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他不是那种人
“出去!都给我滚出去!”大公主又摔碎了一对釉里红纹岁寒三友梅瓶。
小丫鬟们哭着跑了出去,碧玉被送去慎刑司后,珍珠也被拉走了,音讯全无。
大公主自打被禁了足,皇上连皇后也不许探视,她就天天发脾气,不是乱摔东西就是随意打骂下人,宫人们苦不堪言,教习嬷嬷都换了好几个。
“我要出去!我要见父皇,我要见母后!”大公主冲到宫门口,如往常一般被侍卫拦了下来,她怒吼着。
侍卫们早已见怪不怪,只说没有陛下的旨意,大公主哪儿都不能去。
大公主又闹得一阵鸡飞狗跳。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宫人们觉得再这样下去,大公主离疯也不远了。
他们愁,却愁不过皇后。
吴皇后听完萧家的聘礼后,立即发了好大一通脾气,骂着骂着就躺下了。
太医诊治后说是头风发作,又是开药,又是针灸的,忙活了大半天,还不停劝慰皇后不要劳心劳神,头风最要紧的是静养。
太医才退下,皇后又听说公主那边闹起来了,头痛欲裂,气急攻心,捶着榻流着泪:“不、不省心啊,她真是本宫的冤家!”
常嬷嬷忙里忙外地伺候吴皇后,见她这般模样,赶紧上前安慰:“娘娘放宽心,老奴一会儿就去打听大公主那边的情况,娘娘凤体重要啊。”
吴皇后点头又摇头,推她道:“她那个脾气都被本宫惯坏了,你赶紧去、去看看。”
常嬷嬷看皇后催得紧,便嘱咐了姚黄、魏紫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好好服侍,快步走了。
姚黄用手帕擦干了皇后脸上的泪和汗,想了想,悄声道:“娘娘,大公主如此这般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眼下柒公主那边已经如此了,大公主的婚事还没个着落,恐怕不妥吧?”
皇后歪在床上,一脸虚弱地说道:“本宫怎会不知!都怪嘉乐那个小蹄子,本宫之前倒没发现她心思那么恶毒,竟然敢背地里怂恿初儿,出了事还敢都推到初儿身上。
哼,大公主的名声不好了,她也别想好。跟她一起嫁去高丽的丫鬟会替本宫好好照顾她的。”
“娘娘,您顾着大公主,可也别忘了三皇子。”姚黄又上前凑了凑,“毕竟未来三皇子才是您的依靠。”
“你什么意思?”吴皇后揉着额头,姚黄是她的得力心腹。
“奴婢是想着,娘娘不可光看眼下,也要为三皇子考虑考虑。大公主和三皇子终是姐弟,不管大公主嫁到谁家,将来有三皇子撑腰,还愁什么呢?”姚黄帮吴皇后按摩头部,轻轻说着。
吴皇后一怔,三皇子生母武才人门第不高,所以她才选了他抱到膝下。
三皇子虽然占了个嫡但毕竟底气不足,各世家与其说支持三皇子,不如说支持吴家。
如今吴家示弱,站三皇子的人也趁机被大皇子拉走不少。
吴皇后嫌弃剩下的人门第不够显赫,一直未曾考虑。但姚黄说得不无道理,哪怕现在门第不足,将来待三皇子登基,那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皇位才是大公主最大的助力。
吴皇后看了一眼姚黄:“你很好,若她们都跟你一样伶俐,本宫能省多少心。”
姚黄先是有点忐忑,后听见皇后如此说,松了一口气:“为娘娘分忧是奴婢应当的。”
没多久,常嬷嬷回来了,看样子有话要和皇后私下说。
姚黄很有眼力地退下了,吴皇后经她提醒,想着也该关心关心三皇子,就让她带些吃食送去。
皇子们都住在东边的瑞本宫,姚黄将吃食交给三皇子随身的太监后,也不多待就走了。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她拐了个弯,绕到了一处假山后。
一位年纪二十五、六岁、身材曼妙的俏丽女子笑着说道:“姚黄姑娘辛苦了。”
姚黄笑着行礼:“见过武才人,奴婢当不起。”
武才人拉过她的手,温和地说:“不用这么客气,三皇子多亏了你关照,我这个做娘的才能安些心。”
姚黄道:“才人严重了。”
武才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将来三皇子若是有出息,我们娘俩一定不会亏待你的。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我早就看出来,你是个有福气的。”
姚黄羞红了脸低下头。
*
“公主,您在想什么呢?”四娘一进屋,就看见坐在窗前发呆的陆柒。
柒公主真的很奇怪,聘礼送来了,她一点也没有新嫁娘的羞涩与喜悦,反而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陆柒双手支颐,她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却什么也看不见:“没什么。四娘,你觉得萧宸予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主,您是不是听到了什么传言?”四娘赶紧把手中的东西放下,走到陆柒身边,“您别信外面那些嚼舌根的,三少爷他不是那、那种人。”
陆柒拉着她坐到旁边的圆凳上:“你急什么?他不是哪种人?”
四娘刚一坐下就急急地道:“公主,外面都传我家少爷常去、去烟花之地,他是去过没错,可他从不乱来,只是喝酒应酬罢了。我当家的可以作证。”
“秦艽吗?”陆柒想到了这个人,“听萧宸予说,你们和吴家还有些渊源,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时四娘做了些绣活拿去镇上卖,不想被吴家一个不成器的子弟看上了。那人便请四娘去他府上做事。
四娘回来和秦艽商量,觉得能安稳下来也不错,便答应了。没想到,去的当天那人就要霸占四娘。幸亏四娘身上有功夫,才没让对方得逞。
秦艽知道后怒不可遏,上门将对方打了个半死,还一脚踹伤了他的子孙根。这下吴家不干了,这个浪荡子是他们这一房的独苗苗,还未娶妻更没有子嗣。
吴家即使是旁支,也依旧有人脉有势力。秦艽一家被下了大狱。
恰逢萧宸予知道了,他便托人从中周旋,花银子摆平了此事。
“当时三少爷说看不得吴家为虎作伥,既然被他碰见了就要管一管。”四娘说道,“奴婢全家都感念三少爷的恩德,又怕留在当地有后患,便跟了三少爷。三少爷还让奴婢的孩子读书识字,奴婢一辈子都感激三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