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伤兵返任一直是联盟一个比较尖锐的话题,”既然盛伊这么说了,戚明薇也就和她简单介绍了一下诺澜斯军事学院的情况,并着重提出了伤兵返任的问题。
“因为平均战斗力?”
戚明薇:“嗯。”
严格来说,伤兵返任在星际是存在的,只是通过比例很小,这么说吧,一个军校生达到军部实力要求的概率是百分之八十五,而在伤兵中,这个概率仅有万分之一。这还是考虑到有些伤兵精损并不严重的情况,有些人甚至严重到连精神力波动都没办法感知到了,这个时候别说驾驶机甲,哪怕是登录光脑,都是需要借助其他仪器的。
而因为前线牺牲率的问题,即使星际整体的征兵率很高,需要的机甲操作员也不少,但有生力量仍然大大不足。军校生只是补充力量的一个来源,如果伤兵不能得到治疗和安置,和虫族的斗争就是一部永远不可能结束的血泪史。因为在他们成功之前,就有很多并为牺牲的人们被放弃了。
而推广唯精神力流和脑操机甲,又是他们在无法从别的方面,比如盛伊提出的操作员本身动作技巧这个角度,来提高战斗力的情况下必须做的,所以军部就陷入两难了。
不让操作员驾驶脑操机甲,操作员就不可能获得更高的战斗力,可如果让所有操作员驾驶脑操机甲,那么一旦精损,战士们就面临着再也无法驾驶机甲的风险,伤退率会大大提高,最要命的是虫族对操作员的精神力伤害也会无可抵挡:因为一旦整支队伍的精神力受到影响,防线就会瞬间崩溃。一直全都依靠精神的队伍是承担不了虫族进行了有效精神力攻击的风险的。
提高手操机甲的战斗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太高,只要摆脱掉对精神力的影响就够了——能够穿插代替高输出的脑操机甲,就能避免精神力队伍全部覆灭,也能守住物理意义上的输出防线。这是唯一一个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两全的途径。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不用询问设计师们和建模队,戚明薇也知道。
脑操机甲就像是第二个大脑一样,因为精神力这种电波可以迅速传播和转化,操作起来其实和意念机动没有什么区别。而手操则类似于前星际时代的一种非智能机器玩具,你是不可能随想随动的,而是必须通过操作台摇杆,和按钮来控制,这其中的差别就像是踩自行车和驾驶航空母舰一样,光是反应速度层面,就有很大差距,更别提手操机甲因为其固有印象,在民众心里一直是笨重迟滞,动作缓慢的代表。
要想让手操机甲达到脑操机甲的一半战斗力(军部暂定目标),难度其实和让当时的浦灵去打章珊珊没什么区别。
都是越级,还是越很多级挑战,即便是现在的戚明薇,也没有信心能驾驶手操机甲达到这个成绩。
盛伊问:“戚上将驾驶过手操机甲?”
戚明薇:“嗯,最高速度只有巽风的一半。”
盛伊笔尖微顿,陷入了思考,戚明薇也没有打扰她,而是在她重新抬起头之后,继续道:“但是,盛教练的几位学生表现得都很亮眼。”这并不是随便得出来的结论,而是有数据支撑,有军用分析系统在,她也就没有让杜若去拿数据,而是扫描虹膜解锁密码之后,直接请盛伊看了军用分析系统上得出来的对比,上面最高的一组数据,来自顾玦。
“据我所知,流萤是改造后的手操机甲。”
盛伊:“没错,我和后勤系的老师还有我的老师梅教授商量了一下,与几位设计师合作,稍微改动了一下流萤的内部构造,去掉了一些复杂的操作摇杆。”她顿了顿:“也保留了一些,然后加重了流萤的重量。”
戚明薇:“这正是流萤高输出值的来源。”
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也没有目睹过顾玦击退虫族后的后续,但是作为军部主事人,戚明薇是了解过的,顾玦和既望,齐潋都是他们很看好的新生代力量,而知道顾玦受伤的时候,军部甚至为要不要征召顾玦爆发了激烈的争论,直到顾玦拒绝了征召,到上一场拉练赛,甚至单人输出秒杀了周围的宇文皓等人。
是的,秒杀。
针对池燃的那场决战是合并输出,但是通过军部内部的分析可以看得很清楚,“流萤”在为何祟开路之前,所具有的爆发力是在以指数增长又以指数释放的,也就是说,“流萤”之所以在那场战斗力能作为一个转接,甚至是放大的输出口,是因为他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战力输出,但这个输出值和输出持续时间,几乎没有在联赛的军校生出现过!
