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常善善低头,闻了闻葵百合的香气。
“他可真是喜欢你呀,”棠宁说,“为了不错过你的比赛,特地从上海跑了回来。”
闻花香的动作停滞住,常善善勉强提了下嘴角。
他已经不喜欢她了。
即便是不喜欢她了,还是一如既往对她这么好。她微微叹息,很快整理好情绪,准备之后的比赛。
常善善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了决赛,棠宁也进入了决赛。
比赛结束后,常善善送谢昶出学校,“路上小心些,等你回来了,给你做好吃的。”
“好。”
……
常善善缩着脖子,提着两袋子菜进入日朝公寓。
抵达顶楼,她按密码进入公寓里。尽管已经习惯了室内的金光闪闪,但她进入公寓后还是被闪到了眼睛。
静默地扫视一圈金光闪闪的客厅,常善善想,其实也无怪乎谢昶喜欢金色。
置身于金光闪闪的环境里,心情也能变得明媚灿烂起来。
歇息一会儿,她卷起衣袖,系上围裙开始做饭。
今天晚上7点,谢昶从上海回朝城,她说回来了给他做好吃的,所以一下课就火急火燎地去菜市场买了菜。
现在离他下飞机还有两三个小时。
今天是冬至,冬至宜吃鸭。鸭肉养胃生津,大补虚劳,故而朝城人每每在冬至这一天会吃鸭肉。
鸭肉做法很多,常善善最中意柴把鸭子。柴把鸭子,满汉全席宫廷菜,一捆一捆形似柴火堆,成菜明油亮芡,美味至极。
思及柴把鸭子的美味,常善善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吃到柴把鸭子了。
将掏空肚子的北京填鸭上屉蒸到七成熟,取出滗汤。随之剔去鸭骨。
鸭肉切成小条,然后和泡软的菜苔,冬笋条,火腿条以及香菇条,用菜苔捆作一起,捆成大小均匀、整齐划一的柴把状。
捆好的柴把鸭子,鸭皮朝下,围圈装盘,剩余零碎的鸭肉、香菇、火腿和冬笋码到柴把鸭子上。
拌入盐,白糖,淋入熟鸡油,鸡汤和黄酒,继而上锅蒸。
鸭肉蒸好,常善善取出盘子里的汤汁,汤汁下锅,用盐、白糖,黄酒和酱油烧。烧开后勾薄芡,将烧好的躺在浇进蒸好的柴把鸭子里。
晶亮晶亮的汤汁覆盖在柴把鸭子上,再在盘子边缘围上小青菜,柴把鸭子的色彩变得更加缤纷起来。
鸭肉的鲜味,火腿的咸香,冬笋香菇的清香,齐聚在空气里,香得让人口水直流。
常善善吞咽唾液,忽而听到外面有动静。她快步走出厨房,“你回来了。”
谢昶掂起手上的包,眉眼含笑,“善善,我给你带了上海特产。”
鼓鼓囊囊的包里,装满了蝴蝶酥,梨膏糖,状元糕,五香豆,高桥松饼,七宝方糕……等等上海特色小吃。
“哇!”常晓目不暇接,“看起来好好吃,谢谢!”
“你快歇一歇,饭马上就好了。”常善善把包放到一边,转身去厨房。
谢昶脱掉外套,进入厨房,“这是柴把鸭子?”
“嗯,吃过?”
“吃过。”
常善善把筷子递给他,“尝一尝。”
鸭肉酱黄,火腿红棕,冬笋黄白,冬菇黑褐,菜苔碧绿,一捆一捆的柴把鸭子色泽缤纷,明油亮芡,赏心悦目。
捆着柴把鸭子的菜苔轻轻脆脆。鸭肉软烂入味,口感醇厚,不腥不腻,烹烧的火候和调味的剂量把握得极佳。火腿肉咸干咸干,肉香里透着腌制火腿的特殊腊味。冬笋香脆,冬菇清醇,极其适度地压了一压鸭肉多余的鸭油味。
所有食材的美味揉杂于一体,但杂而不乱,杂而不浓,一切都恰恰好,刚刚好。
整个柴把鸭子色彩多姿,口感亦缤纷多姿,完完全全将味蕾折服。
吃完清爽鲜美的柴把鸭子,谢昶说:“我吃过国宴大厨做的柴把鸭子,但远不及你做的好吃。”
“我哪里有国宴大厨厉害。”
“不,你比国宴大厨更厉害。”
常善善搅动汤锅里炖得咕嘟咕嘟的山药玉米排骨汤。炒了一把生菜,她说:“可以吃饭了。”
炝炒生菜,酸辣土豆丝,糖醋里脊,柴把鸭子,山药玉米排骨汤一一端上桌。
吃完饭,谢昶去洗碗。常善善伸伸懒腰,她注意到落地窗台前放置着的天文望远镜。
“谢昶,窗台上的天文天望远镜我可以看一下吗?”
“可以。”
星空干净得像是从清潭里舀出来的一汪水,粼粼波光汇聚成粒粒星辰。常善善凑近望远镜,用寻星镜寻找到目标。
“看到了什么?”谢昶的声音毫无预兆出现在身后。
“一颗很亮很亮的蓝色星星,很亮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