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天晴了一阵又阴下来,到了傍晚时候,寒意渐浓。
去韦府的太医和内侍一同给谢岑儿复命时候,正好陈瑄也在甘露宫中。
原本两人正在下棋,陈瑄听着人通传,便随手落了个子,然后看向了谢岑儿:“你派人去韦家做什么?”
谢岑儿头也没抬,只琢磨着棋盘上的琉璃子,思索一会儿才落子,道:“我二哥说我姐姐在韦家摔了一跤,似乎不太好,便叫了个太医去看看。”
陈瑄见她落子,倒是没急着下一步棋,而是看向了恭敬站在门口的太医与内侍:“所以你们去了韦家一趟,情形如何?”
谢岑儿听着这话,抬头看了陈瑄一眼,然后才看向了门口两人,见他们神色略有些僵硬,猜测着也许韦家有什么事情正好是被他们碰到了的。
“看起来不是什么好情形?”谢岑儿先替他们开了口,“无论好坏,直接说便是了。”
太医与内侍对视了一眼,太医先开口,道:“谢娘子摔了一跤,胎相不太好,有小产的征兆,臣已经开了保胎的方子。”
这话谢岑儿听着倒是没什么,一旁的陈瑄眉头却皱起来。
“再有,谢娘子在闹着说不想嫁永平侯。”见太医说完,旁边的内侍接着开了口,“奴婢与孙大人离开时候,还闹得不可开交。”
谢岑儿往旁边靠在了凭几上,觉得有些好笑:“之前不是一心想嫁么,现在又后悔?”
“韦家是如何态度?”陈瑄捏着手里的琉璃子又放回到棋盒里面。
“奴婢见永平侯是在劝着谢娘子的,永平侯脸上有伤,似乎是因为谢娘子伤的。”内侍老老实实回答道,“但谢娘子住的院子里面不见下人,奴婢觉得韦家对谢娘子也十分怠慢。”
谢岑儿垂着眼眸想了一会儿,想着谢峦,又想起来梁氏。
若是梁氏这会儿知道了谢峦想不嫁韦萤,会如何?会不会又不管不顾大闹一场?
“行了,你们退下吧!”陈瑄扫了眼棋盘,重新拿起琉璃子在棋盘上落子,“这事情不要再对旁人说。”
内侍与太医齐声应下来,安静地退了出去。
谢岑儿坐直了去看棋局上的形势,脑子里面一半是梁氏,一半是棋局,一时间有些纷乱。
“迟迟不落子,是在想你姐姐的事情?”陈瑄看了她一眼,笑着问。
“是在想妾身的母亲。”谢岑儿听着陈瑄问,便照实回答了,“之前母亲总不想姐姐嫁给永平侯,三番两次闹过,这回是姐姐自己提出后悔,不知道母亲知道了会如何。”
“这世上没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陈瑄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谢岑儿再抬眼看向了陈瑄,略有些不解为什么突然说这个,只道:“妾身知道的。”
“真的知道?”陈瑄笑着看她,“朕觉得你只是嘴上知道而已。”
.
谢岑儿眨了眨眼睛,再看陈瑄,倒是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谢峦与韦萤的婚事就只是韦家整件事情的表象而已。
陈瑄要把韦家对瑶州军的影响拔出,要让韦家难以立足,要让韦苍兄弟两个从此都手中无权只能老老实实低头。
所以这婚事成与不成,和谢家和她的关系有,却也没有那么大。
韦苍已经到了康都,王琳已经去了瑶州,整件关于韦家的事情布局已经成了大半。
所以谢峦和韦萤的亲事,既重要又不重要。
重要,是因为韦家如今还被这件事情蒙蔽了眼睛,或者没看出陈瑄在背后到底想做什么,又或者是想借着这事情再生事。
不重要,是因为布局成型,这婚事成与不成,对这件事情的影响微乎及微了。
而陈瑄所说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缘故也就在这里了。
当然这事情在陈瑄那里已经算是完美,但对于谢家来说,就全是缺憾了。
若不是谢岑儿主动提起,谢家是巴不得这事情从来没发生过,谢峦直接下落不明都是可以的,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提到明面上。
去细想这件事情,谢岫和谢岳兄弟两个或者有过摇摆,因为这事情在谢峦进京之前还有可操控的,那时候买个死士直接弄死了谢峦又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他们最终没这么做?是因为真的就忠君听圣旨到了不顾自家名声的地步?
当然也必不可能。
从梁氏的反应就知道是不可能的。
那么谢岳和谢岫兄弟两人在想的是什么?
当然和她谢岑儿一样,权衡利弊,认为这件事情最后带来的好处远大于那么一丁点儿非议。
何况这事情还能把错处全部推到韦家头上,谢家只是牺牲了一个不听话的女儿,换来陈瑄的信任和重用,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谢岑儿倒是再次感慨梁氏对谢峦的一片慈母心。
谢岫与她说起谢峦的情形,其实也不是有多担心谢峦,大约也是和她一样,在担心着梁氏知道之后会再出什么事情。
.
“其实妾身心里也明白。”谢岑儿心里转过来,见陈瑄还在看她,便先落子,再从容不迫地笑了笑,“只是妾身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普通人,便总想着能十全十美的。”
陈瑄看着她落子,便把注意力放了一半回到棋盘之上,口中笑了一声,道:“朕从前没当皇帝时候,也想着万事能十全十美方好。”一边说着他一边落子,然后吃掉了谢岑儿的一大片棋,“后来做了皇帝之后,便很少这么想了。”
谢岑儿看着棋盘上的局势,又想着陈瑄的话,觉得有些新奇:“陛下为什么不再这么想了呢?”
“想要样样都完美,那便要事事都丝毫不错位,严苛到不能有一丝差错,最后才能成就朕心中认为的十全十美。”陈瑄说道,“朕是魏朝的天子,是坐在魏朝最高处的人,朕若严苛,底下的人便会更严苛,一层一层这么严苛下去,到了老百姓身上便是灾难。”
这话说得谢岑儿露出了一个诧异神色,陈瑄这话说得意外极了。
陈瑄看了她一眼,又随口举了个例子,道:“便比如,朕若想要这康都从此之后莺歌燕舞盛世太平,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么为了让朕满意,一个想有作为的臣子,会想到民生经济各种法条是否合理,要如何引导百姓安居乐业;一个急于求成想要邀功的庸人,就会为了早早让朕满意,把所有穷苦的百姓都赶出康都,只要看不到,那么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