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崔妤
崔慎微按照父亲所说的路线,带着妹妹到了母亲的衣冠冢前。
两人依次将从家里带来的食物摆出来后,便开始点香烧纸,而后在碑前跪下,磕头叩首。
磕过头后,姜妤仍然跪在地上,她看着眼前的墓碑,双手合十,闭上眼,在心里轻轻道:“听父亲说您生前最喜欢吃梅花糕,本来我给您带了九块,但是刚刚在路上捏碎了一块。您不要生我的气呀。”
“下回我再给您带多一些,带整匣的梅花糕,还有好喝的豆沙牛乳茶。如果您在天有灵,也请保佑父亲和哥哥平安顺遂,健康无忧吧。”
“其实我们在来的路上还发生了一点意外,不过您放心,我和哥哥都没受伤,我超厉害的!哥哥也好厉害!我们拖住了时间,再加上裴肃和临渊来得及时,所以那些人一个都没能跑掉。”
“对了对了,裴肃是我的一个朋友,如果您想见见他的话……”她顿了一下,有些为难地想,带朋友来见母亲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
尤其是她听说在清河,女子们只会带自己的心上人见父母。
若裴肃是姑娘便好了,可他偏偏是男儿郎。
她想了会儿,很快想出一个好办法,高兴道:“如果您想见见他的话,那便夜里托梦给他好了!”
她絮絮叨叨说了好多,从姜家说到魏家,又从定京说到丞中,眼看时间不早,才终于依依不舍地起了身。
后来回城,崔慎微与姜妤仍旧乘马车,裴肃与临渊则骑马随行左右。
进到城中,崔慎微又吩咐车夫径直将马车驾去后门,因为这时前门定然已经被前来赴宴的宾客们堵了个水泄不通。
马车驶到后门,崔慎微便率先下了车,他看了看仍旧骑在马上,作寻常打扮的裴肃,又看了看在马车里磨磨蹭蹭,迟迟没有动作的妹妹,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
真是没眼看!
他索性甩了衣袖,一边往府中走一边道:“我先去前厅宴客,阿妤你一会儿换了衣裳便早些出来,叔母定然也已经在前厅等着了。”
听见哥哥声音渐远,马车里佯装找东西的姜妤才松了口气。她掀开车帘,探出脑袋,看向坐在马上的裴肃,慢吞吞地道:“今天多谢你啦。”
裴肃眉梢轻挑:“你谢了我这么多回,可曾想过怎么报答我?”
姜妤登时双眼圆睁。
虽然、虽然她也不是没想过要找机会报答裴肃,但是她心里想了,和裴肃主动开口,却又不同。
她还是头一回听人这样说。
裴肃眼眸低垂,看她轻抿着唇,蝶翼似的长睫微微颤着,好像有些惊讶与不解。
他喉头微动,眼里笑意松散,懒声开口:“姜妤,我好像没和你说过,我可从来不是什么君子,也不屑做君子。我这个人啊,轻易不施舍恩情,但凡施恩,务求回报。”
姜妤懵懵懂懂地看着他。
“可是,感恩图报,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吗?”
裴肃看了她半晌,忽而笑起来。
“是,理所应当。”
虽然他从不觉得这事理所应当,毕竟世上口蜜腹剑,恩将仇报之人从来不少,但既然她说理所应当,那便理所应当罢。
他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只簪子,递到她眼前,言简意赅道:“礼物。”
姜妤伸手接过簪子,看来看去,也没看明白这簪子上的花是什么花,又有什么讲究和寓意,她抬起脸,好奇地看向裴肃。
眼若桃花,眉如新月。
裴肃耳根薄红,不自在地道:“出城寻你时路过坊市,觉得好看便顺手买了。不喜欢?那还我。”
——其实不是。
今日他出宫,便是因为知道了姜明佩有所动作,又听说姜妤和崔慎微一早便出了城,哪里还顾得上在坊市闲逛。
只是在策马行过长街时,听见老翁的叫卖声,他才勒停了马,挑中了这只簪子。
“凭君醉眼种合欢,不觉相思吹梦寒。顶顶精致的合欢簪,郎君们买回家中,夫人见了必定心生欢喜啊!”
这簪子其实算不得精致,至少以裴肃的眼光来看,做工用料实在粗糙不堪,但他还是用能买下整张摊子的银两将这只簪子买了下来。
凭君醉眼种合欢,不觉相思吹梦寒。
欲问檀郎心底事,镜中新月似眉弯。
在庭中种下合欢树,好在因为醉酒,尚不觉相思之苦,催人梦中心寒。但若要问因何事借酒浇愁,只缘深宵梦醒,对镜观己,见镜中映出帘外新月,好似心上人柳眉轻弯。
他这样胡说,姜妤也信了:“原来你喜欢顺手买东西啊!”
上回端午他来找她,递给她一大捧花木,也是顺手买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重重点了点头,言语之间对自己的发现十分笃定。
裴肃冷笑一声。
也不知该气她还是气自己。
笨死了。
他说什么都信。
见姜妤收了簪子,他又问道:“你不簪起来?”
分明上回那个叫十一还是十二的小鬼送给她簪子,她都一点不嫌弃地簪在了鬓边。怎么换成他送的,她就没这个意思?
姜妤有些为难。
她一会儿要穿的裙衫是青绿色的,但裴肃送她的簪子是粉色的,搭起来不好看呀。