些皮毛。但自从到了这里,日子过得穷,在她们小县城根本就见不到红酒。
但看见何凯华拿来的红酒后,有些放在深处的记忆立刻就随之复苏了。她无意识的就表现了出来,却没想到何凯华竟看在了眼里。
“嗐,就是瞎琢磨。”阮清轻描淡写的说道:“我们乡下日子过得拮据,见不到这些东西。我也是很早之前喝过几回。”
她说的自然是她还在现实世界的时候,但听在周复的耳朵里,理所当然的就想成了她说的是在首都的时候。
“哦?你喜欢喝红酒啊?正好我那里有别人送的两瓶,等你回去的时候可以当礼物带回去。”
阮清连忙道:“这倒是不用,我也不常喝酒,再说了,乡下人没喝过的压根就喝不惯,还是喝白酒实在。”
冯长松听着,帮腔道:“阮清,周主任拿出来的可都是好东西,你千万不要推辞,用不上有什么的?比如说这酒,到时候你再转送给我不就行了。”
阮清一听这话,立刻笑道:“冯科长,认识你这么久,我竟然不知道你算盘打得这么好呢?”
她一语双关,逗得桌上的人全都笑了起来,就连周复眼角也多了几分笑意。
几人边吃饭边说起了目前国内的形势。何凯华与周复谈的最是投机。阮清平时不喜欢琢磨这些,因此多数都是一边吃菜一边听他们说。
但听着听着就发现,周复对目前形势分析的还挺准确,他预测的几个大的转折点,竟然跟阮清提前知道的书中世界的情节大差不差。
她不由心生钦佩,抬头朝他看去。
却不想下一刻周复像是有所感应似的,也抬眼朝她的方向看了一眼,两人眼神相撞时,阮清立刻收回目光垂首,假装着吃起了菜。
何凯华看见两人之间的眉眼官司,心里不由动了动,后面的话题里便总是将阮清拉进去,引着她也多说几句。
何凯华是在社会上长袖善舞惯了的人,他以为阮清寡言是因为插不上话,于是便时不时丢个话尾给她,却没想到此举反而造成了阮清的困扰。
阮清不说话并非是听不懂,而是不感兴趣。她边吃饭边听他们讨论本来觉得挺省心的,饭桌上只要不冷场,她也算是尽了礼数了。但此时要不断应付何凯华的问题,她回答了几次,见何凯华递话递的越来越起劲儿,便推辞道:“其实这些我也不太懂,说出来的观点肯定也不准确,你们几个谈论就好,我听着就当是学习了。”
何凯华道:“你这就是谦虚了,我听你之前说的那些就很有道理,咱们能在一个饭桌上吃饭,说明很有缘分,大家都是自己人,你也不要拘束,想说什么就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阮清见他听不懂自己的推辞,有些无奈。此时话题正好说到了当今社会的婚姻问题。
何凯华道:“在这个问题上,城市和农村的分水岭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城里人流行自由恋爱,讲究婚姻自由灵魂自由,可在农村,我个人认为大家的思想还是被禁锢着的。”
说罢,又看向阮清:“你是专门干这一行的,你认为呢?”
这可是说到了阮清自己的专业上来了。
阮清道:“我认为不存在什么思想禁锢的问题。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是社会人的天性。如果非要分析城市和农村婚姻观念不同的原因,我想大概还是应该归结到经济原因上。”
阮清的观点一出,周复首先就目露疑惑的看了过来。
何凯华更是问出了口:“将婚姻问题和社会经济挂钩,这样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阮清,你能否详细说一说?”
阮清顿了顿,接着说道:“就拿我们县上举例,县上的人均收入明显比农村人好一些,因此大家在口腹之欲满足了之后,更多的肯定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了,自由恋爱自然被人们越来越推崇。”
“但在农村,有些人家穷的祖孙三代睡在一张炕上,一年到头吃都吃不饱,还哪来的心思追求真爱,再加上山里人娶媳妇本来就困难,因此他们只希望有人能嫁过来就行,至于娶的人是不是合心意,要是新媳妇干活有一把子力气,能为家里多创收一些口粮,那自然就是合心意的。”
“总而言之,农村人其实就是务实,却什么补什么。”
何凯华听阮清说完,不得不承认,她说的确实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