哪怕是既望也没有,哪怕是在军部内部的很多二星将领也没有,因为这完全是违背他们常识的。
“流萤的承压能力似乎在改造机甲之后得到了升级。”
涉及到机甲设计的知识,盛伊并不能给出太多建议,不过关于戚明薇上将说的承压能力和最后的合并攻击,盛伊可以给她一个更简单的例子:“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武术锻炼和各种淬炼筋骨似的提升,是因为人体本身不是纯刚性结构。”顾玦侧眸。
盛伊:“人体是刚性和柔性两个整体。”刚性,骨骼赋予了他们坚定的内在,而柔性则是肌肉牵动部分,赋予他们可松可紧的爆发力,用在武学典籍里来说,这个词其实叫做刚柔并济。刚柔并济!戚明薇一听到这个词语就联想到了战场上的虫族。
是的,虽然很痛恨,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虫族的确是一个强大的种族,它们的强大不仅来自于其可怖的数量和繁殖速度,还来自于它们狡黠灵敏的群体进攻,以及频繁骚扰孜孜不倦似的游击。联盟的部队根据虫族的特性发展出来攻单机甲兵等不同兵种,虫族就又进化出了精神力,永远走在他们前方的路上。而且最要命的是,虫族的肢体也很适合战斗。
“虫族的腹足坚硬锋利,腹部却很柔软韧性十足,这赋予了它们高强度的冲击力和爆发力。”
戚明薇说完:“这些科学院曾经给过成果,但是,我们并没有更高的建树。”
盛伊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因为,机甲只是刚性的。”
一瞬间,戚明薇仿佛明白了什么,手指微微蜷缩,而后清冷的面庞沉下来。她说:“您说得没错。”她像是在重复:“机甲只有刚性的。”
虽然机甲设计师有往机甲里添加更多柔性的材料,也在试图改善机甲的性能,但是说到弹性,说到爆发力,有谁能和人类相媲美呢?说到协调说到融合,又有什么比人的四肢大脑是更趋于自己最准确最锋利的判断的。机甲是出于人的求生本能制造出来抵御虫族的,可是人在利用机甲这个工具的时候,却抛弃了一部分求生的本能。
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肢体,只选择了精神力作为代表的大脑。
而他们重新选择的这个钢铁躯体,却又是不配合自己大脑的。
长此以往,战斗力自然不可能与虫族相比,他们想要补上这个实力差距,自然只能用牺牲人数来填。
指挥舰内一时沉默了。
盛伊很不想打断这位上将的沉思,她当然知道戚明薇明白这一点之后,恐怕会不断地去反思,去设想,如果她们能够早一点,早一点往这个角度去考虑,不,或许只要有一两个教练在盛伊提出的这个方向,尝试成功了,提出了设想,一直在征集思路的联盟也是会去做的,那联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牺牲率和伤退率。
戚明薇手指微微合拢,脸色更加平静。
可偏偏他们谁都没能有盛伊这个能量,也不能像盛伊这样融会贯通,高屋建瓴的一语中的,指出机甲发展最本质的问题,甚至不必实践就让她们看到了更新的希望,是的。刚柔并济。如果他们一定要借助机甲这个坚硬的躯体,却又想要更快更本能地提升战斗力,那就一定要依靠操作员本身的战斗力。机甲是刚强的,那么驾驶舱内的操作员就是可以调整并且推陈出新的柔性的那一部分。
他们是一个整体。
戚明薇总算明白了自己心中那股不明不白的,确确实实看到盛伊有所成就,却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疑惑,来自于哪里。现在盛伊说明白了,她也就理解了很多那些训练视频里的思路,甚至包括之前军部分析了半个月但没什么成果的。但是,如果不是盛伊,即便提出了这个思路,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刚柔并济这一个概念都拦住了他们这么多年,那剩下的更多腿部力量手臂力量腰腹力量等等等等呢?
他们在之前摒弃了人的肢体本能,现在就只是一个初学者。没有盛伊这个教练在,是不可能没有学会走就学会跳的。
所以这个任务,原本戚明薇只是尝试,现在却忽然明白,非盛伊不可。甚至深蓝,军部那边其实都指派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教练交流学习,可半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是如同疯狂吸收的海绵一样,仍在学习,仍在进步,但是无法承担更加独立的指导训练动作。他们在盛伊的丰富经验面前太浅陋了,烁金派过去的教练甚至惭愧地和戚明薇说,有些他们之前推崇的训练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这感觉,就和戚明薇知道推进器的初步改革在十三军内试验是有效的一样。
几百年的时间,他们都太傲慢了,以至于他们忘了走出太空的时候,他们依靠的不只有庞大的航空母舰,还有每一个技术人员他们本身。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巨大付出造就了现在这个高科技高水平的时代,不是只有一条腿的向前,推着他们走到今天。
而且,肢体方面的协调训练本身也是对脑力的一种锻炼。
总而言之,打开了这个口子,从前很多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比如即便现在机甲都是脑操,驾驶舱内的操作员也只需要动脑,而非控制自己身体,驾驶舱也依然做得足够大,因为设计之初常有人为了缩减重量减小驾驶舱,但操作员反映逼仄而且操作受影响。这都是手脑协调的现实影响,他们却在今天才分明。
至于能不能依靠人类体力值的迅速提升提高机甲战斗力,盛伊来之前其实想了想,但现在她还是那句话。是够的。
她没有信心说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到她那个时代学员的上限,但如果仅仅是帮助他们借助对自身的理解操控机甲,甚至协调配合然后打出更高的输出,之前她已经做到了,在手操机甲“流萤”上的战斗计划实现,也让她确认了手操机甲其实和脑操机甲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就在于反应速度的补足。
而这个对于盛伊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好困难的,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红缨枪长鞭短鞭弓箭盾牌甚至铠甲,这些都算得上是武装装备,而且有些重量并不机甲差,有史书记载古人可扛鼎几百多斤,照样歼灭敌军,而现在的机甲轻质化的五十千克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她佩服这个时代对于机甲作战和抵抗虫族的态度,佩服他们困顿已久却仍然不肯放弃始终寻求出路的决心。
所以只是在他们走错了路的情况下,盛伊愿意去尝试一下。
她也没有去考虑失败之后她需要承担怎么后果,只是说:“这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适合操作手操机甲。”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一部分了,但世界是公平的,同时他们也会得到许多。因为身份问题,戚明薇并没有陪同盛伊他们一起进入,其实很多正式军人都是如此,他们一般不会来诺澜斯军事学院访问,因为这对于伤兵来说是一种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