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轻风徐过,海面泛着微浪,海面下,有两头虎鲸正认真地盯着食物。
东连感受到这黄花鱼的体型实在太小了,但是音音说想吃,那自然要配合抓。但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这真的好吃吗?”
音音非常兴奋地晃了晃脑袋,“肯定好吃的,它的好吃,流传千古呢!”古人可是写了很多诗,来赞颂黄花鱼的美味呢。
余珠望着那鱼群,想了想它们的捕捞方式,“这种鱼,我们不用尾巴拍晕它们,用声波就可以了。因为它们有耳石,当有强大声波经过他们时,两个耳石会发生共振,就会被震晕。”
在华夏古代,渔民便已学会敲船板,来将石首鱼震晕,再用渔网捞起来,就能满载而归。
但这其实也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无论大鱼小鱼都被震晕捞了起来,而且是在繁衍期聚集的时候。所以到了二十世纪,就几乎没有野生的黄花鱼了。
余珠想了想,又叮嘱道,“但同时,它们在求/偶或者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嘈杂的叫声,可谓是最吵的鱼类了,很响,我们听了都会难受。所以,要速战速决。”
东连顿时就明白了,之前他们也用过声波将鱼群赶成鱼球,然后再用尾鳍拍晕他们。
现在捕食这种有耳石的石首鱼,用强大的声波就可以完成捕食的步骤了。
黄花鱼对声波很敏感,在余珠跟东连聊天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往远处游去了,但虎鲸的速度,比他们快上许多,很快便将他们围住。
两边高强度的声波,很快就将这个鱼群震晕。
两头虎鲸,纷纷接住掉落的小鱼,鱼快速地顺着喉咙就下去了。
鱼群雨下得差不多了,余珠接住剩下的几条,同样还没来得及嚼,就顺下去了。
余珠愣了一下,忍不住开口,“说实话,没尝到什么味,你呢?”
东连吧啦吧啦了几下嘴巴,“我也是。”
余珠沉默了,所以,吃了个寂寞?嘴巴太大也是错?
且不说什么清蒸黄花鱼,红烧黄花鱼,香煎黄花鱼……这年头,想直接尝一下黄花鱼的味道,都尝不到了?
余珠感觉自己白高兴了,什么自助餐?吃了跟没吃差不多,实在是太小了,平均也才二三十厘米左右。
要是遇上一米长的黄唇鱼,也许才可以尝尝味道。
东连发现音音都沮丧了,以为她是没吃饱,赶紧游到她下方,抱住她,“音音,我去给你抓大鱼吃,肯定会让你吃饱的,你不要不开心。”
突然就被按在他的肚皮上,余珠瞬间就被逗笑了,心中像是有一股暖流涌入,“我不是因为没吃饱而不开心,我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想找回当时的感觉而已。”
东连用尾鳍勾住她,贴心地问着,“什么感觉呢?”
对呀,什么感觉呢?做人的感觉?
她想起她向海岸上望时,总能看到的繁盛树林,想起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陆地动物。
突然就有些释然了,上辈子那璀璨的人类文明,还是变成她珍贵的回忆吧,总要向前看,不能太眷恋过去。
余珠伸直胸鳍,搭在东连身上,“是想念的感觉。连,我有点想族里的鲸了,我们还是抓紧回去吧。临走时,都没有去跟你族鲸道别,我心里总过意不去。”
“嗯,我们回去。”东连用吻部轻轻贴着音音的身体,他也有点想家了。
余珠开始加快探索的进度,在板块交界处,岛屿众多,从北往南一连串,几百上千个岛。这些岛,她都略过,没有记录。
封闭式内海她也没有游进去,因为相对会比较浅,退潮时如果来不及退,有搁浅风险。
这段时间,她都主要在边缘海待着。
边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海域。
在地球,像中国的东海跟南海,就都是边缘海,各种岛屿将其与大洋隔开了。
在这些边缘海,他们有遇到其他的虎鲸族群,主食为鳐鱼。这让她想起南半球的西族群,也是以鳐鱼为主食的。
海洋中生物这么多,可能这些族群吃来吃去,还是吃习惯了鳐鱼。
鳐鱼,是扁平软骨鱼的统称,可以分为两目。一目是鳐形目,代表动物是犁头鳐;一目是鲼形目,代表动物就是魔鬼鱼蝠鲼。
魔鬼鱼蝠鲼体型最大,嘴巴在正前方,大张着嘴巴,会用前鳍把浮游生物和小鱼扒拉到它大嘴里,是强壮而温和的大个子。
鳐,一般尾巴粗一点,有尾鳍,嘴巴在下面,会有人称其为笑脸鱼,两个排沙孔像眼睛,一张嘴就像一张笑脸,在水族馆多处可见。
当然,生前白白净净,像笑脸,晒干后,水分没了,就像魔鬼脸了。
鳐:谁被晒干还能笑啊,吓死你们!
除了鲼跟鳐外,还有一种很像的,叫𫚉。除鲼科外的所有鲼形目物种称为“𫚉”,这种就是有毒刺的,鳐鱼中的狠家伙。
有些虎鲸,学艺不精,就会被𫚉刺伤。
这片海域的虎鲸,早已掌握了捕捉各种鳐鱼的技巧。
部分鳐鱼是自然界的伪装者,会躲石头缝里面,会卧沙躲沙里面,可以躲避天敌,也可以趁鱼不备,张嘴吃小鱼。
余珠跟东连经过那片沙地的时候,完全没有发现那里躲着鳐鱼。
直到目睹本地虎鲸,吻部钻进沙里,咬住了鳐鱼的翼部,将其叼了翻过来,上下晃动,他们才知道,那里卧着鳐鱼呢。
语言不通,他们也不知道本地虎鲸,是任何发现沙中的鳐鱼的。也许,这又是他们独特的族群传统经验。
也不清楚西族群捕鳐鱼,是不是也是这种方式。
虎鲸的食物多种多样,根据不同食物,会有不同的捕猎战略。
余珠在环游大洋的过程中,深有体会,虎鲸兵法,值得拥有。
就他们俩,都学了不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