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别怕
裴彻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那他倒是命好。”
他说完,便转身离去。
身旁的小厮却向同伴使了个眼色,压低了声音道:“盯着点。”
*******
魏婳说得果真不错,没一会儿天上就落了雨,好在行香也在这时候赶了回来。
姜妤连忙带着她往檐下去。
只是雨势迅疾,两人身上还是被雨打湿了不少。
行香见状,十分地过意不去,望着小姐湿了一片的肩头,她自责道:“若是小姐不等奴婢,也就不会淋雨了。一会儿奴婢去斋堂里问问僧人师父,能不能熬碗姜汤,您身子骨弱,上回……”她顿了顿,方才继续道,“可不能再受寒了。”
姜妤知道她说的是上回在昭德侯府里的事。
她特地没有要冷水,去湖里泡了一晚上,就是知道若是行香她们知道,一定会拦着她。
但这不都过去了吗,怎么还要提。
她笑着为行香整理了一下有些散乱的鬓发,软声道:“好啦好啦,不就是淋了点雨,也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我身子好得很呢,别担心。”
行香细细的柳眉还是紧拧着。
妙华寺的客房在西南角的一处院落里,院门上是一块漆绿的扇形匾,上头落着“静慈”两个字,里面约莫有十来间厢房,供香客们歇息。
周妈妈正等在门口,见着姜妤和行香回来,连忙撑着伞上前,着急地罩在姜妤头顶:“小姐快、快,奴婢带您去房里,擦一擦头发和身上,再换身干净舒爽的衣裳。”她回过头,问行香,“姑娘的衣裳拿了吗?”
世家大族的夫人小姐们出门,以防万一,都会在马车上备一套替换的衣裙。
行香点点头,说拿了。
“那就好,那就好。”将人带到客房后,周妈妈看了眼行香,叹道,“算了,你也在屋子里擦一擦头发吧,我去斋堂看看有没有参汤,有的话就端两碗过来,你也喝一碗。”
行香感激地朝她道谢。
周妈妈颔首,又关心地问了姜妤几句,方才关上门,撑着伞往斋堂去。
外头天色已经暗下来,呈现出一种冷沉的鸦青颜色。阴翳的浓云伏在山头,山林的轮廓也在一片鸦青里变得模糊起来。
斋堂外,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跟着周妈妈离开,眼看着她进去后,方才往回走。
长廊下,从裴征山舍回来的裴肃一行人,正巧见着这一幕。
临渊抱着刀,扬了扬下巴:“鬼鬼祟祟,小人行径。”他说完,很快皱眉道,“不对啊,那不是跟在秦王身边的人吗?”
裴肃闻言,眼眸微冷:“去看看他跟着的是谁。”
崔慎微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他印象中殿下可不是什么爱管闲事的好人。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
他这样想着,也与裴肃一同,望着雨里临渊的身影。
那边小厮已经回了静慈园里,脸上浮着笑和自家主子道:“姜家的婆子去了斋堂,这会儿她们屋里只有姜小姐与她那丫鬟,左右房间都空着,王爷,小人这就去将那婆子引走?”
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了。
将婆子引走后,再让人去窗下吹迷香,如此事成之后,姑娘家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敢声张,再一听他们王爷的名号,自然也就半推半就地成了他们王爷的人。
裴彻回味起早前在外头的惊鸿一瞥,想了想,扯唇笑道:“去吧,迷香少用点。”
往日里用了迷香后,那些女子听话倒是听话了,只是一个个跟死鱼一样,摆弄起来总是差点意思。
美人嘛,就要会哭会叫才有意思。
……
临渊在斋堂里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秦王身边的小厮先前盯梢的妇人是谁。
然而认出来也没用,他得想办法知道她是哪家的人。
这样想着,临渊跟在她后头也去找僧人要了碗姜汤,然后直直朝她身上撞过去,一碗姜汤洒了大半碗到她身上。
周氏被这变故惊得“啊呀”一声,手上端着的碗也落到了地上,她柳眉倒竖,正要开骂,就听得面前的青年赔着笑道:
“真是不好意思,一时没端稳撞着您了,可巧我今日出门太急,没带银钱。不若大娘您告知在下家住何处,待下了山,我一定让人送来银两赔罪。”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周氏被他这一番话堵住了气,没好气道:“我是姜……算了,不用你赔,你走吧。”
今日寺里要出事。
她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想着夫人的交代,她啐了一口,只能自认倒霉,又回去要了两碗姜汤,然后开始想要找个什么借口把行香支走。
临渊听了她的话,怔愣片刻后,立马拔腿往回走。
他不知道这婆子是哪个姜家的人,但如果是他想的那个姜家……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他回到长廊上,同殿下说了斋堂里那婆子的话后,果然见着殿下的神情冷了下来。
临渊连忙道:“属下已经打听到姜小姐在静慈园里,殿下……”
裴肃颔首,言简意赅:“去静慈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