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二百零一片白羽
◎我所有的理想,都是你赋予我的◎
如果是外面的人来问这件事,那里的村民都说老陈头不应该那样极端。
实在是太想不开了。
害人害己,对他多加批判。以此来维护民风淳朴的形象。
可他们私下里讨论的时候,都暗暗称赞说杀得好,逃得妙,祝他长命百岁地活着,他是村里的大英雄。
这下再没人敢横行霸道了。
人终于可以抬头望望天空,不必在土霸王经过的时候,只能被迫低下头颅,低眉顺眼地等待着。
“在回去的路上,你很认真地教我和姐姐,说如果没有打算道歉的话,那就不要虚假地对人家道歉。如果不是真心想帮助别人,也没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应该躲得远远的,至少不要利用人家的信任来为自己谋利。”
“越是一无所有的人,越是没有软肋,越是豁得出去。这样的人有朝一日反抗起来,有如天助,是势不可挡的。你教我的所有东西,我都有好好地听,好好地记。可是现在,忘记这一切,视之为理所应当的人,是你。”
沈如霜若有似无地轻叹了一声。
“我没忘记。视其理所应当的人,也不是我。我只是平静地接受着。因为这世界上除了你,没有人会听我的话,我决定不了任何事。我只是将一些事还原复述给你听,告诉你这些人是如何操作的。”
“甚至,没有人能改变得了。大家都不过是处在满怀欣喜地承接着希望,然后亲眼看着希望破碎的循环过程。你会看到商业领域中一个个品牌鼎足而立,辉煌壮大,碾压着他人的希望,还要人拍手称赞。”
沈如霜觉得接受比不接受要好。
人唯有将心里的不甘,磨成小小的绣花针,永远地藏在心里不要表露出来。
才能好好地活下去,以致于活得越来越好。
羽轻瓷的心脏,被自己的不甘,被从小浇灌的道理,磨得血肉模糊。
因为妈妈的教导前后矛盾,导致她整个人的精神都有些昏沉。
可巨大的疼痛,又一次次让她变得清醒。
“如果,最终的目的,是要我接受的话,那之前为什么要那样教我?你有很多次的机会告诉我,这世界就是如此,我们活该被践踏,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更迭的工具,从来也不会改变。你明明可以,这样教我的。”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给我看到同类的不易,最后又宣告我的无能为力。让我认识到,其实自己从来都抓不住任何人,眼看着他们从我身旁一一闪过,挣扎着被卷进漩涡里。无论是小时候的同学,还是后来卑躬屈膝的同事,是你让我切身感受到那样的生活有多压抑,你告诉我,这世界本不应该这样。”
“可是,到头来,觉得他们应该这样的人,也是你。觉得背叛情有可原的人,觉得利用理所应当的人,还是你。到底是我疯了,还是你疯了?”
羽轻瓷的情绪很激动,濒临近崩溃的边缘。
沈如霜倒是一如既往地淡漠。
她甚至面不改色地说道:“那又怎么样呢?就连你的理想,也被我以很好的价格卖掉了。”
羽轻瓷感觉自己的脑袋,被什么东西猛烈地敲击了一下。
里面所构建的思维脉络,轰地一下变成了一堆散沙。
就连她缓缓抬起头来的时候,都能听到里面砂砾碰撞的声音。
“我所有的理想,都是你赋予我的。这,这是,可以卖掉的吗?”
“可以呀。只要价格足够高,没有什么是不能卖掉的。我拿劝你退出这件事,换了露露的锦绣前程。反正你从来也没有给过我希望,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总要榨干最后一点价值吧。”
眼泪刷地一下涌了出来。
可是她又不能埋怨妈妈和姐姐。
因为自己确实没有给过妈妈希望,似乎也不能怪她放弃她。
两个孩子,总要有一个,能让她感到欣慰的吧。
不过,虽然是这样想,仍旧难过地讲不出话。
她觉得自己应该现在就死掉。
再也不想见到任何人了。
她低声抽泣道:“原来,理想就是用来卖掉的。你教我的一切道理,都是为了在某一个时刻,让我做出艰难地选择,然后卖掉。就像,那些被利用的人一样。教我的那些东西,你从来就是不相信的。”
沈如霜看她哭,倒也不去哄她。
她从来都不会哄孩子。
只是淡淡地说道:“倒也不全是这样。你这么窝囊,整天想着睡觉,能卖几个钱呢?”
羽轻瓷哭着追问沈如霜:“那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这么痛苦?难道是因为,因为我不好看,你不喜欢我,所以就愚弄我吗?”
沈如霜懒得解释这和她的样貌没有半点关系。
估计解释了,她也不会听。
所以只是平静地讲述了一件往事。
“中学时的假期,我去外面找活干,进了一家工厂。里面有一个阿姨很照顾我,经常教给我一些省力的技巧。不过一整天做下来仍旧觉得很累,可是一想到最后会拿到钱,我又觉得累一些也没什么。”
“当时就快要过年了,只要拿到工资后,我就可以给自己买一件厚实又暖和的棉衣,和一双很舒服的鞋子,过一个很好很好的新年。等开学后,午饭我还可以给自己添一个荤菜——西红柿炒鸡蛋。只要想到这些美好的事情,我可以忍受所有的苦和累。”
“只是没想到拖欠工资,那个新年我依旧过得很寒冷。我住在工厂的临时宿舍里,趴在窗台旁边写假期作业。忽然有一个黑影从窗前落了下来,几乎同时听到砰地一声。”
“有人跳楼了。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原因,只知道他是一个内向的男孩子。我当时因为受到惊吓,忽然就失声了。后来厂里来了许多人,有调查的,有采访的……”
“大家几乎统一口径,说那个男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人际关系也一般,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从来不对大家讲。没人知道他跳楼的真正原因,但大多会往他自己的身上去引导。”
“厂里的员工虽然为他感到惋惜,但大家更担心的是工厂因此遭到整改。只要一整改,工资就更发不出来了。那个对我很好的阿姨,十分卖力地维护着工厂的形象。每当有人问她时,她就说这里很好。至于其余的员工,也绝口不提拖欠工资的事,他们知道提了以后,只会装样子糊弄人,并没有实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