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伏击 - 我在国子监开组会 - 沐春归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伏击

雨雪持续了两天,加之陵南道本身就气候潮湿,此时此刻简直冰冷刺骨。

几近到了呼气成冰的程度。

好在救灾及时,并未出现百姓大批冻伤以及死亡的情况。

只是感染风寒的人很多,在这个时代里,风寒是能要人命的。

庄良玉在跟两位皇子紧急禀明目前的情况之后,便大刀阔斧地在陵南道各地兴建医馆。

左仪灵医术傲人,由她在调制药方后对即将派往各地医馆的大夫进行培训,奔赴各地救人。

庄良玉做什么事情都有条不紊,哪怕十万火急的事,到她手中也能自然而然地理出头绪,并及时做出最好的安排。

八皇子赵衍怀每日除了视察慰问,便还是视察慰问,整趟陵南道救灾之行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史书里这种时候都该是怎样的?

赵衍怀努力回想自己曾经所学,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实不相瞒,他甚至做上了此行九死一生的准备。

赵衍怀与他的四皇兄可不怎么亲近,又或者说他们这些年岁都还尚小的皇子皇女都跟赵衍恪不怎么亲近。

他们倒是跟大皇子赵衍慎接触更多些。

在他们眼里,四皇兄是个优秀的怪人。尤其这两年,自打上一任皇妃去世后,性情变得更古怪了些。

生人勿进,压迫感十足,哪怕笑着看你,也仿佛被猛兽盯住,让人忍不住浑身战栗。

不然在得知他也要跟着来赈灾之后,他的母妃也不会特意去求康老将军来护他一程。

赵衍怀瘪嘴,揉着空空如也的肚子唉声叹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这挑剔的舌头和肚子才能好好满足一番……

……

这趟赈灾之路,不仅对八皇子来说出乎意料,也完全出乎了赵衍恪的意料。

京中靠祖辈蒙阴的官二代是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陵南道本地的老油条们有多难支使他也心知肚明。

但眼下——

赈灾过程顺利得仿佛是顺水推舟,挥毫泼墨,简直一挥而就。

不等他们焦头烂额的思索对策,跟这些人精们斗心眼儿,陵南道的灾情便已经稳定了下来。

眼下,陵南道的受灾情况远远好过预期,剩下的大半银钱被用来给陵南道修建医馆,疏通道路。

此地民生有了极大改善。

走在街上,赵衍恪都能收到来自当地百姓的感谢。

赵衍恪将陵南道发生的事情提笔尽数写下,不添油加醋,不春秋笔法。

句句详实地将庄良玉的所作所为,以及陵南道百姓对庄良玉的称赞如实写上。

他要保庄良玉,要让庄良玉上他这条船。

如果真的得不到这个人,迫不得已的办法,才是将其毁掉。

但这必然会是极大的损失,无论他为君为臣,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损失。

赵衍恪看到过那份被他父皇御笔亲批的奏折,庄良玉能够在出发之前便有此具体周密的计划,简直有神算之名。

而庄良玉在陵南道所做的一切,正是在按照她的计划推进。

赵衍恪将奏折写好,又誊抄三份,然后将四份奏折以同样的规格包好,加以火漆和保密措施,这才交到自己的护卫手中。

“快马加鞭送入京中,不得贻误。”

等誊抄的三份奏折被快马加鞭的送出,赵衍恪这才将一开始写好的那份递给影卫,命其寻个安全的地方,再放海东青飞回西都城。

赵衍恪看着陵南道上空仍旧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一声暗叹。

“希望你不会站到我的对立面……”

***

庄良玉这几日在陵南道各地多有奔波,驾着她的驯鹿车在冰天雪地里穿梭,速度有时比各军将士还要快些。

萧钦竹有公务在身走不开,可又不放心,只能加派人手跟着庄良玉在各地奔走。

庄良玉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在陵南道五州主城之间来回游走处理公务,因此驾车上路得心应手。

而且她走得是官道,沿途也有滇西军、镇北军的将士巡逻护卫,她自觉也不会出现多大危险。

——顶多是雨雪路滑,她驾车失误冲进了沟里。

天上还细细密密地飘着小小的雪粒,发出沙沙的声响。庄良玉赶着驯鹿车往前走,周围前后都有镇北军将士护卫。

眼见雨雪愈大,挡得人睁不开眼。

前头已经能看到西州城外的驿站,庄良玉当即下令让所有人去驿站暂歇。

驿站距离西州城还有不到六十里地,他们大部队前进需要小两个时辰,庄良玉也不愿意将士们在这种雨雪天气里受罪出意外,还是暂避要好些。

早已在雨雪中等候多时的人此时早就四肢僵硬,这群人手上持着弯刀,黑布蒙面,埋伏在西州城外的护成林中。

眼见天色渐暗,却仍看不到人影,这些埋伏已久的人难免躁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